摘? 要:課程革新的不斷深入以及素質教育的廣泛推廣和實踐應用,在當前教育教學過程中,主要教學任務已然是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注重通過英語閱讀教學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以英語閱讀教學為出發(fā)點,對高中階段學生思維能力以及文化素養(yǎng)和行為修養(yǎng)等進行大力發(fā)展和有效培養(yǎng),為高中生的綜合全面發(fā)展給予強有力的支撐。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42-0071-02
引 言
基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進行全面培養(yǎng)的教學,要能夠確保學生具備的品格以及關鍵能力等與社會發(fā)展需求和自身終身發(fā)展要求相匹配。社會經濟飛速發(fā)展的背景下,受經濟發(fā)展和課程革新的影響,高中英語教學也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1]。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將以往英語詞匯等知識單一講授的局面進行積極的突破,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和感知英語語言,確保學生通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促使自身的思維得以發(fā)散,并通過對大量有用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對世界進行全面的了解,進而實現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一、問題導入式閱讀激發(fā)興趣,提升語言學習能力
學生具有強烈的閱讀興趣,才能確保自身的閱讀動機和學習能力能夠得以提升,因此在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過程中,關鍵的前提要素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在課堂教學開展過程中,可以將問題導入式教學法進行積極應用,在具體閱讀教學開展的前期,教師可提出與閱讀材料相關的問題,以問題調動學生的思維和探究欲望,確保學生有效解決問題并將自身的想法和觀點等進行正確闡述。教師可以以閱讀文本的目的和態(tài)度以及某句話為引導,讓學生通過思考來探究文本中這樣做的目的,促使學生在問題的驅使下,將閱讀興趣和積極參與教學的主動性全面激發(fā),更好地引導學生融入閱讀文本的情境中。
例如,在教學Tomorrow's? world的內容時,本節(jié)課的題目就極具開發(fā)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圍繞主題內容進行暢想。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將Tomorrow書寫在黑板上,并問學生:“What the world is like tomorrow?”運用這種問題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和學習興趣,然后教師再針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綜合評價并補充講解,此時教師再滲透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循序漸進地將學生的視線轉移到閱讀學習中。而在問題導入法的應用下,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對答案的探索和表達等都能使其切實體會英語學習的樂趣,為學生口語表達以及語言組織等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二、開展多渠道閱讀培養(yǎng)文化素質,提升閱讀能力
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開展過程中,教科書是英語閱讀的主要參照物,學生閱讀內容難以拓展、閱讀量難以提升,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對此,教師在閱讀教學開展時,應重視課堂閱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留給學生一些時間,引導學生對一些英語名句或小說等進行積極閱讀,確保學生對課外英語名句等進行積累,在幫助學生豐富知識內容的同時,也能避免以往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壓力過大的現象發(fā)生,如Calamity and prisperity are the touchstones of integrity(不幸與幸運都是正直的試金石),Truth and roses have thorns about them(真理和玫瑰身旁都有刺)等。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這些值得學習的英語名句進行翻譯、感知真理,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掌握相應的翻譯技巧,同時還能在確保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豐富學生知識體系、開闊學生視野的同時,保障學生英語學習中時刻懷揣著對英語閱讀的熱情。
例如,在教學The meaning of colour的知識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顏色的含義暢所欲言,可以是客觀存在的,也可以是引申的,幫助學生通過多角度分析顏色的含義,從引申和客觀理解顏色的含義,再加之教師圍繞教材進行引導,確保學生能夠圍繞主題內容進行多角度、多渠道的探索,在促進學生閱讀能力提升的同時,也能確保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三、基于思維引領培養(yǎng)思維品質,提升閱讀邏輯能力
在高中閱讀教學中,不論是學習目的的明確、所學知識的理解、問題的提出與分析和解決等都與思維具有密切的聯系?;诖耍處熢陂_展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時,應對思維引領的閱讀方式進行有效應用,進而對學生良好思維品質進行有效培養(yǎng),也能確保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提升,為課堂教學整體效果的增強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并自主解決問題,并且在學生回答不出具體結果時,教師也不應持有批評指責的態(tài)度,應該將自身的引導作用進行充分發(fā)揮,對學生的繼續(xù)思索進行有效引導并給予鼓勵,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自信心,如此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學生對閱讀學習的興趣,進而在學生良好思維品質形成的基礎上,實現對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例如,在學生對一篇文章的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課文主要內容進行關注,進而對段落主旨大意等進行了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心中帶著問題對課文進行瀏覽。例如,What is happiness to you? 這篇課文,其題目就具有一定的問題導向意義。對此教師就可以利用happiness引導學生對自我的happiness進行暢想,然后帶著這些引導性問題自主地對課文進行閱讀和探究,進而幫助學生首先學會從自我的角度分析問題,以自身為出發(fā)點實現良好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
四、通過中外對比培養(yǎng)文化素質,提升文化交際的能力
從英語語言本質來說,其承載著一種文化。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幫助學生掌握文化知識的同時,也應對學生視野的拓展加強重視?;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重視對學生的學習方式、課后任務等的布置,積極不斷地分析和探究以何種方式才能確保學生英語閱讀興趣和英語學習熱情、動力等的提升。在進行具體的教學時,為了確保學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載體形式,教師可以通過中西文化對比的方式進行閱讀教學,從而更好地啟發(fā)學生對不同文化的認知和感知。
例如,在對Language課程內容教學時,教師可以詢問學生都知道哪些語言,從而活躍課堂氣氛,為學生學習熱情的提升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而在課程知識點教學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對頭腦風暴加以合理利用,也可以讓學生對不同語言表達意義的差異等特征進行分析討論,并將自己的觀點進行積極闡述,在幫助學生全面理解語言相關知識點的同時,也能確保學生更好地認知文化差異。在此種對比教學形式下,學生對所學知識內容的認知和理解能夠得到加深,同時也能對不同語言、不同文化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與此同時,學生在進行對比時,不僅能夠讀懂語言,同時也能對語法進行深入學習,還能深刻感知文章蘊含的意義,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文化交際能力都能夠得到提升。
結? ? 語
現階段高中英語課程在課程革新背景下也進行了一定的革新,對此,教師應把自身長期的教學經驗在進行有效整合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要求,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積極探索,并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通過多樣化教學模式的應用以及教學理念的更新,并通過英語閱讀教學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學習思維以及綜合素養(yǎng),切實保障學生的不斷進步和綜合發(fā)展。
[參考文獻]
顧佳佳.如何提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效率[J].課程教育研究,2019(39):89-90.
作者簡介:孫悅(1986.10—),女,江蘇建湖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曾獲鹽城市鹽都區(qū)基本功大賽一等獎,區(qū)教壇新秀,研究方向:高中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