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均鋆
摘要:探究性實驗就是讓學生從問題或任務出發(fā),通過形式多樣的探究活動,以獲得知識和技能、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情感體驗為目的的學習方式。由于傳統(tǒng)教學思想在我國根深蒂固,所以教師在進行探究性教學過程必定會碰到一些困惑或困難。下面我將根據(jù)自己多年來的教學經(jīng)驗,談談物理探究性實驗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
關鍵詞:探究性實驗;課堂教學;優(yōu)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1-0179-01
物理實驗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一種生動而直觀的物理情境,還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進行有效培養(yǎng)和提高。傳統(tǒng)做法中,初中物理教師只給學生講實驗,很少引導學生做實驗。這樣教出的學生只重分數(shù),不重視實驗操作技能,學生普遍實驗操作水平差,同時對物理學科不感興趣。因此,要學生喜歡物理學科,應該從提高學生實驗能力入手,尤其探究性實驗能力。這就要求物理教師對探究性實驗課堂教學進行優(yōu)化,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那么物理教師如何對探究性實驗課堂教學進行優(yōu)化呢?根據(jù)我平時在實驗課堂教學中的一些做法,現(xiàn)從如下幾方面談談初中物理探究性實驗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
1.開展高效的、有趣的物理探究性實驗
在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尤其探究性實驗,教師要多為學生考慮,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實驗。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動手能力與知識基礎都是不同的,教師要盡量避免過難或過易的實驗設計,太難了學生的能力達不到,使他們喪失信心,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也會逐漸消退;太簡單了學生覺得沒有什么難度,潛能無法得到有效激發(fā)。因此,實驗設計原則就是讓學生“跳一跳,夠得到”,讓大部分學生都能實現(xiàn)實驗目標,但是要經(jīng)過一定的努力。
2.結合學生具體情況對探究性實驗進行改進
在物理學習過程中,探究性實驗方法有很多,這些方法都有自身優(yōu)勢和特點。有人曾經(jīng)想要將這些方法分出一個高下,我認為完全沒有必要,只要這些方法是以學生發(fā)展為根本的,能促進學生實踐能力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那么這些方法就是可行的。但是受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不同教學方法可能達到的效果會有一些差別,即使內容相同,收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2.1利用不同的實驗對相同的物理現(xiàn)象或物理規(guī)律進行探究。
在對“流體流速與壓強”的關系進行探究時,我將學生分成了五個小組,每個小組進行一項實驗。第一個小組做硬幣跳高的實驗;第二個小組拿出兩張紙,平行放置后向中間吹氣;第三個小組將兩個乒乓球放到玻璃管中,由兩名同學從兩頭向中間吹氣;第四組將乒乓球壓到漏斗中,由漏斗的細口向上吹氣;第五組取兩支兩端開口的玻璃管和一杯有顏色的水,將一支玻璃管的一端直插入水中,再用另一支玻璃管向第一支玻璃管的上端位置水平吹氣。每組學生都將自己的實驗過程和結論記錄了下來,不僅讓他們感到探究是有意義的,獲得的結論是可靠的,還讓學生體會到可以用多種形式進行實驗,不能單純依靠課本上的那一種。
2.2相同的實驗器材可以探究多個不同的物理規(guī)律或物理現(xiàn)象。
教師可以用相同的實驗器材探究不同的物理實驗規(guī)律或現(xiàn)象。實驗器材的用途非常廣泛,教師可以將某一種實驗器材應用到不同實驗中,利用豐富多變的實驗現(xiàn)象強化學生對實驗器材的感性認識。以“導體電阻”的測量為例,為了幫助學生明白本次實驗的目的,筆者讓他們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最終要求學生畫出電路圖。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和研究,在自主實驗探究過程中,他們學會怎樣測量電阻值。教師這時可以引導學生做不同實驗,問學生這些器材還可以做什么實驗?同時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探究還能做出哪些實驗?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激發(fā)探索欲望,實現(xiàn)探究實驗能力培養(yǎng)的目標。
3.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取材
初中物理學習是一個基礎階段,也是學生進行物理研究的起點,因此,教師要注重利用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技能和獨立操作能力,并引導學生多從生活中取材,多動手探究實驗,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如學習摩擦力時,為了使學生從更深角度理解摩擦力,我將兩支牙刷帶到了課堂上,并利用它們做了一個小實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為了使學生觀察得更仔細,筆者將投影儀利用了起來,這樣學生就能從電子屏幕上清晰地看到牙刷的刷毛了。演示時,我用兩手握住手柄,將兩支牙刷的刷頭放在一起進行推、拉,用力大小、方向不同,梳毛就會呈現(xiàn)不同的形狀,學生就能直觀、形象地觀察到摩擦力的方向。展示完畢后,又讓學生回想了一下騎自行車時,前輪受力,摩擦力向后,在動力作用下,后輪順時針轉動,摩擦力則逆時針方向對自行車產生阻礙。經(jīng)過簡單的小實驗與總結,學生對摩擦力方向的理解就變得更為輕松、容易了。
總之,在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尤其是探究性實驗教學,教師既要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規(guī)律,又要不斷加強實驗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同時加強學生實驗能力培養(yǎng),尤其探究實驗能力,這是物理教師責無旁貸、義不容辭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