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昭月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高效課堂的強勢推進,教師的重任便是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注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實行人本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是非常重要的,是實施新課程的關鍵所在,對樹立學生的終身學習更是至關重要的基本能力。
關鍵詞:教學理念;角色轉(zhuǎn)變;自主學習;實效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4-0047-01
新一輪課改,目標在于實現(xiàn)全面、和諧發(fā)展的教育,把“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作為核心理念,因為“發(fā)展才是硬道理”。 自主學習是與傳統(tǒng)的接受學習相對應的一種現(xiàn)代化學習方式。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自己做主,不受別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擾通過閱讀、聽講、研究、觀察、實踐等手段使個體可以得到持續(xù)變化(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與價值的改善和升華)的行為方式。學生沒有自主學習意識,就沒有了學習動力,也談不上張揚個性。那么怎樣做才能在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上有所成效呢?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注重教師在課堂教學的角色轉(zhuǎn)變
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時,教師首先應發(fā)揮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教師應重視“引”,大膽“放”,抓住合作契機及時引導。在新課教學探究的過程中引導;在知識的重點、難點處引導;在小組合作的有效方法和形式上加以引導等。教師要指導好學生積極采取討論、舉例、引證、實驗、歸納、演繹等探究形式,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努力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合作氣氛,既不失時機地點撥,又大膽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自我完善,教師通過觀察、參與、巡視、指導等方式積極參與調(diào)控,從而不斷深化學生對知識的探究過程,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
2.營造自主學習的氛圍,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內(nèi)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充滿信任的教學氛圍,創(chuàng)設安全的心理環(huán)境、充裕的時空環(huán)境、熱情的幫助環(huán)境和真誠的激勵環(huán)境。如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男生女生》時,設置情境:(多媒體播放)羅大佑《童年》讓學生想一想:聽歌曲讓你想到了什么?——朝氣、熱情、對未來的渴望,童年趣事,從而引出探討成長中的話題——男生·女生。通過營造良好的合作學習的氛圍,才能激發(fā)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把握恰當時機,增強自主學習的實效
一般情況下,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旨在通過共同參與探究、討論,啟發(fā)、互補,以集體智慧解決個體無法解決或短時間內(nèi)難以解決的問題。但是合作學習必須建立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當學生自己獨立解決某個問題遇到困難,需要尋求他人幫助、產(chǎn)生了交流與合作的心理需求時,再安排合作與交流,可能更有實效。如在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集體生活邀請我》時,集體力量與個人力量的關系?
一時課堂上學生的意見出現(xiàn)了不一致。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不能簡單地下結(jié)論,而是安排在合作學習小組里結(jié)合自身實際共同探討,互相交流,互相辯論。最后通過小組評議,教師再引導他們一起達到對正確觀點的認識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過優(yōu)化組合可以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產(chǎn)生強大的合力。借助這種合力,我們得以完成許多單憑一己之力無法完成的事情。因此,教師在組織學生參與討論或探索之時,要留給學生一定的獨立思考的時間。
4.精心設計問題,提供自主探究學習的機會
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有利于促進學生動腦,主動探究相應的知識,有利于集體研究,促進合作學習。不提出過于簡單,不假思索就能解決的問題。問題過于簡單,學生張口就會,看起來氣氛活躍,久而久之,學生容易形成思維惰性,不利于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如在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和朋友在一起》教學時,提出了:(1)隨著年齡的增長,尋找友誼更難了嗎?(2)你會因為怕麻煩而拒絕友誼嗎?為什么?通過設置問題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懂得我們的成長需要友誼,友誼是我們健康快樂成長、不斷進步的重要保證,從而正確認識友誼。當學生在組內(nèi)討論時,教師一定要留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給學生思考、活動。這樣做有利于他們成為教學時空的“主人”,成為學習的主人,而非做“奴隸”;有利于他們思維能力的鍛煉和發(fā)揮。
5.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評價,滿足學生的成就感
小組合作學習結(jié)束后,教師應當根據(jù)自己對合作學習的掌握情況和合作學習小組的學習探究情況,采取措施進行有效評價。在評價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樹立“成長比成績重要”的觀點,注意引導學生正確的對待評價結(jié)果,保護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在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中,以“以學生為本”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樂學、會學、善思、能用是我們每一個道德與法治課教師的追求。有效的合作探究學習,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在新的課程環(huán)境下,必須積極營造適合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氛圍,呼喚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精心設計問題,給予學生充裕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時刻把握“以學生為本”這根主線,我們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才能煥發(fā)出生命活力。
參考文獻:
[1] 龐維國.中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指導模式研究.[J].心理科學,2003年4月.
[2] 裴娣娜.《發(fā)展性教學》,遼寧人民出版社,1998年.
[3] 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
[5] 王升.《教學中的主體參與結(jié)構(gòu)分析》,南京師范大學報,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