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格霞
【摘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币虼?,學生行為習慣的引導與養(yǎng)成,是教師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正確引導學生,讓學生能聽教師的引導,都是教育情懷的體現(xiàn)。
【關鍵詞】教育情懷;行為習慣
一、相互試探
剛上一年級不久的小焙,用他媽媽的話來說“是個被寵壞的孩子”。爸爸媽媽沒什么時間教育,爺爺奶奶過于疼愛,導致他的行為習慣比較散漫,比班里的其他孩子要表現(xiàn)差一些。一次,在課堂上,小焙把水壺放在課桌上玩,我點他的名,提醒他把東西收回去。小焙慢吞吞地挪了一下,過了不久,他的課桌上又多了其它東西。我第二次點他的名,提醒他把東西收回去,同時看著他收拾。小培依然是慢吞吞地挪動,還滿臉的不在乎,眼神中似乎帶有一種和老師較勁的神色??吹剿@種狀態(tài),我意識到單純的點名批評是沒有效果的,哪怕用更嚴厲的語言。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么,往簡單的方面說,只有一句話,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碧貏e是一年級的學生,還是一張白紙,需要教師引導教育。教育需要因材施教,需要人心的教育,滲透愛的教育才能照亮學生的心。因此,筆者嘗試用故事教育進行引導,因為故事教育是引導低年級學生的重要方法,故事中的道理是學生最能理解和接受的。
二、小有成效
我對全班同學說:“老師經常告訴你們,有錯不要緊,重要的是知錯就改。就好像有一堆稻草,一不小心著火了,我們只要用水澆滅它就好了。但是,如果你不用水,反而用油去澆火,會怎么樣呢?”我看著小焙問,他回答道:“火會更厲害?!边@時的小焙眼睛里有了點亮光。我微笑著,點了點頭,接著說:“說得很對!點燃的稻草遇到油會燒得更厲害,甚至都燒沒了。做錯了事情,不聽老師的提醒、不改正,反而跟老師賭氣、對著干,這就好像在燃燒的稻草上澆油,你們認為能這樣做嗎?”孩子們紛紛表示不能,小焙也和同學們一起認真聽著。我繼續(xù)說:“所以,我們正確的做法就是按照老師提醒的改正,把做錯的事情改正過來,那就是優(yōu)秀的學生、優(yōu)秀的孩子!小焙,你知道該怎么做了嗎?”他兩眼有神地看著我,很明顯把我的話聽進去了,不再做更多的小動作了。
為了進一步讓他明確自己應該怎么做,我微笑著親自幫他把水壺放入課桌里面,用行動示范給他看,引導他收拾后坐好,然后對他說:“這樣做就是很棒的!”我看著他坐得很端正后,微笑著對全班說:“小焙現(xiàn)在做得非常好,做到了知錯就改!”在接下來的上課時間里,我時不時看看他,當看到他積極舉手發(fā)言時,我就立刻表揚他,同時也表揚幾個其他有進步、知錯就改的孩子。這節(jié)課,在激勵的引導下,小焙做到知錯就改、積極舉手發(fā)言、認真上課。
鼓勵孩子們去發(fā)展個人的行為規(guī)范,無論是面對運動觀眾或是其他的人生領域,都要建立起一個強有力、即便面對社會底層民眾心態(tài)也能站得住腳的行為規(guī)范。
三、長期備戰(zhàn)
小焙在單純激勵下好的表現(xiàn)是短暫的。很快,這種語言對他起的效果越來越小。一次,小焙在課堂上畫花了墻面,我讓他把弄花的地方擦干凈,可是,他又想著偷偷“溜走”。他有“溜走”的前例,我耐心和他講了“溜走”的危險、老師的擔心以及不和老師打聲招呼就走是沒有責任心的體現(xiàn)等,現(xiàn)在看來依然沒有效果。想到這里,我對他說:“如果你溜走了,我會讓你家長送你回來的?!比欢?,小焙還是“溜走”了。
由于是小焙的爺爺來接小焙的,我反復打了幾個電話聯(lián)系小焙的父母。最后,在學校門口見到了小焙及他的爺爺與爸爸,再次明確教育目的后我們回到了班里,讓小焙繼續(xù)完成工作。同時,我和小焙爸爸共同探討了孩子的教育,并面對孩子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僅僅靠“心靈雞湯”式的教育也是不夠的,教育中還要學生明白違反規(guī)則是要承受后果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現(xiàn)在,小焙依然會有做不好的時候,還需要教師經常耐心引導。好的現(xiàn)象是,孩子在做錯了事情后,能及時改正,態(tài)度也好了很多。
“教書育人,立德樹人”是教師之己任,習近平總書記也說過:“好老師應該懂得,選擇當老師就選擇了責任,就要盡到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責任,并把這種責任體現(xiàn)到平凡、普通、細微的教學管理之中?!辈煌虝顺跣?,牢記立德樹人使命。 教師是個平凡的職業(yè),就像燈塔,默默做著自己的事情,卻照亮了孩子們前進的路。新時代,我們依然要努力爭做一個具有教育情懷的教師,不厭其煩地引導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雷夫艾斯奎斯,第56號教師的奇跡2[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6-06.
[2]李群鋒.兒童溝通心理學[M].蘇州:古吳軒出版社.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