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探索電子政務公開與個人信息保護兩者沖突的實質著手,揭示電子政務公開中實施個人信息保護的重要意義,隨后歸納總結出目前我國電子政務公開中個人信息保護存在的問題,最后提針對現存問題提出幾點相應的建議措施。
關鍵詞:電子政務;個人信息保護;政務公開
20世紀90年代后期,計算機技術的應用使我國電子政務的建設與發(fā)展得到了極大地推動。然而,信息獲取與傳播的便利化也使公民個人信息所面臨的安全隱患進一步加劇。而國家公民作為信息的主體與國家公權力之間的地位存在著不平等,使得信息主體的個人信息安全顯得軟弱無力。構建完善的個人信息法律體系不僅能維護電子政府的有效運行而且有利于增加公眾對電子政府的信任,是建立現代政府的基礎與保障。
1 電子政務公開中個人信息保護的重要性
近些年以來,人們的日常生活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網絡的發(fā)達和電子政務的建立使個人信息的批量處理和傳遞愈發(fā)容易。人肉搜索以及個人信息被惡意偷用等新型的侵權行為嚴重的擾亂公民個人生活進而危及其生命、財產安全。另外,對個人信息沒有安全感公民必然會本能的拒絕提供任何可能收集到個人信息的行徑,從而加大市場主體的交易成本。對我國而言,通過立法建立起個人信息保護制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對政府而言,電子政務公開中對個人信息的妥善處理不僅增強公眾對政府的信賴,還能提高政府的業(yè)務水平與能力。對公眾而言,個人信息的保護的展開既降低了個人有關信息的暴露風險也是尊重個人權利的體現。對社會而言,電子政務中加強對個人信息的保護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表現,標志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
2 我國電子政務公開中個人信息保護存在的問題
2.1 在信息收集和傳遞過程中對個人信息的侵犯
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中對共享信息進行收集是首要的任務。政府在社會管理的過程中往往要求公民提供大量的個人信息,不管是政府主動地收集還是公民在享受政府服務過程中主動提供的,信息都可能在這一過程受到侵犯。在信息資源的傳遞過程中往往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其中專業(yè)的網絡窺探者是其中的重大隱患,電子政務信息資源的真實性及完整性使其發(fā)展成為網絡窺探者的首選目標。公民通過電子郵件向政府提供信息時,由于電子郵件發(fā)送過程中要經過多個服務器,因此在其中任何中轉點,未經加密的郵件信息都很容易被網絡窺探者偷盜。
2.2 在信息管理過程中對個人信息隱私權的侵犯
各級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庫的管理者是信息的掌管人,對所管理的信息保密與保管的義務。然而,隨著當今社會信息化高速發(fā)展,信息已經發(fā)展成為最大的財富加上當前我國對信息管理者行為約束相關法律規(guī)范的缺失,擁有巨大利益空間的信息管理者就有可能把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提供給他人而獲取利益。然而,電子政務信息資源管理者的行為在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隱私權的同時,還會引發(fā)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危機,造成政府威信力下降的嚴重后果。
2.3 在信息共享過程中對個人信息隱私權的侵犯
從整體而言,政府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庫的所有者,不過在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庫中的個人信息,除國家除特殊情況外依然屬于信息個人,政府無權對有關的個人信息進行處理。然而,在現實中政府為了節(jié)約政府的辦事效率,常常會在建立的內部網站上共享一些需要的個人信息,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卻不能保障個人信息是否正確使用以及在使用過程是否侵犯了公民的信息權。另外,政府相關部門對于所需個人信息的捕捉方式也逐漸呈現多元化和技術化,公眾卻很難確定相關政府部門是否僅僅只讀取了與其調查相關的信息而沒有其他個人信息的泄露。
2.4 在信息技術應用中對個人信息隱私權的侵犯
隨著科技社會的到來,在電子政務公開中的電子設備也向著技術化、智能化方向發(fā)展。由于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設備在生產中須通過外部生產或者引進國外產品,這可能成為侵犯個人信息隱私的新途徑。另外,電子政務在公開整理的信息資源時需要把計算機連成網絡,使每臺計算機中的資源都可以供其他計算機使用,就會造成個人信息隱私受到侵害。最后,電腦黑客攻擊是對個人信息侵犯中最不容忽視的方式,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系統(tǒng)的安全因涉及國家核心政務,往往成為黑客的首要的挑戰(zhàn)目標。
3 我國電子政務公開中個人信息保護的解決措施
3.1 提高公民的信息權意識和道德水平
當前,公民缺乏對個人信息權概念、內容及如何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的了解,加強對公民個人信息權利意識的培養(yǎng),讓人們認識到個人信息權的重要性,是從根本上保障個人信息的基礎。同時,對公民尊重別人信息隱私權意識的培養(yǎng)也是必不可少的,這不僅是一個法律問題,還是一個道德問題。通過道德規(guī)范可以約束人們的行為,使法律上外在的約束內化成內在的行為,只有公民在內心深處尊重他人信息權,個人的信息權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3.2 提高電子政務公開工作者職業(yè)道德
由于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工作者對了解公民信息隱私有十分便利的條件,以及公民信息隱私權本身所具有的價值對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工作者有很大的誘惑力,因此各級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單位應對其工作人員進行保密教育和公民隱私權保護、職業(yè)道德教育,提高人員道德修養(yǎng),使他們知道把政務信息中涉及個人隱私的內容泄露于眾是不道德的行為,也是違法的行為,會受到道德的譴責,應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3.3 加大電子政務系統(tǒng)安全的技術支持
目前我國對于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系統(tǒng)關鍵技術的開發(fā)研究能力較弱,與發(fā)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但是由于政務信息關系到國家的根本利益和個人隱私權的保護,為了確保政務信息的安全,我們要加大自身的開發(fā)研究能力,在一些關鍵性的技術方面堅持以自我開發(fā)為主,以防技術設備上的安全漏洞。當前加強信息安全技術方面的開發(fā)是技術保障的重點,我國應從技術和管理兩方面來確保國家信息安全和政務信息中個人信息權的保護。
3.4 提高電子政務信息共享的有效管理
為了保護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中個人信息的隱私權,必須對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庫中個人信息的收集、傳播、利用、維護等進行有效管理,這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因此,專門管理部門的設立是必要可行的。國家通過設立專門的部門或者機構對電子政務信息資源中關于個人隱私的信息進行統(tǒng)一的管理,使其得到很好的保護與利用,這樣有利于社會的穩(wěn)定,也有利于公民對國家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的支持。
參考文獻
[1]謝堯雯.論電子政務中的個人信息保護:美國經驗與啟示[J].中國行政管理,2019(02):140-146.
[2]陳艷,李軍.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中的個人信息隱私權保護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01):263-265.
[3]鄒東升.政府開放數據和個人隱私保護:加拿大的例證[J].中國行政管理,2018(06):75-82.
[4]張毅菁.數據開放環(huán)境下個人數據權保護的研究[J].情報雜志,2016,35(06):35-39.
[5]田甜.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建設與共享中的隱私權保護研究[D].鄭州大學,2007.
作者簡介
何婉麗(1997-),女,漢族,湖南衡陽人,研究生,湘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專業(yè),研究方向:信息公平,個人隱私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