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靜 朱其智
摘? ? 要: 語文教學和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存在很大的區(qū)別,在教材使用上各有不同。本文從三個角度對比語文教材和漢語二語教材詞匯:從詞匯數量、詞匯難度和母語者使用頻率三個方面考察語文教材和漢語二語教材在詞選取上的差異;詞匯的釋義和練習;詞匯的復現。最后發(fā)現,語文教材和漢語二語教材在詞匯數量和詞匯復現方面很接近,但是語文教材的詞匯難度和母語者使用頻率與漢語二語教材差別較大且缺少詞匯解釋和詞匯練習部分。
關鍵詞: 語文教材? ? 漢語二語教材? ? 詞匯
隨著漢語二語教學的不斷發(fā)展,無論是國內出版的還是國外出版的漢語二語教材都日益豐富,目前,“全球漢語教材庫”共收集了19430冊漢語教材信息,其中,國內出版教材9672冊,國外出版教材9758冊。面對如此繁多的漢語教材,如何選擇適合學生的教材呢?國外有的學校直接將語文教材引進作為漢語二語教材使用,比如蒙古國育才中學、希望中學、旅蒙華僑蒙中友誼學校,這種將語文教材用作漢語二語教材的做法到底可不可行呢?語文教材是為國內語文教學編寫的教材,漢語二語教材是為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編寫的教材,二者在編寫理念、編寫原則、教學目的、用對象等方面都有很大差異。本文將從詞匯選取、詞匯釋義與練習、詞匯的復現三個角度考察將語文教材作為漢語二語教材的合理性,希望對漢語教師教材的選擇和編寫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在詞匯考察中,本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語文》五年級上冊(小學語文課程教材研究開發(fā)中心,2005)和《中級漢語精讀教程》Ⅰ(趙新,2010)為例。
根據詞匯所屬的位置,考察教材的詞匯可分為四種情況:考察“生詞表”及相關列表中的詞匯、課文中所有詞匯、練習中所有詞匯、整部教材中的詞匯,也可以根據這幾類多種,組合考察。本文考察課文中及生詞表中的詞匯,并刪除了其中人名與地名。
一、詞匯選取
1.詞匯數量
詞匯數量指教材中不計重復的詞匯總量,也稱詞種數。根據《漢語國際教育用音節(jié)字詞匯等級劃分》(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教育部社科司,2010;簡稱《等級劃分》),詞匯共12092個,初級2245個,中級3211個,高級4175個,高級附錄1461個。
從上表可看出,《語文》總詞種數略高于《等級劃分》的中級詞數,《中級精讀教程》總詞種數略高于《等級劃分》的初級詞數,由此可見,《語文》詞匯量接近中級水平,《中級精讀教程》則接近初級水平?!墩Z文》的總詞種數大于《中級漢語精讀教程》,但是總詞種數受課文數量的影響,《語文》五年級下冊共有28課,《中級漢語精讀教程》Ⅰ共15課,每課的平均總詞種數《語文》少于《中級漢語精讀教程》?!墩Z文》的詞種數適合中高級漢語水平的學生。
2.詞匯難度
根據《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國家漢辦,1992),中國全日制漢語教材詞匯分甲、乙、丙、丁4級,超綱詞為大綱不包含的詞。
可以看出兩套教材中的中級詞丙級詞比例都比較小,《語文》的甲、乙級詞比《中級漢語精讀教程》少4.71%,《語文》的丁級詞和超綱詞所占比例共44.08%,《中級漢語精讀教程》丁級和超綱詞所占比例為35.35%。兩本教材的中級詞匯都很少,詞匯難度等級偏高,《語文》的詞匯難度高于《中級漢語精讀教程》。
3.母語者使用頻率
根據《中文助教》SVL漢語常用詞等級表,1-1000詞為高頻詞;1001-2500詞為次高頻詞;2501-5000詞為中頻詞;5001-8000詞為次低頻詞;8001以上詞為低頻詞。
《語文》的高頻詞和次高頻詞比例為36.66%,《中級漢語精讀教程》的高頻詞和次高頻詞比例為47.6%,《語文》的低頻詞比例比《中級漢語精讀教程》高12.03%?!墩Z文》的詞匯與母語者高頻詞重合率低。
二、詞匯的釋義和練習
1.詞匯的釋義
詞匯是語言的建筑材料,詞匯習得在二語習得過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詞匯意義的習得是詞匯學習的重要內容,生詞釋義準確恰當能夠很好地促進詞匯意義的習得。近年來,漢語教材中的詞匯釋義問題開始受到關注,王漢衛(wèi)(2009)對五種詞匯釋義模式進行了討論并對其排列了優(yōu)先順序,吳艷(2010)提出了四項詞匯釋義的原則,李萍(2013)、吳甜田(2014)、祝捷(2014)、張欣然(2015)都針對特定教材研究了其中的詞匯釋義問題,趙微(2012)、馬婷婷(2013)、潘晨婧(2019)研究了教材中的英文釋義問題,荀睿(2014)考察了對外漢語文化類教材中的生詞釋義。
生詞釋義在對外漢語教材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語文》只有古詩詞課文后有詞匯釋義,釋義方式是目標語釋義法,即采用漢語解釋,其他詞匯表的詞匯沒有釋義部分?!吨屑墲h語精讀教程》每課詞匯表的生詞都有釋義,采用英語與漢語釋義相結合的方式,并給出相應的例句,每課都將重難點詞匯單獨再列為一個部分,進行更加詳細的解釋,包括語法特征、語用特征及例句。
作為漢語二語教材,《語文》缺少詞匯釋義,會給教師備課和教學、學生自學或預習帶來很大的困難。因此,如果要將《語文》用作漢語二語教材,就需要根據漢語二語教材詞匯釋義原則和方法增加對生詞的解釋部分。
2.詞匯的練習
根據swain的輸出假說,語言的習得不僅要有可理解輸入,還要有可理解的輸出。教材中的練習是學習者語言輸出的主要途徑之一?!敖獭钡慕Y果只是“懂”,“練”的結果才是會(楊惠元,1997)。練習在二語教材中是不可或缺的內容,通過練習和使用,學習者才能真正掌握詞匯?!墩Z文》中沒有詞匯的練習?!吨屑墲h語精讀教程》中的練習共156個大題,其中詞匯練習有126個,占練習的80.77%,練習方式多種多樣,每課固定的練習方式有:給下列漢字注音并組詞、選詞填空、近義詞辨析并選擇恰當的詞填空、給括號中的詞匯選擇正確位置、用括號里的詞匯改寫句子、用括號里的詞匯完成句子、詞匯綜合填空。將《語文》作為漢語二語教材,在詞匯練習方面存在不足,教師需要設計很多練習,工作量會非常大,因此,若將《語文》作為漢語二語教材,則需要增加大量詞匯練習的內容。
三、詞匯的復現率
詞頻和復現是教材詞匯的選擇和編排的重要依據(王玉響,2013)。這里的詞頻和前文所說的母語者使用詞頻不同。詞頻是指詞在被調查語料中出現的頻次;詞頻減1就是詞的復現數(國家語言資源檢測與研究中心,2009)。詞匯的復現可以從三個方面考察:本課內的復現、本冊內的復現、系列內的復現。本文考察兩本教材中的詞匯在本冊內的復現。
詞頻=1,為零復現:詞頻=2,為低復現;詞頻≥3,為高復現(王玉響,2013)?!墩Z文》和《中級漢語精讀教程》的平均詞頻都大于3,屬于高復現,都有利于學習者對詞匯的記憶,《語文》的平均詞頻高于《中級漢語精讀教程》。
刪除“覆蓋絕大部分文本的一小部分詞匯”,即絕對高頻詞,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楚地了解教材中的復現情況(Milton,2009)。本文刪除的絕對高頻詞為累計詞頻前50%的詞匯,《語文》中有11個詞累計詞頻為50%,《中級漢語精讀教程》中有9個詞,較少,但是覆蓋了文本的絕大部分。
刪除絕對高頻詞以后,《語文》和《中級精讀教程》的平均詞頻≤2,都屬于低復現,《語文》的平均詞頻仍然略高于《中級精讀教程》。從表4和表5可以看出,《語文》雖然不是為漢語二語學習者編的教材,但是復現情況與漢語二語學習者中級教材接近。
四、結語
在詞匯選取上,《語文》總詞種數略高于《等級劃分》中級詞數,《中級漢語精讀教程》接近初級詞數,從詞種數看,《語文》更符合中級漢語教學,但是在詞匯難度及母語者使用頻率上相差較大。由此可以看出,從詞匯角度而言,如果要將《語文》五年級上冊用于漢語二語教學中,學生的漢語水平就應達到中級或中級水平以上。從本文的詞匯考察中發(fā)現一點《中級漢語精讀教程》中的不足,該教材前言中說“生詞以中級詞(丙級詞)為主,高級詞和超綱詞不超過10%”,統(tǒng)計發(fā)現該教材中級詞比重較小,超綱詞和高級詞比重高達35.35%。教材中的生詞不只是生詞表中的詞匯,還包括課文中的詞匯,因此編寫教材時,課文中的生詞難度應有所考慮。
《語文》缺少詞匯的釋義和練習部分,如果將其作為漢語二語教材使用,就可以參考優(yōu)秀的漢語教材,補充合適的詞匯釋義和形式多樣的詞匯練習,使《語文》更符合漢語二語教材的特點和編寫原則。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語文》用作漢語二語教材,具有合理性,還需要從語音、語法、文化、練習等多方面進行研究。
目前,由于本土化趨勢的發(fā)展,國外出版的漢語教材日益增多,但是蒙古只有三套文化讀物教材,即其米德策耶主編的《論語》(蒙文版)、《大學》(蒙文版)、《孫子兵法》(蒙文版)。適用于蒙古的本土化教材還非常缺乏,這也是蒙古一些學校直接將我國語文教材作為漢語二語教材的原因之一,因此,我們可以在《語文》的基礎上根據漢語二語教材的編寫原則和編寫特點,編寫出適合蒙古學生的本土教材。
參考文獻:
[1]周小兵,張鵬.漢語二語教材詞匯選取考察[J].華文教學與研究,2018(4).
[2]周小兵,劉婭莉.初級漢語綜合課教材選詞考察[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2(5).
[3]周小兵,陳楠.基于教材庫的海內外漢語教材詞匯考察和本土性研究[J].國際漢語教學研究,2014(3).
[4]趙新,李英.中級漢語精讀教程Ⅰ: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5]課程教材研究所,小學語文課程教材研究開發(fā)中心.語文·五年級·上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儲誠志.中文助教(軟件)[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5.
[7]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漢語水平考試部.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Z].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2.
[8]吳艷.對外漢語教材的生詞注釋研究[J].沈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
[9]王漢衛(wèi).論對外漢語生詞釋義模式[J].語言文字應用,2009(1).
[10]張欣然.初級漢語綜合教材生詞英文釋義研究——以《發(fā)展?jié)h語》為例[J].語文學刊,2015(9).
[11]祝婕.析對外漢語課本生詞英文釋義問題——以《博雅漢語》(起步篇ⅠⅡ)、《跟我學漢語》為例[J].語言學刊,2014(21).
[12]吳甜田.對外漢語教材《漢語教程》(修訂本)生詞釋義研究[J].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4(7).
[13]李萍.淺析《發(fā)展?jié)h語》的生詞釋義問題[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103(4).
[14]潘晨婧,王彩彩.漢語教材生詞英文媒介與釋義研究[J].北極光,2019(9).
[15]荀睿.論對外漢語文化類教材中的生詞釋義[J].山東工會論壇,2014(3).
[16]馬婷婷,關于初級漢語教材生詞英文釋義的思考[J].湖北文理學院學報,2013(4).
[17]趙薇,肖麗莉.從偏誤角度淺析對外漢語教材中的詞匯英文釋義問題[J].海外英語,2012(24).
[18]柳燕梅.生詞重現率對歐美學生漢語詞匯學習的影響[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2(5).
[19]王玉響,劉婭莉.初級漢語綜合課教材詞匯的頻率與復現[J].華文教學與研究,2013(4).
[20]國家語言資源監(jiān)測與研究中心.國家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下編[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21]陳灼.試論中級漢語課的設計[J].世界漢語教學,1991(4).
[22]Milton.J.Measuring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Acquisition[M].Bristol:Multilingual Matters,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