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政治教學缺乏創(chuàng)新機制,教學方式和手段不能得到廣泛應用,傳統(tǒng)性教學方法占據(jù)主要地位,新時期新要求,隨著課改的不斷加深,怎么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教學過程更加有效地貫徹,從而成功實現(xiàn)需要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初中;政治教學;教學方式
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深入和改革,初中思想政治課迫切需要對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和探討,以便于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把握好政治課的相關要素,比如含義、性質(zhì)和任務,從中探究它們之間互相存在的關系。
一、 初中政治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 教材利用不合理
現(xiàn)在改變后的初中政治教學課本,脫離了原來無味的說教課程,取而代之的是用學生們都喜歡的圖片、故事以及名人名言等方式循序漸進。原來深奧難懂,學生們上完課以后依舊一無所知,實際承受能力較弱,不能有效地掌握國情和區(qū)域地方特色。課本做到了思想性、科學性和實踐性的高度統(tǒng)一,但是由于課時少,內(nèi)容太過豐富,教師不善于應用,所以從頭至尾都沒有完成教學任務,學生由此覺得疲倦甚至厭煩。
(二) 教學方式?jīng)]有創(chuàng)新
傳統(tǒng)教學方式占據(jù)主導地位,只有個別老師的個別課堂采取新式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創(chuàng)新能力沒有得到普遍推廣。很多老師對“研究性學習法”知之甚少,更不要說加以合理利用,只是有些課堂會使用案例教學法、問題式教學法。
(三) 學生的成長特性被忽略
初中生都在13~16歲的年齡,對任何事物都存在很強的好奇心,有非常強烈的學習欲望,這也是他們?nèi)烁裢晟坪托愿癯墒斓年P鍵時期??墒窍喈斠徊糠掷蠋煵]有十分重視培養(yǎng)和挖掘學生的興趣點。
(四) 理論和實際不一致
政治教學課程,只有在實際過程中才能發(fā)揮理論的作用。當理論和實際復雜的轉化過程中出現(xiàn)脫節(jié)會影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道德觀。比如學生學習了課本中的做人做事,但是實際運用的時候,卻有可能恰恰相反。不認真學習政治課的思想,不注重實際,因為種種原因和困難,教學過程不能有效展開。
二、 有效的解決措施
(一) 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開展研究性課程
老師要和學生一起營造平等、民主、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獨立思考,自己當小主人,去質(zhì)疑和猜測,不斷探索和實踐,以至于形成獨立的觀點。老師要把學生當作朋友,去傾聽和引導,只有這樣,才能引發(fā)學生的奇思異想。
(二) 課本教材的靈活應用
初中政治教材是根據(jù)國家的教育方針制定的,老師把它作為第一手資料,需要給予學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和源泉。靈活運用教材,避免將難以理解的知識,生搬硬湊地組合在一起。避免偏離課本主題,引入其他學科知識。順著教材內(nèi)容,一步一個腳印地過渡到其他事例上。其次,政治是一門極高程度結合時代的學科,教師需要很好地適應這個特性,重組相應的學生喜歡和需要的教材,在正確的教育方針引導下增加新內(nèi)容,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更有立體感。
(三) 轉變角色,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學生的個性建立和發(fā)展,老師的情感基礎,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建立,都有利于政治課程的推進。學生心靈的愛護和溝通,要求老師真情地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關系和呵護學生,采取相應的激勵措施,尊重學生的人格,賞識學生的才華,進一步完成政治課的教學任務。教師不能只做權威的代表,建立開放、民主和輕松的氛圍,逐步深入教學要點,關注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傾聽學生的問題,充分利用學生帶來的有效資源,師生良性互動,相互參考和比較,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和目標。
(四) 增加時政熱點教育內(nèi)容,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
富有時代氣息的資料,總會成為老師用于課堂教學的源泉。進入課程流程,直面社會發(fā)生的動態(tài),關照現(xiàn)實能力,捕捉前沿科技,使得枯燥和抽象的政治理論為學生們喜愛,形象、生動和具體的解析問題。時政熱點是優(yōu)秀的教育題材,可以增強學生對社會的認知程度,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思維的動力。由于時事持續(xù)性發(fā)生和發(fā)展,學生可以持續(xù)關注,發(fā)表觀點。在進行政治課堂教育前,羅列出最近發(fā)生的社會熱點和新聞動態(tài),讓每個學生參與討論,各抒己見,輪流闡述,解析其中的原因和最后的結果。
(五) 教師水平的提高和方法的改進
教師的教學能力是否出眾,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因素,不斷提高水平,豐富教學的各種方式,是達到教學目標的前提條件。教學改革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師的語言組織有序,邏輯合理,教學風格大方得體,巧設疑問,引導學生思維,指導有效的交流,讓學生擅于總結歸納和整理知識,可以運用多媒體展示效果,生動講述“孔融讓梨”“六尺巷”等等小故事,讓學生得到深切感悟,然后進一步深入教材,利用有效的課堂學習,達到要求的教學目標,并對教學成果進行考核和反思。
新世紀的來臨,十多年的時間,人們的思想觀和價值觀都發(fā)生了很大改變。都在不斷改進,作為教師,要正視自己的不足,和守舊的觀念進行挑戰(zhàn),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手段,和學生共同成長和進步,迎接更加輝煌的明天!
參考文獻:
[1]李曉瑩.初中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策略[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5):113-114.
[2]李俊靈.初中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策略[J].教育科學:全文版,00073-00073.
作者簡介:
陳軍,安徽省亳州市,安徽省蒙城縣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