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嘯 徐萌
【摘要】在鋼琴即興伴奏的和弦選擇中,副屬和弦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本文探討了副屬和弦在鋼琴即興伴奏中的運用,試圖在教學中更好地歸納出運用規(guī)律和方法,希望能對當前鋼琴即興伴奏的教學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副屬和弦;鋼琴;即興伴奏;運用
【中圖分類號】J624?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在鋼琴即興伴奏中,演奏者需要做到以下要求:一是必須要能夠準確地分析樂曲本身的曲式結構;二是能夠選取合適的和弦與鋼琴織體。但是,這兩件事情做起來并不容易,因而演奏者必須具備較為完善的理論知識體系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在實際演奏中,調內和弦之間的連接缺乏色彩性,所以,加強和聲理論的學習,能夠熟練運用各類離調和弦,增強伴奏編配的色彩性,顯得尤為重要。
一、鋼琴即興伴奏中和弦的選擇
在即興伴奏中,所運用的自然音三和弦系統(tǒng)主要包括了大、小三和弦及減三和弦。除正三和弦的固化功能外,副三和弦的運用可以增添一定的色彩性。這樣的演奏在很大程度上已經符合了樂曲的相關要求,但是由于和弦本身的內容會出現(xiàn)比較枯燥、無味的現(xiàn)象,使鋼琴即興伴奏并不夠充實[1]。因此,為了能夠有效地改變這一現(xiàn)象,讓和聲部分變得更加動聽、有趣,具有豐富的色彩性,就需要超過調內自然音和弦的范圍,有效地應用部分變和弦,其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三種情況:一是下屬功能變和弦。二是本調歸屬功能以及副調和弦,三是交叉大小調型和弦,但是并不是在全部的變音系統(tǒng)和弦中都需要進行使用。通過大量的教學實踐表明,對于變和弦的運用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恰到好處。而在即興伴奏中,副屬和弦的運用較為廣泛,也較為重要。對于演奏者來說,有效地結合歌曲不同的風格,有選擇地使用副屬和弦,可以豐富演唱內涵,帶給觀眾更加立體、更加美的感受[2]。
二、副屬和弦在鋼琴即興伴奏中的應用
對于每一首樂曲來說,都有一個最基本的調性,這就叫做主調。除了主和弦是大三和弦或者小三和弦以外,在其他的調式音階上仍然也有大三和弦或者小三和弦,并且當這些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能夠作為臨時的主和弦時,就會被稱為副主和弦,而其他音所屬的調都叫做副調。在本文中,以下面的C大調和a小調為例,進行了比較詳細的闡述。在C大調上,在Ⅱ級上的小三和弦SⅡ可以被臨時當作d小調的t,而音階Ⅲ級上的小三和弦DTⅢ可以被臨時當作e小調的t,而其他的和弦都可以類推。而對于a自然小調的音階Ⅲ級上的大三和弦dtⅢ可以被臨時當作C大調的T,而音階Ⅳ級上面的小三和弦s可以被臨時當作d小調的t,而其他的和弦都可以類推[3]。
從例1可以看出,通常情況下,副主和弦具有兩個作用:一方面,能夠作為某個副調的主和弦;另一方面,還可以作為主調的某個音級上面的和弦。但是,即便是這兩種作用中的哪一個,都并沒有完全脫離主調,因而這樣就擴大了主調的調性范圍。由此可見,沒有色彩性和弦的歌曲是單薄的,而且不合適的和聲功能也會使歌曲的藝術價值大大降低。除此之外,通過實踐證明,大部分的副調都是主調的近關系調,也被稱為一級關系調,并且一個主調的副調并不僅限于這幾個。對于主調來說,在主調以外的23個非主調都是副調。例如,假設主調是C大調,那么,非主調的bB大調、bD大調、E大調、#c小調、b小調、#d小調等23個大小調都是C大調的副調。在例1中所展示的近關系副調就是副調中的一小部分[4]。
下面列出了C大調和a小調的自然調式與聲調式中的所有T(t),以及比較常見的副屬和弦,如例2所示。
對于副屬和弦來說,其具有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含有變化音,而這些變化音在一般情況下就是存在于副調的調號中或為其導音,在某些時候是和聲大調的降Ⅵ級音。在例2中的③和⑥都是自然大調,其屬功能和弦組就含有導音,具有向臨時主音解決的傾向性。在進行鋼琴即興伴奏時,可以在心里反復默念例2中的副屬和弦,以便于更好地進行演奏。但是,在多數(shù)情況下,許多曲子的主調并不是C大調和a小調,因而需要進行移調。而在移調的過程中,采用首調唱名會更加方便地找到配置副D(7)到副T(t)的和弦。在實際的演奏之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的曲子都是由自然音組成的,沒有變音,因而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如何找到配置副D(7)的音,就成為我們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本文對找到配置副D(7)解決到副T(t)音的有效方式進行了分析,對于演奏者來說,需要提前進行練習,在掌握自然音和弦使用的基礎上,再將副屬和弦熟練地演奏出來,這樣就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5]。
在例3中,是五首需要熟練地背誦的練習,是協(xié)助選配副屬和弦的口訣。其中,①至④是為了能夠熟練地配置“副D(7)—副T(t)”而設置的,⑤是為找出宜于配置“副DⅦ(7)—副T(t)”而設置的。
在我國的歌曲創(chuàng)作中,各類調式均有涉及,我們在初期可以選擇較為傳統(tǒng)的大小調歌曲來練習編配,例如下例是李健創(chuàng)作的歌曲《貝加爾湖畔》。
在例4中,第二小節(jié),旋律在同音作保持的時候,和弦產生變化,而且使用的是SⅡ級方向的副屬和弦,在伴奏的內聲部產生了臨時調式中導音#F到主音G的進行,很順利地解決了臨時主和弦。在旋律無調外音的情況下,完成和聲色彩的轉變,新穎的音響效果使得演唱者能更好地把握歌曲情感,推動音樂的發(fā)展。
三、鋼琴即興伴奏中副屬和弦應用的現(xiàn)實價值
在音樂師范生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鋼琴即興伴奏是不可缺失的一門課程,但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潮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在不斷流失。所以,理論結合實際,并不斷結合新作品進行運用分析,突破原有調性的束縛,開發(fā)同一旋律下不同的和聲功能選擇的可能性,顯得尤為迫切。同時,鋼琴即興伴奏體系在不斷完善,其中的寓意是非常豐富的,并且已經超過了一般的審美價值。因此,必須要合理地大膽創(chuàng)新,才能夠更好地將副屬和弦應用在鋼琴即興伴奏中,打造順應時代的物質載體。自20世紀九十年來以來,音樂獲得了極大的發(fā)展,歌曲的傳播也更加迅速,在許多的網站中,都可以搜集到相關的視頻和音頻,但是,大部分都是以電聲音樂來伴奏,雖然符合現(xiàn)代流行音樂的發(fā)展,并且在傳播形式上也更加容易讓人接受。但是越來越復雜的編排,在很大程度上會破壞樂曲中原有的生態(tài)氣息,不利于內涵的表達,其中所含有的藝術魅力也沒有體現(xiàn)出來。由此可見,沒有伴奏的歌曲是單薄的,而且不合適的伴奏也會使得歌曲的藝術價值大大降低[6]。
現(xiàn)今,使用鋼琴作為歌曲演唱的伴奏形式是非常常見的,通過使用鋼琴伴奏使歌曲能夠更加具有藝術內涵,也容易被人們所接受。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各項資料中大約有三萬首鋼琴即興伴奏曲譜,但是其中運用副屬和弦進行編配的曲譜非常有限,在許多教材中都沒有體現(xiàn)出副屬和弦的有效應用,更沒有對副屬和弦在鋼琴即興伴奏中的應用分析,這會束縛學習者的編配思路。能夠合理使用色彩性和弦,也可以豐富伴奏風格、提升欣賞者的審美情趣,除此之外,在伴奏中也可以結合其他樂器,展現(xiàn)出極強的藝術表現(xiàn)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結合相關作品的分析,可以了解了副屬和弦的基本構成以及在鋼琴即興伴奏中的應用方法,但是仍有不足之處,需要在今后的實踐中不斷學習,總結出高效的教學方法,才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副屬和弦并熟練運用。
參考文獻
[1]黃燕林.副屬和弦在鋼琴即興伴奏中的應用[J].音樂探索,2018(10):142-146.
[2]肖興云,周錦娟.副屬和弦在鋼琴即興伴奏中的應用[J].漢江師范學院學報,2017(10):41-46.
[3]王姣娜.鋼琴即興伴奏中重屬和弦與副屬和弦的應用分析[J].當代音樂,2017(11):26-27.
[4]毛暉敏.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以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yè)學院五年制音樂教育專業(yè)為例[J].藝術教育,2018,31(7):46-48.
[5]劉亮,張恩瀅.“理性與感性”在鋼琴即興伴奏中的結合及演繹——以新疆風格作品為例[J].藝術研究,2017,29(1):22-24.
[6]代百生.何謂鋼琴音樂的“中國風格”——從文化的視角研究中國鋼琴音樂[J].中國音樂學,2017(1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