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梅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它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未入門,先生畏”是初學作文者的普遍反映。在作文教學中,一些教師不掌握方法,籠統(tǒng)地講一下作文要求,擬個題目,讀個范文,然后讓學生進行編、套,弄得小學生無從下手,無話可說,有的使學生誤入歧途,給學生造成極大的不良影響。在實踐中,我們體會到:要使學生有一個良好的起步,作文能力有一個大的進展,必須抓好以下幾點:
一、注重抓好一、二年級的說話教學
現行課程計劃規(guī)定三級才有作文課,所以大部分教師誤以為作文是三年級以后的事,這就極大地影響了作文教學質量的提高。一、二年級不打好說、寫訓練的基礎,勢必要加重中高年級作文教學的負擔,因此,我們要切實加強一、二年級的說話教學,使學生能用學過的部分詞語說一句話,并能把觀察到的簡單圖畫和事物,用口頭表達出來,逐步達到從說到寫,從說寫一句話到說寫一段連貫的話。例如我在教學《雷鋒叔叔,你在哪里》一課時,設計了這樣的說話學習:“你喜歡幫助別人做事嗎?想想你幫助人做過那些事,選一件說給大家聽?!痹谶@個問題的設計上,先采取問答形式,讓學生說出自己幫助別人做哪些事,然后在選取一件說給大家聽,同時引導學生把這件事說完整,有能力的學生還可以和課文中的雷鋒對比一下,這樣即遵循小學知識的循序漸進的原則,又體現了文道統(tǒng)一。
二、抓好“讀”與“寫”的有機結合
小學語文教材的功能,不僅要通過閱讀來理解文章,受到教育,獲得間接的經驗,還要從讀悟寫,領會文章的寫作方法和技巧,成為練習作文的“例子”和憑借,語文教學的“讀”與“寫”是相依并存的,把二者緊密結合起來,從讀學寫,以寫促讀,讀寫結合是培養(yǎng)學生作文能力的途徑。
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往往把讀和寫區(qū)分開來,講讀課只分析文章的內容,忽視了文章的體裁及寫作方法的指導,這樣就不利于讀寫的結合。
如:在教學《少年閏土》時,我們注重抓住描寫的特點這一寫作方法來學習這篇文章,從作者第一次見到閏土時,對閏土的外貌描寫入手,理解作者是抓住了閏土“紫色圓臉,頭戴氈帽,頸套銀圈”三個特征描寫的,然后再去了解閏土的幾件事,最后再理解作者印象最深的事——“看瓜刺猹”這樣一來既使學生理解了課文,完成了讀的任務,同時也掌握了“抓住人物特點”地寫作文方法,收到了讀與寫的雙層功效。
在讀寫結合中,我們要注重仿寫,常常抓住學生模仿能力強的特點,對學生進行仿寫訓練,但要十分注意,仿寫不能過死,主要是仿寫方法,仿技巧,而非生搬硬套,葉圣陶老先生指出:人家寫文章,表達人家的思想感情,咱們寫文章是表達咱們的思想感情,彼此的思想感情不會完全相同,如果咬定一定要以人家的表達方式為榜樣或范例,很可能走形式主義的道路。這是葉老先生告誡我們的。在借鑒范文時,不要走到生搬硬套的道路上去。
三、正確引導,切勿使學生養(yǎng)成不良的文風
培養(yǎng)學生就好像扶小孩走路一樣,我們不僅要把他們扶起來走,更主要是再送一程。教會了學生寫作文,還要為他們今后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文風,因此要注意學生出現的錯誤。
1.注意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現在學生作文,大部分存在著套、編的問題,如:《記一件有意義的事》。有的學生就套優(yōu)秀作文選中的事。語言方法略加改動,或偏一件事,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沒自己的體驗,當然也就沒有真情實感。使讀者乏味,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的社會經歷比較少,觀察力還不強,學生作文時借鑒一些范文是無可非議的,但完全照搬例文的方法,照抄范文的事例,勢必使學生作文不能開闊視野,對提高作文能力有百害而無一利。
2.切勿故作驚人語
杜甫說:“語不驚人死不休?!边@種若心孤詣的寫作態(tài)度,開拓了他本人的成功之路,也是后學者效仿的。但詩出于人,功夫在詩外。就小學生來說,對社會體驗不多,語匯積累不夠,斟酌尚欠功夫,那驚人佳句,難得招之即來,更不要刻意雕飾詞句。
3.不要貪寫長句,小學階段學生駕馭語言的能力還很不夠,要引導他們用簡短精練的語句。
4.要言之有物,不要說空話、套話,過頭話。
四、要適當滲透一些作文的理論知識
審題、立意、選材素來被稱為寫作文的現行之舉,但對初學作文的小學生來說是一件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講讀教學中不為體現之處。因此,我們認為,在小學高年級作文中適當滲透一些作文理論知識。通過理論的理解,加之實踐應用,使他們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這樣即使他們的作文如行云流水,也不至于出現背題而行,對他們今后的發(fā)展也有一個良好的幫助。
五、教師要加強對學生作文的指導和批改
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好心理輔導,在潛移默化中打消他們對作文的陌生感和畏懼感?!拔乙晕沂謱懳铱凇?,要讓學生認識到寫作文離不開生活,作文只不過是把口頭語言變成書面語言,書寫的是生活當中的事情,書寫的是人的喜怒哀樂等等,這種思想上的引導,逐漸地會使學生認識到作文的本質,使他們逐漸接受作文,慢慢地就會喜歡上作文。
其次,要多對學生進行寫作方法的指導?,F在的小學課本,有許多文質兼美的文章,它們大多是出自名家之手,對這類文章讓生熟讀成誦,并進一步進行寫作方法的指導,這對于提高學生作文能力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有,語文課本中每單元都有的“習作”訓練,教師不可小覷,需要教師集中精力和時間進行教學,那么,文前指導、文后講評的步驟又怎么能缺少呢?有時甚至于老師要給出優(yōu)美的“下水文”。通過作文的示范、講評、修改等一系列的打磨,教師使每單元的“習作”版塊成了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試刀石”,這對于提高學生作文能力是尤為關鍵的一環(huán)。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付諸不懈的努力與實踐,在此,筆者只是談些粗淺的體會以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