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淑珍
摘 要:信息技術是時代發(fā)展的產物,也是人類進步的象征。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不但方便了大家的生活,開闊了視野,刷新了生活方式,也讓人們的工作、學習越來越方便。小學數學有它的抽象性,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能幫助學生更透徹地理解數學知識,鞏固所學內容。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用策略
小學數學有它的抽象性,往往學習起來難度較大,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能幫助學生更透徹地理解數學知識,鞏固所學內容。借此,筆者就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談一些自己的思考,與大家共勉。
一、應用信息技術,有利于師生互動
在過去的小學數學課堂上,大多數時間老師是依據課堂,以本為教,也可以說照本宣科,方法單一,模式老套,對于有些學生來說或許這種方法還可以接受,可是對于更多的學生,尤其是新時代的學生來說,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不但讓他們感覺到壓抑,學習積極性不高,而且學習效率也非常的不理想。新時代,老師不但要會教學,還要會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挖掘學生的潛能,給學生更寬的學習空間,讓學生自由學習、參與討論,獲得知識。而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了更加活躍的課堂教學,使學生有學習的熱情,有參與的積極性,并能增強與老師的互動,獲得更多的、更深的知識。比如,在給學生教學“認識人民幣”這一節(jié)時,如果沒有多媒體,老師只能拿著教學專用的面額不等的紙幣,教學生認識。如果有了多媒體,老師就可以制作一些內容視頻,讓學生觀看。如,一個小朋友在超市賣東西,通過他付錢,售貨員給他找錢等過程,讓學生更直觀地認識人民幣。老師可以問學生:他拿的是多少錢的面額,售貨員又給他找了多少錢?這樣教學方法不但生動,互動性強,而且內容真實,學生容易記住、理解,更能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或者人民幣的應用能力,升華認識人民幣這一節(jié)的教學意義,實現(xiàn)教學的有效性。
二、應用信息技術,使抽象的知識更直觀
數學本來就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它邏輯嚴密,科學性強,對于小學生來說,真正走近,理解每一個數學知識點的來龍去脈還真的有些難度,尤其是當老師的教學方法不太恰當,采用任務式、過場式的教學模式時,學生即使偶爾考個好成績,但是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應用還是不夠徹底、直接。所以,為了凸顯小學數學的直觀性,老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擺脫傳統(tǒng)一本書、一張黑板、一支粉筆,再加一些簡單道具,如尺子、書本、折紙或者桌面等的教學模式,要把信息技術超強的教學技術拉入課堂,運用它的多樣性、靈活性,改變學生認識數學、學習數學的方式,提高教與學的效率。比如,“條形統(tǒng)計圖”的學習,用傳統(tǒng)的講解方法,老師很難直觀、形象地給學生說明白,怎么樣的一格,代表多少個單位,在什么情況下運用條形統(tǒng)計圖更能體現(xiàn)它的作用。老師也可以很直觀地通過視頻課件,一步步制作條形統(tǒng)計圖,讓學生觀看,學習條形統(tǒng)計圖的制作方法等。這樣不但能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制作的方法,還能在老師既講解,又制作的過程中理解條形統(tǒng)計圖的應用,明白制作條形統(tǒng)計圖要搜集、整理相關的數據等內容的重要性,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內容。還有,為了增加課件的生動性,老師可以直觀運用動畫效果,配上音樂,把枯燥的教學變成快樂的欣賞,同時也讓學生一步步看清條形統(tǒng)計圖的制作技巧,了解它的作用,以便學生把所學更好地應用到生活中,升華學習意識,實現(xiàn)教學目的。
三、應用信息技術,實現(xiàn)個性化教學
在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在一堂課上學習的學生,有的學習能力強,學習成績好,有的學習平平,成績不理想,甚至有的學生都到了學困生的地步。究其原因,就是學生之間的差別。小學生是一個個體,他們有自己的特點、興趣,再加上生活環(huán)境、學習能力、家庭教育、學習習慣等的原因,導致他們出現(xiàn)不同的成績和學習狀況,影響整個班級的教學水平和數學成績。新時代的小學數學老師,針對這種情況,一定要好好利用信息技術的方便性、靈活性,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個性化、因人而異的教學。首先,老師可以建立班級微信或者QQ群,保證老師與學生之間溝通的暢通,然后,老師可以鼓勵學生,課堂上沒有學會,或者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學生,都可以在群里問老師或者同學,讓老師有針對性地給學生講解,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其次,老師可以在上課的時候制作數學微課件,并把課件傳到社交群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相關內容的微課件,反復學習不懂的地方,達到理解、掌握,并會運用的水平等等。借助信息技術,搭建溝通平臺,再結合微課,實現(xiàn)個性化,針對性的教學,再加上學生主動學習的態(tài)度,一定能一一克服學生學習中的難題,使每個學生的學習不留障礙,一路過關斬將,掌握學習技巧,積累數學知識,提高數學成績,促進數學教學。
四、結語
總之,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比,信息技術有它自己的優(yōu)越性和先進性,所以老師在教學中要充分了解新時代小學生的學習需要,了解小學數學這門學科的特點,在教學中大膽使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方法,精選和豐富內容,實現(xiàn)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曉紅,王生軍.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2):166-167.
[2]周再萍.現(xiàn)代信息技術助建高效數學課堂[J].中國校外教育,2019(2):163-164.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