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蘇
在中國共產黨紅色諜報史上,有一位鮮為人知的傳奇女特工。她曾營救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關向應,也曾首先探知中共總書記向忠發(fā)被捕的消息,使周恩來等中央領導避免了被捕。她的紅色特工經歷充滿傳奇色彩。
她就是黃慕蘭。
掙脫封建婚姻
1907年7月18日,湖南瀏陽北門外的黃家祠堂,一名女嬰呱呱落地,父親按照黃氏家族的“彰”字輩,給她取名黃彰定。
黃彰定的父親是秀才出身,以教書為生,曾任湖南巡撫之子譚嗣同的幕友(師爺),幫助譚嗣同處理日常文書和整編書籍。戊戌維新失敗和譚嗣同殉難后,他又與唐才常秘密反清,世人將其與譚嗣同、唐才常并稱為“瀏陽三杰”。
黃彰定從小讀書就聰明過人,1919年,父親把12歲的她送到著名的周南女校上學。周南女校是進步教育家朱劍凡夫婦創(chuàng)辦,毛澤東、徐特立等人都與朱氏有來往。向警予、蔡暢都曾在這所學校就讀。在學校里,黃彰定受到了進步思想的熏陶。
1923年,16歲的黃彰定按照兒時的婚約結了婚,丈夫不僅抽大煙,而且脾氣十分暴躁,動不動就隨意打罵家中的下人。黃彰定不能忍受這樣的婚姻生活,果斷離開了夫家,從此再也沒有回去過。
脫離了封建婚姻,黃彰定像一只掙脫了牢籠的鳥兒,馬上投身于轟轟烈烈的大革命中。她改名黃慕蘭,意為崇敬古代女英雄花木蘭。她很快加入了共青團,1926年又入了黨,小小年紀就擔任了中共漢口婦女部部長。在工作中,她認識了毛澤東的夫人楊開慧、劉少奇的夫人何葆珍以及何香凝、宋慶齡、郭沫若等名人。黃慕蘭天生麗質,工作能力強,年僅19歲就給武漢的不少國共高層人士留下深刻印象,在武漢三鎮(zhèn)都小有名氣。
不久,黃慕蘭被派到董必武兼任社長的中共中央機關報《民國日報》工作。1926年底,黨組織派她到蘇聯學習,行至上海時,董必武打電報給瞿秋白,讓她返回武漢:“因工作需要,說服黃慕蘭放棄赴蘇聯學習,轉回武漢?!?927年的三八節(jié),在董必武、瞿秋白撮合下,黃慕蘭與1923年就入黨,時任《民國日報》總編輯、中共中央軍委機要處主任秘書和警衛(wèi)團政治指導員宛希儼登報結婚。
1927年7月,繼蔣介石后,汪精衛(wèi)也叛變革命,國共完全分裂了。已經懷孕的黃慕蘭隨同黨組織轉入地下,她化裝離開武漢到了南昌,在江西省委機關從事秘密工作。當時黨的一大代表陳潭秋任省委書記,宛希儼任省委常委兼宣傳部長,黃慕蘭分管外勤。她挺著大肚子,學會了秘密工作最基本的技巧,如用米湯在《圣經》上密寫文件,去旅館與交通員對接頭暗號,在碼頭故意晃蕩等待到達的交通船等。1928年1月,黃慕蘭生下了第一個兒子。三天后,宛希儼奉命去贛州兼任贛南特委書記,領導農民起義,四個月后,在率領農民武裝進攻萬安縣城時壯烈犧牲。為了繼續(xù)為黨工作,黃慕蘭只得把兒子送到宛希儼的老家。
1928年12月,黃慕蘭在陳潭秋的推薦下,調往上海黨中央機關工作。
營救關向應
黃慕蘭到上海后,被分配到黨中央書記處工作,中央政治局開會時,她是做記錄的秘書,同時還兼任黨中央的機要交通員,在周恩來、康生、陳賡、潘漢年等人的領導下工作。
1931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兼中共中央特科主要領導人顧順章被捕叛變,周恩來等人在錢壯飛搶先通知下脫險,但黨組織幾乎被摧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關向應也被捕。鑒于關向應在黨內的重要領導地位,被捕時用的是假名,顧順章對關向應被捕還不知曉。周恩來緊急找到特科隊長陳賡,要他告訴黃慕蘭,不惜一切代價,搶在顧順章知道消息前,盡快救出關向應。
周恩來之所以把這么重要的任務交給黃慕蘭是有特殊原因的。黃慕蘭有一個在上海法租界當律師的密友陳志皋。陳志皋曾就讀于震旦大學和上海法學院,后留學法國專攻法律,歸國后在上海從事律師業(yè)務,被推為全國律師公會常務理事。黃慕蘭之所以找到陳志皋幫忙,是在于他的父親陳其壽。
在上海灘,陳其壽老先生可是個重量級人物。他除了家世顯赫,是清陳閣老(元龍)的六世孫外,還曾是清朝二品,長期擔任上海法租界刑庭庭長,是上海灘法學界的泰斗級人物,還是上海灘大亨黃金榮的救命“恩公”。
在黃慕蘭的要求下,陳志皋充當了關向應一案的律師。黃慕蘭特地拜見了陳老先生,老先生對她很有好感,打電話將主審關向應一案的法官約到了家中。此法官是一位年輕人,家中與陳家是世交。飯間,陳老先生說道:“這位黃小姐是我的干女兒……她的表兄是做生意的,不知為什么在上海被當作‘共產黨嫌疑犯抓起來了?!币驗殛P向應一案并無口供,也沒有什么共產黨的證據,法官答應陳老先生,說回去看過案宗后,便照陳老的要求辦理。
就在關向應一案在辦理中時,又發(fā)生了中共一把手向忠發(fā)被捕并叛變的事件。雖然向忠發(fā)還不知關向應已被捕,但周恩來要求黃慕蘭搶在向忠發(fā)知道關被捕的消息前,就辦妥關出獄之事。于是,黃慕蘭又一次來到陳老先生家中。陳老先生得知自己交代的事還沒有辦妥,又打電話給那位后輩法官。法官告訴陳老先生,他已決定釋放黃慕蘭的“表哥”了,只是因為同案的另一人口供上有一點出入,現在正在核對。陳老先生得知辦理此案的李書記官有抽鴉片煙的嗜好,便送去了四兩最好的“云土”。那位書記官看在陳老先生的人情面子上,就把兩人的口供改為完全一致。
在龍華監(jiān)獄關了近半年的關向應終于重獲自由。不久就被派往賀龍所創(chuàng)立的湘鄂西根據地,任湘鄂西軍事委員會主席和紅三軍政委。
第一個探知向忠發(fā)被捕
就在中共中央焦急等待關向應出獄期間,中共中央總書記向忠發(fā)出事了。
原來,六月的一天,陳志皋約黃慕蘭到大光明電影院看電影,兩人在附近一家咖啡店喝咖啡時,租界當局巡捕房的法語翻譯曹炳生推門而入。曹炳生和陳志皋是教會名校徐匯中學同班同宿舍的同學兼密友。一見碰到熟人,陳志皋連忙起身招呼曹炳生入座,并將黃慕蘭介紹給他。閑談中,陳志皋隨意詢問曹炳生最近有什么新聞,曹炳生告訴他,巡捕房剛捉了一個共產黨的大頭頭,60歲左右,湖北人,鑲一口金牙,酒糟鼻子,只有9個手指頭,是懸賞了十萬元才抓到的,而且沒有一點骨氣,還沒用刑就什么都交代了。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在一旁的黃慕蘭裝作不在意的樣子,一邊細心聽著,一邊盤算著曹炳生講述的特征,在頭腦中逐個排除中央的領導人,最后斷定有可能就是中共中央總書記向忠發(fā)。
曹炳生坐了一會便向陳志皋告辭,等曹炳生一走,心急如焚的黃慕蘭便借口頭疼,讓陳志皋送她回家。幾十年后她回憶:“我馬上打電話給住徐家匯一家煙酒店樓上的潘漢年同志,告訴他我有極其緊急的事要當面告訴他,潘漢年很快就到了,我把聽到曹炳生講的那些話復述了一遍?!迸藵h年聽后大吃一驚,立即告別了黃慕蘭,先在樓下轉了幾圈,確定沒有特務盯梢后,連忙找到接替顧順章任特科負責人的康生,康生馬上向周恩來作了匯報,周恩來迅速組織中央的李富春、蔡暢和眾多同志轉移。
當天晚上,向忠發(fā)帶著巡捕房的人直接用鑰匙開門闖進了周恩來轉移前的住所,自然撲了空。幾天后,康生和潘漢年把黃慕蘭接到了周恩來的秘密住所?!耙贿M門,恩來同志就緊緊地握住我的手說,‘慕蘭,慕蘭,你真不錯呀!”
由于向忠發(fā)是中共一把手,知道的事太多,政治影響太大,周恩來向黃慕蘭提出,是否能通過陳志皋,用錢向巡捕房的有關人員收買向忠發(fā)被捕后的口供。但黃慕蘭認為不妥,因為陳志皋并不知道她的真實身份。周恩來認為黃慕蘭說得有道理,“你提醒了我,不能讓你這么做,即使要買口供,也得通過其他渠道另想辦法”。
向忠發(fā)被捕次日,也就是6月23日晚,敵人電告在廬山避暑的蔣介石,蔣介石下令將向“立即處決”。向忠發(fā)被槍斃后,中共中央和共產國際仍不能肯定向忠發(fā)是否真的叛變。直到一年后,中央特科通過打進淞滬警備司令部的內線人員,終于將向忠發(fā)的全部口供偷錄出來,這才證明了向忠發(fā)確已叛變。
2017年2月7日,黃慕蘭在杭州辭世,享年110歲。她的紅色特工經歷和為黨作出過的貢獻,將永遠為后人懷記。
(作者系文史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