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宇宇
摘要:隨著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的發(fā)展,微課因其自身顯見的優(yōu)勢已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從微課內容設計、教學設計、制作設計和微課實踐應用等多個維度,研究微課應用于西班牙語專業(yè)“西班牙文學”課程的探索過程,希望為促進微課在西班牙語專業(yè)教學中的應用提供借鑒。
關鍵詞:微課 西班牙文學 設計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34 G7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24-0005-03
西班牙文學課,一直是我國外語類高校中西班牙語專業(yè)選修課,這門課程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了解西班牙文學發(fā)展脈絡、熟悉西班牙文學中的三大體裁:小說、詩歌、戲劇。通過對文學要素的介紹與文學文本的分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了解西班牙文學中小說、戲劇及詩歌的特征,包括故事與情節(jié)、人物與人物塑造、背景與主題、象征與諷喻等各文學流派。該課程自1965年西班牙語專業(yè)在西安外國語大學創(chuàng)建以來,一直為西方語言文化學院開設的專業(yè)課。經過多年建設,目前已具備完整的課件、課程大綱、練習題、補充材料、電子教案、視頻錄像等。經過多年的課堂教學實踐,課程建設已取得一定成果,培養(yǎng)了能勝任該課程教學及研究的師資力量。但由于該課程設置每周兩個學時,導致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學生閱讀量不足、師生交流互動缺乏等問題。結合該課程教學內容及微課特點,探索基于spoc的微課混合式教學(Blended Learning)或翻轉課堂教學(Flipped Classroom)模式,將文學歷史背景介紹,文學流派、修辭、體裁概念講解等內容視頻提供給學生讓他們提前學習,并布置相關文本的閱讀,要求學生課前完成,將線下時間留給學生和教師互動,文本的具體分析、討論、歸納等,進而為西班牙文學課教學提供全新的教學模式。
一、微課內容設計
內容的設計是微課能否達到預期效果的基礎和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是一切教學活動的核心。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學內容多以章節(jié)或單元的形式呈現,一個單元包含了一個或多個知識點。而微課是“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展開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知識點都適合用微課的形式展現。如何解構原課程、重新梳理知識點、選擇和凝練核心知識點,是微課內容設計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微課內容設計階段,常用的梳理教學內容的是可視化分析工具,如Inspiration、MindPin、Xmind等,它們使龐雜的教學內容以概念圖或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出一種精煉簡潔、思路清晰的畫面。對“西班牙文學”課程知識的梳理本研究遵循了以下流程。(見圖1)
“相比傳統學習方式,微課支持下的學習更加自主、獨立,更加適應個性化學習的需求”,微課教學內容除了要體現出“微”“小”與“短”以外,還要注意把握知識點集中在教學重點和難點之上。微課的內容不是簡單一節(jié)課的壓縮或片段的截取,而是真正具有獨立性和完整性的知識點展現,在有限的時間里,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滿足學生的真正需求、有效輸入所需的知識。
二、微課教學設計
微課的教學設計是課程改革中一個關鍵的步驟,是在教學理論和方法指導下進行全面規(guī)劃和整和教學過程的系統性行為。傳統的教學設計,包括肯普模式、迪克-凱瑞模式、史密斯-雷根模式等,都強調教學各環(huán)節(jié)的邏輯銜接對教學設計的重要性。學習的需求分析、教學過程的組織和教學效果評價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因此,“西班牙文學”課程的微課教學設計也要分三步進行,即微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微課的教學過程設計和微課的評價管理設計。
1.微課的教學目標設計
“西班牙文學”是一個知識素養(yǎng)與知識技能相結合的課程,它既要陶冶學生的藝術審美情趣,又要培養(yǎng)學生藝術審美方法。這就要求教學目標設計既要關注認知和情感領域的目標,又要重視技能方法的提高。因此,結合微課本身的時效性特點,教師在微課目標設計時要依據微課內容的層次,細化教學目標的分類,將一個大目標拆分為若干小目標,逐一實現。
2.微課的教學過程設計
張一春在《精品微課設計與開發(fā)》中指出,微課的教學過程設計包括導入設計、語言設計、問題設計、板書設計、結題設計等。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創(chuàng)新性設計,決定著整個微課設計的教學效果。
由于一個微課往往是一個5—8分鐘的短視頻,所以微課的導入要做到切題準確、引人入勝,用懸念設置或有趣的語言搭配視頻和音頻,用最快的速度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整個微課的語言,包括發(fā)音方式、音準、音色、音調、節(jié)奏等,力求達到流暢和生動的效果。微課語言的用詞也要做到準確、得體、簡明,整體上要有很好的邏輯性,做到解釋清楚全面。問題的設計是決定學生與教師互動性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雖然微課中教師提出的問題不需要學生即時和實際性的回答,但它是能引導學生思考。所以,微課問題設計要難易得當、簡明快速、數量合理、延展性強。微課中的板書是指在視頻畫面中呈現出來的文字性提綱、概念、表格、圖式等,板書的設計要做到與微課的知識點與解釋性語言緊密相關。結題是知識點講解結束后教師針對教學內容所做的總結與歸納,所以,結題與開題一樣,要做到簡而精。
3.微課的評價管理設計
一個完整的以SPOC為基礎的微課設計,必須包含一個有效的評價指標體系。微課的評價體系可以設置在課前、課中或課后,且這三個階段的設置都有不同的側重點?!拔靼嘌牢膶W”課程的微課評價是一個多維度多角色多策略的設計,涵蓋了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方面的內容,包括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和自我評價三個角度,使用了糾正性評價策略、激勵性評價策略和挑戰(zhàn)性評價策略等。因此,該課程的評價是一個多元管理的設計,具有較強的客觀性和全面性,能顯示該微課教學成果的效度和信度。該設計的整體思路如表1所示:
三、微課制作
微課教學設計完成后,下一步就是課程制作。“西班牙文學”課程的微課制作,主要使用了兩種微課模式:拍攝型微課和動效型微課。前者是指使用高清數字設備,在專門搭建的符合教學內容的場景中錄制的微課視頻,主要由專業(yè)的公司協助教師完成;后者是利用PPT、二維動畫、三維動畫等制作的微課視頻,需要微課制作者掌握3ds Max、Autodesk、Flash及PPT錄制的方法。兩種模式的有機結合,是本次實踐探索的基本方式,二者的共同之處在于都需要兼顧腳本撰寫、場景安排、機位擺放、現場拍攝、后期合成、字幕添加等。
四、微課應用
“西班牙文學”的微課建設最終的模式為混合式教學,以期更好地實現課程教學目標,解決實際教學中的問題。以課程特點及教學內容為基礎,為實現課程總目標,保證課程的具體實施,課程應用的具體過程如下:
1.在線微課內容
“微課教學模式更多側重于課程重難點的專項解析和探討,使課程教學突出重點,網絡互助學習平臺微課的特點,恰好彌補現有的教學模式,將教學過程從線下擴展到線上,加強師生互動,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币虼?,劃分線上及線下內容,將文學歷史背景介紹,文學流派、修辭、體裁等概念講解內容,錄制成線上視頻的形式,供學生提前學習,并布置相關文本的閱讀,要求學生課前完成;將線下課堂時間留給學生和教師互動,具體分析文本、討論、歸納等。線上微課設計遵循了一定的原則。首先,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參與度,該課程緊密結合西班牙文學教學實踐,圍繞教授一個知識點或培養(yǎng)一項能力。其次,教學過程設計主線清晰、重點突出,邏輯性強,明了易懂,內容的組織與教學步驟符合教學規(guī)律,教學方法深入淺出,啟發(fā)引導性強。最后,課程設計不拘泥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包括互動、合作、課外作業(yè)等環(huán)節(jié),便于課堂內外相互銜接或翻轉課堂教學。而學生在線學習方式主要包括業(yè)余時間自主學習、老師集中組織在線學習、小組組織在線學習等。在教師監(jiān)督在線學習中教師進行導學、助學、督學。
2.線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線下課堂教學總體設計為每周1次課堂教學,共18次,采用課堂討論、實踐、專題講座等形式,具體教學內容配合線上教學組織學生賞析、評論、探討具體文學文本的藝術特點。
3.課程評價
在結合多角度、多角色和多策略的評價標準下,在課程評價環(huán)節(jié)進行了平行班成績比較與歷史成績比較相結合的形式,并采用學生問卷調查側重于了解學生對混合式學習方式的認可度、除了成績之外能力提升的作用。如表2所示。
五、應用于“西班牙文學”課的思考
基于SPOC的“西班牙文學”微課的探索,本質是翻轉課堂和混合式教學的實踐,它解構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改變和顛覆了傳統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知識的輸入,課后學生自主復習以達到知識的內化,使學習過程轉變?yōu)閷W生課外的自主學習,并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問題與思考。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內化知識,并在一定程度上達到知識輸出。可以說,將SPOC、微課引入課堂,是混合式教學的新型教學手段,因其有效性和趣味性普遍受到教師及學生的喜愛。美國教育學心理學家和教育技術學家戴維·梅里爾,在研究分析了當代國際最重要的有效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完成了他的著作《首要教學原理》。在此書中,他在總結了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等眾多學習理論,考察了眾多教學設計理論與模式的基礎上,提出了以最終促進學習者學習為目的五項首要教學原理。根據這五項教學原理,將微課引入“西班牙文學課”的探索及實踐,具有實際意義及顯著成效。
1.問題原理
根據梅里爾的問題原理,學生在把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有效促進了所學內容的吸收。在課程的設計中,學生在微課中提前學習與西班牙文學相關的各種概念、流派、特點等,將所學知識用于賞析文學作品、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這一過程完全符合梅里爾的問題原理;因此,具有一定的促進學習的效果。
2.激活原理
微課是一種可供學生反復觀看和學習的課程資源,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可以隨時鏈接舊知識視頻,將新舊知識有機聯系起來,激活舊知識促進新知識學習。本課程改革完全符合梅里爾的激活原理。
3.展示原理
根據梅里爾的展示原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果不是單純地接收新知識,而是能用自己的方式將新知識展示出來,這有助于新知識的學習。因此,在本次課程設計中,教師在課堂環(huán)節(jié)注重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闡述和總結,其目的就是提供給學生一個展示的機會,通過展示促進學習,符合梅里爾的展示原理。
4.應用原理
根據梅里爾的應用原理,學生只有真正將新知識加以應用,才能更好地促進對新知識的理解和學習。應用原理在某種程度上與問題原理互通,學生在課堂上應用知識解決教師提出的實際問題,同樣也可以將微課及課堂所學的知識方法用于日常的文學作品閱讀,在應用中不斷深化對知識的理解。
5.整合原理
根據梅里爾的整合原理,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完全融于日常生活中,將知識轉化為一種內化的能力,這樣的整合才能達到知識學習的根本目標。應用是整合的基礎,整合是應用的結果;因此,“西班牙文學”課中的文學知識的學習及文學賞析的方法都能在日常閱讀中得到應用和整合,符合梅里爾的整合原理。
六、結語
目前,微課和spoc等數字教學手段和平臺已在各種學科的教學中探索和應用,其發(fā)展形勢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其應用形式和方法也得到越來越多的拓展。從實證研究的視角,從微課內容設計、教學設計、制作設計和微課實踐應用等多個維度,研究微課應用于西班牙語專業(yè)“西班牙文學”課程的過程,希望為促進微課在西班牙語專業(yè)教學中的應用提供借鑒。但是,本次實驗研究僅限于課堂內容中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的探索應用,對課程內容銜接等細節(jié)性的內容關注度不夠,相信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微課、spoc等新教學資源的不斷豐富,該教學模式在實踐應用中將得到更大的改善,切實提高教與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陸一琳.基于五項首要教學原理的微課教學設計淺探[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36):43-45.
[2]楊穎.基于網絡交互學習平臺“微課”的評價指標探究[J].知音勵志,2016(3):74-75.
[3]張一春.精品微課設計與開發(f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16.
[4]樊雅琴,吳磊,孫冬梅,等.微課應用效果的影響因素分析[J].現代教育技術,2016(2):59-64.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