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快速發(fā)展,教育的目的也在隨之變化。根據我國新課改提出的要求,高中生物在新課堂教學中的教育目的,應逐步從增加學生的生物知識、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轉變?yōu)橐轿慌囵B(yǎng)學生,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以便為以后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文以高中生物為例,分析了其在新課堂教學中的現狀,并針對現狀中所出現的問題逐一提出了解決方案,以期能改善高中生物在新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高中生物 新課堂教學 自主探究學習 科學思維
目前,我國大部分的高中生物課堂都已落實新課改的要求,變單調的書本知識教學為新課堂教學,在課堂中不僅僅給學生傳授生物知識,鍛煉操作技能,還應該逐步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思想,為其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而如何在高中這個重要的階段提升生物課堂的教學質量,為高中生帶來全新的生物學習體驗,就成了現在的高中生物教師急需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一、高中生物在新課堂教學中的現狀
1.師生互動流于形式
在新課改推行之前,我國的高中生物課堂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一般是“填鴨式”或者“灌輸式”教學方式,這些方式使學生在生物課堂中,基本只能接觸到課本知識,極大程度地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而隨著新課堂教學的推行,高中生物教師逐步意識到之前教學方式存在的不足,因此開始注重師生在課堂當中的互動,但是有一些老師由于沒有掌握好互動的方法,常常會出現以下問題:一是教師認為師生互動就是師生問答,因此生物教師在一堂課上面頻頻提問,并且急于找學生回答,以此顯示出學生真正掌握了這些知識,雖然這種情況可以讓課堂看起來變得熱鬧,但是學生卻處于一種緊張、壓迫的氛圍中,長此以往,易失去生物學習的興趣,例如有些教師在講解《豌豆雜交實驗》這部分內容時,怕學生對學習內容存在疑惑,便每講一個知識點,就要對學生進行提問,不僅僅拖慢了上課的進度,也會讓學生產生無聊乏味的體驗;另一種是教師采用控制、專制的方式,讓學生必須在課堂當中和教師進修溝通,例如在學習《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這部分內容時,有的老師要求每位學生都必須對質壁分離的原因和條件進行說明,甚至會選取多位同學回答,這樣一節(jié)課下來,雖然看起來非常充實,但是學生實際學到的知識卻很少。
2.教學脫離生活實際,學生參與度低
高中生物中的大部分知識都來源于生活,因此與生活的聯系較多,本應該能極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有些生物教師課前準備不足,而且課堂語言又不夠豐滿,讓學生無法通過言語描述來講課本中的生物知識與自己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以《雜交育種和誘變育種》這一章節(jié)內容的講解為例,這部分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較為緊密,但是不少教師卻不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fā),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無法達到新課堂教學的要求。
二、高中生物在新課堂教學中的解決方案
1.結合學生需求,實施自主探究學習
當今時代的生物教學應該更加關注社會發(fā)展所提出的要求,在面對高中生的時候,要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拓展教學方式,注重科學和人文的結合,為高中生的發(fā)展提供廣闊的空間。
以筆者在教學人教版的光合作用這部分內容時的情景為例,首先仔細研究教學目標,這部分目標包括讓學生掌握光合作用的過程,了解綠葉中葉綠素的種類和作用,然后筆者根據這一教學目標,結合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方針,采用教師講解和學生自學相結合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并且采用多媒體的形式為學生們展示了光合作用的動態(tài)過程,以便學生可以加深對其的印象。而針對能力不同的學生,筆者也會根據他們的需求,安排不同的練習題:對于能力較高的優(yōu)等生,為他們準備了拓展性習題,讓學生在基礎知識上更近一步,培養(yǎng)他們的歸納能力;而對于后進生,會為他們準備基礎性的習題,以便讓他們逐步具備一個扎實的生物知識基礎,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2.緊密聯系生活,培養(yǎng)科學思維習慣
在新課堂教學中,高中生物應該和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以筆者講授《植物的激素調節(jié)》這部分內容為例,筆者會先讓學生自己查閱了有關資料,并且根據資料來觀察身邊植物的哪些方面與激素有關,這其實是學生發(fā)揮積極性和自主性、使學生能夠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以及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讓高中生憑借生活經驗逐步探索生物知識,逐步增強學生對于生物課程的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生物學習習慣的一種必要方法,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交流,最后筆者再進行總結。這樣一節(jié)課下來,不僅課堂氛圍十分活躍,而且學生也能較好地掌握所學知識。
另外,筆者認為生物教師也要多為學生安排適當的實驗課,讓學生能夠動手去操作這些實驗器材,在實驗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例如筆者在教授《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這部分內容時,會盡可能地帶領學生進行實驗操作,既可以讓學生體會到生物課程的樂趣,又可以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記憶和理解。
綜上所述,高中生物課程在新課堂教學中仍舊需要不斷地改進和創(chuàng)新,引導學生完成“要我學”到“我要學”的態(tài)度轉變,培養(yǎng)出科學的學習習慣,同時樹立起正確的學習觀念和學習態(tài)度。而高中生物教師則要不斷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提高教學能力,做到與時俱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逐步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同時為學生留下充足的思考空間,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生物課堂,為學生的日后學習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林忠.淺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J].生物技術世界,2014(9):155-155.
[2]牟玉清.新課程環(huán)境下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組織與實施的現狀與反思[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5(2):136-136.
[3]何繼祥.淺談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的現狀及優(yōu)化策略分析[J].生物技術世界,2015(3):123-123.
作者簡介
陳覺民(1975.04—),男,漢,湖南醴陵,職稱: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高中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