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摘 要:道德與法治教學在當前的初中教學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是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當前初中學生在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參與意識不強、實踐性較差等一些問題。針對當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了探討,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希望能夠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發(fā)展形成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問題;措施
我國當前課程改革已經(jīng)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在初中的教學過程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也在不斷地創(chuàng)新,在實際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針對各種教學新技術以及新方法進行了不斷應用,以學生實際學習基礎為出發(fā)點,對當前的教育進行了進一步拓展,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由于受到頑固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影響,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仍然存在不少問題需要進一步改進。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存在問題分析
1.道德與法治教學缺乏實踐性
道德與法治學科本身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其主要是通過人們的日常生活細節(jié)以及思維來進行充分體現(xiàn),初中生目前處于一個可塑性比較強的階段,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夠對學生的價值觀以及法治觀念形成有效的引導。但是,在當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實際的開展過程中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趨于理論化,嚴重脫離實際,這也導致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實際意義缺失[1]。
2.學生參與意識不強
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需要學生以較高的積極性參與其中,而且能夠在道德與法治實踐活動中具有較高的參與性,這樣才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水平,也能夠讓課堂教學更加豐富有趣。但是當前理論性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實踐,導致大部分課堂教學內容相對比較枯燥,而初中生本身活潑好動,對于實際教學課程內容興趣不足,對課堂教學的參與積極性也不高。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優(yōu)化策略分析
1.確立明確教學目標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結合實際狀況,來進一步明確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基本教學目標。與此同時,要充分保證教學目標完全符合當前初中生的實際能力,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活動,通過合理的引導方式讓學生自主參與到學習中,與此同時還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合理引導學生采集和吸收各種信息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理解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并能夠將其應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另外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開展要注重向生活化教育的方向發(fā)展,讓教學與生活相融,用生活中的實際案例來進行教育教學,這樣才能讓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2]。
2.強化多媒體教學,提升學生參與意識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內容相對比較枯燥,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參與意識。就是應該為課堂教學創(chuàng)設出學生更加感興趣的問題情景,以實際教學內容為基礎編制出更加生動、更能吸引學生興趣的視頻以及幻燈片材料,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加集中注意力,并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課堂討論過程中。另外,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來更多地設計游戲環(huán)節(jié),通過搶答等方式讓學生的體驗感更強,由此也能夠讓學生內心的探索意識得到充分激發(fā),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的思維得到進一步開發(fā)。
3.提升道德與法治教學實踐性
通過實踐性較強的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讓學生的個性、人格、品質在潛移默化過程中受到影響。鑒于此,日常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充分結合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教材實際要求,積極地開展觀察、實驗、探索、調查等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3],讓學生能夠在實踐活動中對各種道德素材具體的內涵價值進行充分體驗,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的道德認識、情感行為發(fā)展得到全面提升,以此來實現(xiàn)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基本目標。例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安排參觀和拜訪先進人物、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社會實踐等一些活動,讓學生在親身的參與過程中體會到實際教學內容的重要意義。
三、結束語
在初中教學過程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課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德育教學內容,針對當前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前提下,教師應該針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不斷創(chuàng)新,在傳統(tǒng)教學理論基礎上進行不斷的完善和改進,充分結合多媒體教學技術以及各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來進一步改善當前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氛圍,這樣才能夠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劉若楠.基于人的思想品德形成過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7.
[2]余佳霖.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7.
[3]丁紫俊.初中《道德與法治》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整合研究[D].揚州大學,2018.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