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波
摘 要:現(xiàn)代教育思想的發(fā)展變革為我國教育事業(yè)的長足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要求教師充分利用“少教多學”模式來對學生進行引導,以便不斷突出他們的主體地位,同時有效激發(fā)其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使教與學的活動更加高效和順利地開展。對此,以初中語文學科為例,結合當前的各種教育政策和方針分析了采用“少教多學”方式來構建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期望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促進其學科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
關鍵詞:少教多學;高效課堂;初中語文
“少教多學”模式主要指的是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有意識地減少講解知識的環(huán)節(jié)和時間,并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和探究時間,由此促使他們在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內充分發(fā)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完成各種任務,繼而有助于提高其思維活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學科素養(yǎng)。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實施“少教多學”方法,不僅符合新課改理念的具體要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從而進一步增強教學的效果,并為他們的全面、可持續(xù)發(fā)展增添助益。
一、加強習慣培養(yǎng)和方法指導,輔助提高學生的自學質量
要想更加高效地完成“少教多學”的任務,初中語文教師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并為其傳授必要的學習方法,由此使其具備相應的自主學習能力,然后再據(jù)此來開展各種實踐探究活動,憑借個人能力和所學知識來解決現(xiàn)有的問題,繼而不斷提高其自學質量,推動高效課堂的建立。如,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做批注、積累語言文字的習慣,以此來增加他們的知識儲備,并有效提高其語感與表達分析能力,同時教師要在講課過程中為他們傳授一些優(yōu)質的學習方法,促使其掌握整合信息的方法以及鑒賞、解讀重要知識點內涵的技巧,從而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憑借個人努力完成相應的探究任務,這樣有利于不斷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成效,推動“少教多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改良教學模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構建高效課堂
(一)將問題導學法與情境教學法相結合,吸引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中可以根據(jù)所教內容來設計相應的教學任務,并將其轉化為具體問題作為引導學生思考和分析的依據(jù)。與此同時,語文老師可以將各種問題融入生動的教學情境中,以便進一步吸引學生的興趣,使其更加自覺地參與到探究和分析活動中,并積極發(fā)揮個人的主體作用來挖掘各種知識的內涵,由此充分歸還其學習主導權,這樣有利于切實實現(xiàn)“少教多學”的教學目標。
(二)將微課模式與合作學習模式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
在初中語文課上,教師也可以利用微課教學手段來指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活動,由此為其搭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平臺,有利于促使“少教多學”活動的高效開展。例如,教師可以依據(jù)具體的授課內容來設計相應的微課課件,將需要學生完成的任務以及詳細的學習流程充分展示出來,用以引導學生于小組中進行討論和研究,從而使其不斷發(fā)散思維、挖掘知識內涵,充分激發(fā)他們的主體意識,促使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最終推動教學成效的穩(wěn)定提升,為學生自身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三)采用分層教學方法,進一步提高初中生的課堂參與度
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也要充分考慮他們的個體差異,然后運用分層教學的理念來優(yōu)化教學設計、調整授課內容,以便使每個個體都有參與學習、收獲成功體驗的機會,進而輔助他們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不斷完善個人的學習思路,重塑學習自信。比如,教師可以提前為學生劃分層次,然后根據(jù)他們的實際能力為其設計對應的學習目標和任務,接著在課堂中分別展示出來,要求學生自由選擇學習方法和探究內容,并使其在參與中感受學習的魅力與樂趣,繼而不斷喚醒他們的熱情,達到“少教多學”的目的,促進整體教學水平的穩(wěn)定提升。
(四)設計課堂提問的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和獨立思考
初中語文老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時,也要為學生預留提問和質疑的機會,并以此為契機引導他們進行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真正將其變成課堂的主人。如,教師可以在講課結束以后鼓勵學生將自己沒有解決的問題以及新產生的疑問提出來,并把這些難題羅列出來,要求其他學生結合自身所學來進行分析,通過互相啟發(fā)、借鑒確定解決各種疑問的方法,然后在分享與交流中切實突破疑難點,不斷強化學生的思維水平,促使他們更加主動地參與學習。
三、穿插課堂總結,鼓勵學生反思和歸納個人的學習成果
每當教學任務完成以后,初中語文老師可以為學生分發(fā)一張總結表,要求他們將自己在本節(jié)課中學習所得逐一列舉出來,這樣一方面可以再次鞏固所學知識;另一方面也能夠及時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與過程,并據(jù)此不斷改進和完善自我,確保之后能夠更加高效和順利地開展各種學習、探究活動,輔助教師完成“少教多學”的任務。
通過運用“少教多學”模式,學生能夠真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并在遷移應用、實踐創(chuàng)新過程中積累各種有效的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進而不斷提高他們的學習成效,促進其自身綜合素質的不斷發(fā)展。因此,初中語文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實際來引進該種授課模式,并對其進行相應的調整,以便不斷優(yōu)化教學結構,促使學生在探究式學習氛圍中儲備豐富的知識,同時借助有效的引導強化他們的綜合能力,最終推動他們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任大強.淺議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構建“少教多學”模式[J].內蒙古教育,2016(27).
[2]邵騰.少教多學模式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11).
[3]賈慧琴.初中語文少教多學教學模式的有效策略[J].好家長,2019(49).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