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標改革發(fā)展下,化學是高中教育的重要學科之一,化學在高考中也是至關重要的,如何提升高中化學的教學工作,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這就需要高中化學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所以,如何做好高中化學的教學工作也是值得探究的。
關鍵詞:新課標;教學;教學方法
高中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而化學是高中教學的重要學科之一,多數學生卻在一開始學習化學時就認為很難,學而無用還乏味,其實化學不僅是一門學科,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去意識到學習化學的重要性,面對這樣的問題,在課堂中,更改舊的教學理念,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學生不再只是盲目地聽與記,那樣無法讓學生對學習化學產生興趣,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所以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根據新課改,把學生作為課堂主體,教師不再只是傳授知識,而是作為知識的引導者,引導學生積極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
一、 新課標下高中化學教學的變化
新課標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內容,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習化學對于學生來說變成一種樂趣;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發(fā)現化學與實際生活的關聯(lián),讓學生能夠做到學以致用,指引學生留心觀察生活現象,結合實踐發(fā)現化學原理,這樣學生才能對所學知識加深鞏固,認識到學習化學的重要性;在教學方法上,教師要能夠尊重學生,在這樣新課標的教學過程中,才能夠在化學教學中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同時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自主性學習的習慣。
二、 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一) 加強高中化學的實踐性教學
化學隨著人們生活的發(fā)展而誕生,很多知識點都和生活存在極為緊密的關系。因此對于化學教學來說,實踐教學是十分必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加強實踐性教學,除了做好高中化學實驗之外,還需要加強生活化教學。比如在學習“磷”這個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生活現象和實踐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生活中人們經常會聽說晚上在野外的時候,有時候會看到“鬼燈籠”。高中生對這種現象必定也很感興趣,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來播放一些“鬼燈籠”存在的視頻,讓學生觀看視頻,推論“鬼燈籠”是如何出現的。之后再帶領學生在實驗室進行“磷”的實驗,當學生掌握和磷相關的知識點,知道如何進行磷的實驗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野外(也就是能讓磷自燃的環(huán)境)進行實驗。通過這個過程,學生不但知道了“鬼燈籠”存在的原因,也知道了磷在什么環(huán)境下會自燃,最重要的是通過實驗和實踐,學生對磷這個知識點的理解更加深刻,更激發(fā)了高中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
(二) 加強課堂教學調控
在高中化學的教學中,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首先,教師在教學中要能夠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加入課堂學習中,教師要加強課堂教學調控工作,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情境,對學生既要有一定的表揚、鼓勵,還要對學生給予相應的制約與督促。比如在學習《獲取純凈水》的時候,教師除了要將精力放在教學上來,還需要關注每個學生在聽講時的態(tài)度,比如,學生是認真聽講,還是搖頭、皺眉等,以判斷學生當下對知識的接受情況,進而對當前的情景、教學方式等進行調整。另外,當學生集體都出現困擾、困倦等狀態(tài)時,教師要注意采用方法解決課堂上的問題。比如在學習《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加入生活素材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解決學生的困擾。甲烷在生生活中比較常見,比如農村利用甲烷來做飯,一些淤泥多的池塘也有甲烷。熟悉生活素材的引入,能夠讓學生感覺到“甲烷”這一知識點很“親切”,進而在心理上主動降低甲烷的學習難度。另外,想到學習完甲烷,能夠在生活中找到實踐對象,學生會愿意學習這一知識點,并在課下主動嘗試尋找甲烷。如此可見,通過課堂調控,一下子就改變了學生對學習的態(tài)度。
(三) 加強合作學習
在化學教學中,化學實驗也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同時學生在做實驗的時候也能夠深刻地體會化學中的趣味。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只有讓學生之間加強合作,才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融入課堂上,也可以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教師在這個教學中也要起到協(xié)調作用,對學生的分組做到合理、科學,讓學生在學習中可以進行分工,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對所學知識有更深的理解與記憶。教師指導學生在實驗討論的學習過程中做出結論,這樣的合作學習也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帶動學習的氣氛。加強學生的合作學習,在團隊的作用下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建立對學習的興趣,也可以讓學生發(fā)現化學與生活的關聯(lián),學會學以致用,感受物質的奧妙。
(四) 改良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地優(yōu)化教學設計,更新教學理念,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轉換,嘗試改變師生角色,讓學生去做學習的主體,為防止傳統(tǒng)高中化學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帶來的枯燥心理,教師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一個好的教學方法對教學質量具有關鍵作用,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法之前,要對教學內容進行仔細的鉆研,不要只把教學局限在課堂上,在日常生活中,收集一些課外優(yōu)秀的素材,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不再是單一的只接收課堂的知識?;瘜W本身是一門理論與實際操作結合的學科,教師除了課堂教學,還可以為學生組織一些豐富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化學教學活動中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最后教師還要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加強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多媒體技術能夠把抽象的化學知識和實驗過程用圖片、聲音、視頻的形式展示出來,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
三、 結語
以新課標為標準,高中化學教師必須要對當前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以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帶來教學體驗,培養(yǎng)學生新的知識和技能。這是新課標的需要,同時也是發(fā)展中的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夠成為同行參考借鑒的理論依據,為培養(yǎng)高中生綜合素質、核心素養(yǎng)起到一點作用。
參考文獻:
[1]紅葉.新課標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赤子(中旬),2014(1):276.
[2]閆玉娟.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結構調整的調查[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3]秦曉杰.新課標下如何做好高中化學教學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2015(S1).
作者簡介:袁思珍,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