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春嬋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古詩詞學習的起步階段,特別是農(nóng)村學生,需要更多的經(jīng)典詩文的熏陶。教師要重視教材中的經(jīng)典古詩詞的教學,結(jié)合農(nóng)村學生實際,激活古詩詞教學課堂,激發(fā)農(nóng)村學生的詩意情懷。教師要通過背景介紹、融合生活、運用多媒體等方式創(chuàng)設品味情境;通過詩文賞析,引導學生品味古詩詞中的語言美;通過詩詞誦讀,感受古詩詞的韻律美。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情境;誦讀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9)01-0054-02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璀璨的文化瑰寶,是中華文化長河歷經(jīng)磨煉的智慧結(jié)晶。語文教材包含了豐富的古詩詞教學內(nèi)容,它對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文化底蘊有著重要作用。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社會主義道德品質(zhì),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庇纱丝梢姡馁|(zhì)兼美的古詩詞是教師的重要教學內(nèi)容。在我國農(nóng)村,由于家庭環(huán)境和文化環(huán)境的局限性,不少學生對古詩詞不感興趣,他們無法在閱讀中感受到古詩詞的趣味。教師在教學古詩詞時,往往也是從應試的角度出發(fā),導致古詩詞的魅力沒有體現(xiàn)出來,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效果不理想。為提升農(nóng)村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教師要深入調(diào)查學生在古詩詞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障礙,并分析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教師要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lǐng)下,重視教材中經(jīng)典古詩詞的教學,以激發(fā)農(nóng)村學生的詩意情懷,讓學生快樂地學習古詩詞,感受古詩詞的獨特魅力。
一、創(chuàng)設品味情境,感受古詩詞的意境美
古詩詞強調(diào)“情”和“境”,簡潔的語言文字背后是作者高度的語言總結(jié),如果學生能夠從詩句之中展開想象,就能看到詩詞豐富的意境描寫,進而感受作者的情感。為此,教師要抓住古詩詞的特點,妙用情境,以引學生入境。在農(nóng)村古詩詞教學課堂,情境教學方法可靈活使用。
1.背景介紹,了解作者生平
由于古詩詞離當下的生活年代較為久遠,加上語言的高度凝練,學生若想理解好詩詞的意蘊,必須先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了解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如在教學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課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課前去搜集有關(guān)此作品的寫作背景,并在教學時介紹當時發(fā)生的歷史事件,然后再介紹杜甫的生平,感受杜甫的愛國情懷。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對杜甫的認識,教師還可以再次呈現(xiàn)杜甫的一些詩篇,并讓學生了解杜甫的生平事跡。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本詩,教師可借助課件展現(xiàn)“安史之亂”,通過視頻讓學生體會戰(zhàn)爭帶來的災難,體會人們離鄉(xiāng)背井、顛沛流離的生活。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畫面觸動了學生的心靈。當延續(xù)了8年之久的安史之亂被平定,當勝利的消息傳來時,杜甫欣喜若狂,一氣呵成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七言律詩。這樣,學生了解了寫作背景,才能體會詩人驚喜欲狂的緣由,體會詩中的情感。
2.融合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
古詩詞與生活息息相關(guān),不少作品是當時作者生活的真實寫照。教師可以通過生活資源的引入,創(chuàng)設學生熟知的情境,幫助學生理解詩詞意蘊。如在教學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時,教師可以聯(lián)系農(nóng)村實際,結(jié)合插圖,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首詞描繪的一家五口在鄉(xiāng)村的生活情態(tài),體會這首詞表現(xiàn)的安寧、平靜、溫馨的農(nóng)家生活的意境美。
3.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
古詩詞語言簡練,意味深邃。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想象力才能更好地理解詩詞的內(nèi)蘊,想象是學生學習古詩詞的重要策略,教師可以結(jié)合不同的詩詞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多媒體正好能夠為學生的想象搭建平臺,使學生在直觀情境中更好地理解詩詞。例如,在教學描寫風景的古詩《望廬山瀑布》時,教師可運用多媒體展示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引導學生走進詩文情境,進而理解古詩。再如,在教學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首詞時,教師可抓住詞中的“月明、風清、鵲驚、蟬鳴、稻香、蛙噪”,通過多媒體展示山村夏夜的特有畫面,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全面理解詞的意境。
二、注重詩文賞析,品味古詩詞的語言美
教師要指導學生學習賞析詩文,通過品味語言,明詩意悟詩情。古詩詞的語言是高度凝練的,講究“詩貴含蓄”。教師在引導學生品味語言時,應使學生掌握字斟句酌的方法,通過細細揣摩以促進學生對詩詞的理解。教師可通過引導學生賞析詩文中的“詩眼”,讓學生在咬文嚼字中品味古詩詞的語言美。例如,賞析杜甫的“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知”和“乃”一呼一應,生動地寫出了春雨的特點和詩人的欣喜心情。在體會古詩詞語言美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細細賞析,感受古詩詞的獨特表現(xiàn)手法。如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詩人巧妙地將“絕色美人”和“西湖”無痕連接,這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西湖的景色之美,還能感受到生命之美??梢姡毚κ墙處熞龑W生賞析詩文、品味語言的重要策略,它能讓學生在感受詩意詩情的賞析中提升鑒賞能力。
三、加強詩詞誦讀,感受古詩詞的韻律美
古詩詞的語言凝練,節(jié)奏鮮明,音韻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這也是古詩詞的魅力所在。人們常說,三分詩七分讀。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讀、多悟,通過大量的朗讀提升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讓學生體會其中的情感。當學生具備一定的情感體驗之后,教師要及時利用多媒體的輔助,通過配背景音樂或創(chuàng)設動畫情境等,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由于古詩詞具有適合朗讀的特點,教師可創(chuàng)設多種朗讀方式,如配樂朗讀、評讀、范讀、誦讀、演讀等方式,促使學生體會古詩詞的節(jié)奏和情感,感受古詩詞的語言美、音韻美。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喜”是本首詩的題眼,但是詩句中卻沒有出現(xiàn)“喜”字。如何讓學生感受詩人的情感?學生要通過多讀來實現(xiàn)。首聯(lián)的“好雨”“知”和“乃”,透著詩人對春雨來得及時的贊美,朗讀時除了節(jié)奏要輕快外,以上三個詞要重讀;頷聯(lián)中的“潛入夜”“細無聲”寫出了春雨如絲、隨風而至的特點,朗讀時語速要輕緩,讀出詩人對春雨的“潛”“細”的喜愛之情;讀尾聯(lián)時,要在“紅濕”“花重”處讀重音,讀出詩人對春雨的盛譽之情。學完全詩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根據(jù)熟悉的兒歌曲調(diào)旋律去唱讀,從而讓學生創(chuàng)新性地去感受古詩詞的音韻美??梢?,誦讀訓練是學生積累、理解古詩詞的重要途徑,教師要抓住不同古詩詞的特點,通過多種方式的誦讀讓學生感受古詩詞的魅力。當學生抑揚頓挫地誦讀時,學生的情感就會與古詩詞融合在一起,從而產(chǎn)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享受古詩詞帶給身心的愉悅感。
總之,傳承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古詩詞文化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小學正是古詩詞學習和積累的起步階段,教師要認真研究古詩詞的特點,緊扣學生的認知水平,通過搭建古詩詞學習平臺,采用“激趣導入,揭課題;介紹背景,知詩人;自主學習,明詩意;想象誦讀,悟詩情;創(chuàng)設情境,入詩境;遷移運用,賞詩文”的教學步驟和方法,激活古詩詞教學課堂。教師要讓農(nóng)村學生以經(jīng)典詩文為師,以圣賢為友,讓古詩詞這朵奇葩,在農(nóng)村學校開放得更加艷麗,讓詩韻潤澤農(nóng)村孩子的童年。
參考文獻:
[1]于波.小學古詩文教學的難點與對策[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8(02).
[2]王悅.巧妙導入意境 靈活解讀文本——小學古詩文教學有效策略分析[J].小學教學研究,2017(29).
[3]吳麗娟.對蘇教版小學語文古詩文教材選編及教學研究的分析[J].基礎(chǔ)教育研究,2012(08).
[4]葉小軍.繼承“詩教”傳統(tǒng),給孩子一個有詩的童年[J].廣東教育,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