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新課改對初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不斷探索詞匯教學策略,創(chuàng)造性地選擇和使用詞匯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詞匯教學;存在問題;解決策略
【作者簡介】趙燕鵬,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新景學校,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
詞匯是學習語言的基本材料,離開了詞匯就無法構建語言。新教材對初中學生掌握的英語詞匯量的要求增加,學生掌握詞匯的多少是反映他們英語水平高低的標志之一。對初中生而言,詞匯學習是一項花費時間較長,收益效果不明顯的任務。他們對詞匯的學習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老師的講解和灌輸式的學習,很少有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區(qū)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融合能夠適應自身的學習方法,科學合理高效地進行詞匯學習。如何幫助學生解決詞匯難關自然而然成為初中英語教學的一項艱巨任務。本文在分析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的誤區(qū)基礎上,探討應采取的策略。
一、目前初中英語詞匯教與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詞匯教學方法單調,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厚。好多教師在教授詞匯時,通常按照以下固定模式:聽錄音讀-教師帶讀-講解用法-學生記憶-聽寫過關。不能過關的學生還有可能面臨罰抄的命運。長此以往,很容易導致學生喪失對詞匯的學習興趣。
2.教師在詞匯講解中教知識點多,教記憶方法少。教師在教授新課詞匯時,常常把它們的用法解釋得很詳細,卻很少注意教給學生對不同詞匯所采用的行之有效的記憶方法。使學生在反復抄寫和聽寫的機械操作中,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卻收效甚微。
3.學生在詞匯理解時重表面意思,輕語言環(huán)境。在英語詞匯中,有許多單詞在不同的句子和語境中表達出來的意思也完全不同,如:Turn right at the second crossing(轉彎);His face turned red(變得);Can you turn on the radio?(打開)等。正是由于詞匯的多義性,所以學習單詞一定要放在適當的語境中,使學生知道什么時候使用這個詞,怎么用。否則,許多學生就會覺得學習單詞太枯燥無味,而且老記不住或記了也不會運用。久而久之,便產生了厭煩的心理,導致最終放棄詞匯的學習。
4.學生在詞匯學習中忽視中英文文化的差異,只記得每個詞匯的基本含義,出現使用錯誤。例如:“black tea”學生經常按中文習慣翻譯成黑茶,其實英文意思是紅茶;再如“ It rains dogs and cats”英文是表達“傾盆大雨”的意思,而不是它的基本含義“天上下著小貓小狗。”以上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教師詞匯教學的課堂效果以及學生進行詞匯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必須要采取有效策略來提高詞匯教與學的有效性。
二、提高英語詞匯教學效果的有效策略
1.結合語境進行詞匯教學。初中英語教學中要積極創(chuàng)設詞匯學習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詞語語感,引導學生進行聯(lián)想記憶,真正掌握詞匯。例如講人教版初中英語《What color is it?》,這單元需要重點掌握的詞匯是各種顏色,包括red,black,purple等,為了調節(jié)初中生的詞匯認知主動性,教師通過多媒體大屏幕播放各種顏色的拼圖圖片并提問:What color is it?學生很快回答:Its yellow/red等。重復訓練,爭取讓每一位初中生都有機會嘗試這一對話訓練活動。接下來引入“幫顏色找家”游戲,大屏幕上出現各種顏色的圖片和英語詞匯,要求學生將詞匯與對應的圖片連起來,能夠熟練地用英語說出各種顏色。初中生沉浸在情境中,踴躍參與課堂互動,收到理想的記憶效果。
2.滲透詞匯背景,挖掘詞匯內涵。英語教師在教學時需要向學生滲透英語詞匯的背景,進一步挖掘詞匯的內涵,幫助初中生準確感知英文詞匯的象征含義,自覺形成詞匯認知習慣與技巧。
3.采用歸類法和對比法組織教學。歸類法是把同義詞、同規(guī)則的詞匯歸類教給學生。如講到表示“喜歡”的單詞和短語,教學中可歸納出“l(fā)ike”“enjoy”“be fond of”“feel like”“be interested in”等。再如講到動詞短語“ break out”時,教師可幫助學生聯(lián)想到“break down”“break into”“break up”等短語。對比法是對詞形詞義相近的單詞進行對比教學,如“advice-advise”“hard-hardly”“angel-angle”等許多單詞常被學生混淆,及時加以對比,認識它們之間的差異,可以避免寫錯和用錯。
4.利用微課進行英語詞匯教學,增強英語詞匯教學的靈活性。網絡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使得微課在英語教學中廣泛應用,教師可以采用微課教學方式進行詞匯教學,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靈活性,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意識和能力,使得初中英語詞匯教學更加高效化。比如講《Whats the matter?》時,教師先播放課件,首先是一間診所內一個病人用紙巾擦鼻涕,引出“I have a cold”。其次是一間診所內一個病人用手捂著肚子,引出“I have a stomachache”。最后是一間診所內一個病人用手按著臉,引出“I have a toothache”。接下來教師引導初中生進行角色扮演,這種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便于初中生掌握詞匯和運用詞匯,加深對詞匯的印象。
英語詞匯學習是英語教學的基礎,英語教師要科學引導學生自主記憶詞匯,遵循詞匯學習的客觀規(guī)律,提高學生英語詞匯運用能力。英語教師還要注重詞匯與語法、閱讀和寫作的聯(lián)系,讓學生在熟練使用英語詞匯時自我提升英語應用技巧,落實因材施教和學以致用的教學理念,讓學生的英語學習更有針對性、更有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