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西青區(qū)當城中學 鮑金潔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教學被應用到地理課堂中。由于多媒體教學具有圖片、文字、聲音一體化的特點,可以將抽象的知識直觀展示到學生眼前,給學生豐富的情感體驗。因此,在高中地理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合理運用多媒體,將難以表述、抽象的地理知識通過多媒體呈現出來,進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地球在宇宙中》這一課時,課堂教學的目的是引導學生理解宇宙的概念,了解天體,掌握天體的結構以及了解宇宙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因此在教學時,首先通過視頻導入向學生播放“天宮一號”新聞,并提問學生:你心目中的宇宙是什么樣的?其次,要求學生閱讀材料,通過繪畫的形式標記宇宙的天體結構,然后提問學生:你是否認為其他行星上可能還有生命?用這種提問的方式引出地球與其他行星的物理特性之間的差異,并讓學生知道其他行星的位置和特性;最后,要求學生思考與其他行星相比地球的特征。這樣,通過多媒體教學,就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
在高中地理課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設置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逐步將地理課堂引向縱深,充分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并以學習積極性促進課堂學習氛圍的優(yōu)化。
例如,在教學《地殼的運動和變化》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創(chuàng)造教學問題的情境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熱情和對知識的渴望??梢韵驅W生介紹地殼的模型和平面輪廓,以便學生在觀看模型和圖片時基本了解地殼的結構,并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如:地質作用的含義和概念是什么?內力及其對表面形態(tài)的影響的主要表現是什么?等等,讓學生認真分析和理解這些問題,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探索和學習熱情,并使他們將這些問題帶入對地球運動和變化內容的研究中。最后,可以與學生一起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應給予積極的指導和提示,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信心。
地理是一種生活化的課程,并且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不應將教學限制在課堂和學校內,應當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實際情況,帶領學生走出校門,了解更豐富的地理文化知識。地理知識在校外隨處可見,交通情況、植物生長狀況、水資源、本地圖書館,或者了解地理知識的人士,都可以成為我們教學寶貴的校外資源。
例如,在教學《人口增長的模式及地區(qū)分布》這一課時,我?guī)ьI學生進入了本地的圖書館,讓學生查閱本地人口的資料,從而“見微知著”,對教學中的知識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增加了對地理知識的興趣;在學習“水資源的運用與保護”這一節(jié)內容時,我?guī)ьI學生進入了當地的污水處理廠,讓學生了解當地水資源的實際狀況,并且還和學生一起在學校周邊的小區(qū)進行采訪,探訪居民對水資源的看法,不僅能擴大學生的知識層面,提升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還能鍛煉學生的信息搜集能力。
綜上所述,教師在開展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時,應積極地創(chuàng)新自身的教學形式,從而充分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使學生能夠在地理課堂中高效學習,進而推動素質教育要求的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