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居
摘 要:在我國社會對人才方面的要求越發(fā)增高的狀態(tài)下,我國的社會經濟也在逐步發(fā)展。并且,高學歷的人才在大數(shù)據(jù)庫中顯示也在以逐年上升的狀態(tài)發(fā)展。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工作越來越重視的前提下,我國的教育水平也在迅速發(fā)展。小學階段是孩子受教育的啟蒙階段,這個時候是孩子的學習習慣與思維能力養(yǎng)成好習慣的重要時期,并且孩子在這一時間對外面世界的認知也會成為以后發(fā)展的重要基礎。所以,我國對于孩子在啟蒙階段的教育資源是非常重視的。主要介紹了孩子怎樣可以受到更多有利于對啟蒙階段健康成長的知識,這也是家長對孩子的受教育最看重的地方,并提出意見讓人們參考。
關鍵詞:啟蒙階段;雙刃劍;課程資源
伴隨著我國對少兒教育新課程的改革,學生所學的知識變得多樣化、豐富化,這樣相較于以前教學的傳統(tǒng)模式增添了許多的科學性、有趣性。但因為,現(xiàn)在的社會是一個信息化同步的時代,每天有很多不一樣的信息包圍著我們,同樣,在知識上面也是一樣的。所以,我國需要對啟蒙兒童的知識課程不停地研發(fā)與更新。對于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量和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學生學習知識的資源在社會發(fā)展史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學校方面的科學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
1.將各個學校的圖書館全方面利用起來
當代社會學生普遍自覺性不高,不會主動去學習知識,所以,教師在校時要多與學生一起去圖書館內看書,帶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對書籍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且,學校的領導也要加大對圖書館的重視,及時和社會接軌,趁早補充書籍,更新完善圖書的種類,不要使圖書館一直處于封閉狀態(tài),而要利用一切課余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使其增加閱讀量,從而使其視野變得開闊。
2.建立學習網絡平臺
當代互聯(lián)網盛行社會,網絡就是一把“雙刃劍”。教師要起到引導作用,引導學生如何使用互聯(lián)網,把互聯(lián)網的優(yōu)勢發(fā)揮到最大,分清利弊。將正確的使用方法傳授給學生,掌握好尺度,不要被雙刃劍的弊端所影響。
3.充分利用學校的實驗室裝備
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愛鬧,不要限制他們的發(fā)展,在學習的過程中盡量使用實驗的方式向他們講述知識,由于孩子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實驗教學的方式可以給孩子增添更多的興趣。在實驗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多次進行交流與觀察,發(fā)表他們的意見,無錯加冕,錯則改之。這樣會大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能力,同時還不會使他們愛玩愛鬧的天性被磨滅。
二、家庭方面的學習資源加以利用
1.與孩子分享生活點滴
孩子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和父母在一起,父母可以把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以及工作中的小問題換成一種趣味小故事的形式說與孩子分享,孩子對于沒有接觸過的東西都充滿了好奇心,這些小故事看似對孩子的影響不大,卻可以使孩子擴大生活視野,在以后的成長中,這些東西都會成為孩子的經驗。并且,在家庭中,可以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這樣不僅鍛煉了孩子的動手能力,還可以使孩子理解父母的不容易。
2.利用家庭中的書籍與報刊
在家中,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樣,多讀書多看報,少打游戲多思考。一個孩子的品質如何與家庭氛圍有著一定的關系,在家庭和睦,父親子愛的環(huán)境中成長的孩子一定是一個性情溫和,懂文明有禮貌的孩子。父母在家中要多讀書,俗話說得好“書中自有黃金屋”,孩子在校的時候學習老師,在家中的時候就會學習父母,父母要引導孩子養(yǎng)成愛讀書的好習慣,家中多放一些少兒讀物。
3.思想道德的教育
在家中從小為孩子樹立尊老愛幼、文明禮讓的好習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為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家庭中,要勤儉持家,不浪費一分一毫。
三、社會方面的科學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
社會是一個大染缸,孩子不可避免地會去接觸社會。在家庭和學校以外,家長要帶領孩子去見識社會,對于社會上的事物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帶孩子去一些生化園林,或者遺留的文化基地,具有民俗民風的地方。在休息的時候,也可以帶孩子去博物館、動物園、水世界、各大名校等,只有讓孩子走出去才能開闊其視野,培養(yǎng)孩子做公益的習慣,任何時候都要有愛心。
總而言之,在科學知識以及資源探索方面要使小學生不斷創(chuàng)新,孩子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期望,也是未來國家發(fā)展的支柱。在小學生學習資源的開發(fā)上要加大力度。這樣可以使孩子在視野和知識上更上一層樓。所以,我從自身結合社會目前的發(fā)展狀態(tài)給大家提出了一些意見。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就一定可以為孩子營造一個陽光、健康、有發(fā)展的氛圍。
參考文獻:
[1]劉克健.小學科學教學中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5.
[2]蔡海軍,謝強.小學科學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