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立鋒
摘 要:為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機學習能力,如何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進行有效的教學創(chuàng)新成為各位高中信息技術教師主要的教學研究課題?;谂囵B(yǎng)學生計算機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基于他人的研究成果繼續(xù)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進行具體而詳細的分析,希望能為其他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提供可靠的教學幫助。
關鍵詞:學習能力;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培養(yǎng)方式
筆者認為,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特點是實踐性強、邏輯性強,這兩個特點決定了在教學創(chuàng)新階段教師必須要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和實踐興趣,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包括自主學習興趣和能力、計算機知識實踐能力、合作能力、競爭意識等),這也是新課程理念下高中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的主體思路。那么應當如何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和實踐興趣呢?本文現以高中信息技術教材為例,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面向學習能力的高中信息技術改革創(chuàng)新思路
新課程改革為高中信息技術改革創(chuàng)新提供了方向和思路,在現代教育思想的指導下,教師秉持“人本教學”理念革新教育教學方法的同時優(yōu)化教學內容,這將是高中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教學的前提和基礎。
(一)堅持“人本教學”理念
“人本”教學理念是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重要教學理念,是新課改背景下指導信息技術教學改革的重要指導思想,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其已獲得高中計算機教師的普遍認同和接受。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教師就必須堅持“人本教學”理念,將學生置于課堂主體地位,承認學生的自主學習作用,積極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二)采用科學化、人性化的教學方法
科學化、人性化的教學方法主要有兩點重要的作用。第一點是能夠最大程度地滿足學生的學習期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深入學習研究計算機知識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第二點是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正確學習計算機,少走或不走彎路,從而提升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三)優(yōu)化教學內容
這里所說的教學內容不限于教材內容,而是由學生自主搜集、整理的任何與教學內容有關的輔助性學習資料。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尊重學生的學習自由,積極組織開展計算機實踐學習活動,并鼓勵他們從不同渠道多多涉獵不同的計算機知識,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學到知識,而且能從已有知識中獲得思想啟迪,對其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非常有幫助。
二、面向學習能力的高中信息技術改革創(chuàng)新措施
(一)以創(chuàng)新優(yōu)化教學過程為核心
1.合理設置疑問導入教學內容
設置疑問是信息技術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其核心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能夠集中精力探究知識。實際教學過程中,某些教師存在“嘩眾取寵”的問題設置方式,常常將一些看似高大上實則并無生活依據的問題搬入課堂,往往讓學生有“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感覺。
現代信息技術教育要避免出現此類情況,作為信息技術教師必須要設置合理的疑問,即要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設置符合學生生活常識的問題,這樣才能保證學生能聽懂。首先,教師要在備課階段對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進行整合,據此設置多個問題以組成“問題串”,以連續(xù)發(fā)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逐步深化學習思路;其次,教師要根據教學重難點設置多個啟發(fā)性和引導性較強的問題,讓學生能夠在重難點問題上多花時間進行探索研究,從而加深知識印象,并最終掌握知識。
以高中信息技術《Windows 10系統(tǒng)的安裝》教學為例,教師首先要設置“問題串”,例如“Windows 10系統(tǒng)的特點”“ Windows 10系統(tǒng)、Windows 7系統(tǒng)以及Windows XP系統(tǒng)的區(qū)別”“ Windows 10系統(tǒng)安裝步驟及安裝問題分析”,如此就能逐步深入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其次是要設置“重難點問題”,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是“Windows 10系統(tǒng)安裝步驟及安裝問題分析”,教師可設置“Windows 10系統(tǒng)的安裝方法”“ Windows 10系統(tǒng)鏡像的制作方法”“系統(tǒng)安裝中藍屏和黑屏問題的解決”三個問題,從故障維修的角度讓學生掌握知識。
2.演示操作推進教學過程
因為信息技術是一門以操作為中心的學科,所以沒有什么方式能比演示操作更能切中教學要點,所以演示計算機操作步驟是信息技術教學的核心步驟。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導入演示操作時應注意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盡可能地選擇那些簡潔的信息技術進行演示,切莫讓導入環(huán)節(jié)占用太多的課堂教學時間;第二個問題是要把操作過程同知識引導有機結合,直白來說就是教師要邊講邊做,引導學生的觀察思路;第三個問題是要將結論與教學內容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有效導入教學內容。
有關上述三個問題的分析此處將以高中信息技術《EXCEL表格的制作》為例,首先,教師給學生演示如何繪制3×3的表格;其次,教師在演示操作的時候要引導學生觀察操作中教師都用了哪幾種方法,分別都有哪些操作步驟,然后讓學生嘗試就其中最復雜的一個方法進行實踐,這個過程教師要發(fā)揮好引導作用,讓學生的思路緊緊跟著自己;最后,教師要將結論同本節(jié)課“Excel表格的制作方法”相結合,方便教師繼續(xù)推進教學過程。
3.利用科技手段導入新課
這里所說的科技手段多種多樣,包括多媒體設備、微課、網絡教學等。這些先進的科技教學手段已經成為教師最重要的教輔工具,極大地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實況適時選擇不同的科技手段,從而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以高中信息技術《計算機的發(fā)展歷史》教學為例,教師首先可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從計算機誕生以來的形狀、大小變化,并對其主要的用途加以說明,這個過程中,學生依靠多媒體設備可直觀了解不同時期計算機的特點;其次可利用微課詳細講解計算機的分類以及計算機對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重要貢獻,這部分內容由于知識量非常大,所以應用微課是最好的方法;最后可利用網絡教學方式讓學生觀看有關計算機組裝、內部零件的介紹視頻,這樣能夠讓學生更直觀地學習計算機的內部結構。
(二)以滲透激勵教育為保障
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也是重要的教育角色,學生有任何不懂的問題都可以請教老師,老師實際上也控制著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過程。所以教師作為一個引導者和啟發(fā)者,需要積極發(fā)揮課堂引導作用,積極拉近師生關系,這樣才能獲得學生的“心理認同”,使其愿意主動同教師交流不會的問題,繼而通過交流豐富其學習收獲,增強自主學習能力。
滲透激勵教育作為拉近師生關系,營造和諧教學氛圍的主要教學策略,教師在應用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首先,激勵并非是沒有理由的表揚,對于做得好的學生教師自然需要表揚,但是對于做得不好的學生教師要引導他們發(fā)現錯誤,然后在他們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滲透激勵教育,這樣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強其學習信心和興趣。其次,激勵教育作為拉近師生關系的工具,也可以應用到實踐活動當中,例如教師組織“計算機裝配大賽”,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作為現場顧問,一邊指導學生操作一邊鼓勵他們,有時候甚至可以表現出自己的不解和疑惑,讓學生幫助自己解決問題,這可以讓學生獲得強烈的學習信心,有利于其學習能力的持續(xù)提升。
(三)構建信息技術“學習共同體”
“學習共同體”也稱為“學習社區(qū)”,由教師和學生組成,以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根據“學習共同體”的定義以及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情況綜合分析,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學習共同體”實則就是“學習團隊”,表現為“班級小組”以及“師生互動”兩個方面,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非常有幫助。
1.營造“組內合作,組間競爭”教學氛圍
“學習共同體”中,一個小組中大約有3~5名學生來完成同一項學習任務“探究能量守恒定律的內容及實驗驗證過程”,并引入競賽機制,引導學生組內討論并進行組間競爭,讓學生在既合作又競爭的環(huán)境中激發(fā)學習興趣和學習期望,從而增強自主學習能力。
2.引導學生進行組內討論和組間辯論
兩組在完成學習任務后,教師充當裁判,組織“辯論會”,兩小組分別對如何理解和驗證計算機知識進行辯論,說出看法,指出不足,發(fā)現問題,從而實現取長補短,更好地掌握教學知識點。因為是小組教學,所以每個學生都有時間發(fā)言,自主學習效果也變得更好。
3.與學生交流互動,管理學生的學習行為
在兩組辯論完成之后,教師必須也要進入“學習共同體”之中,和學生交流互動,例如教師可以從互聯(lián)網中搜集一些關于計算機的經典練習題和考題等,通過讓學生多做題以不斷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和學生就常見的錯誤和問題一起討論相關的解決方法,系統(tǒng)性地解決教學重難點,從而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基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改革創(chuàng)新思路,創(chuàng)新優(yōu)化教學過程(合理設置疑問、演示操作以及利用科技手段)、滲透激勵教育以及構建信息技術“學習共同體”三項教學策略均以體現信息技術教學的實踐性和邏輯性為核心,并嚴格遵循“人本教學”理念,讓學生在自主思考實踐中提升信息技術學習能力。當然,上述教學策略只是筆者的個人淺見,尚有許多科學高效的信息技術教學策略本文沒有提及,希望各位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能夠基于本文的分析論點,繼續(xù)探究新的信息技術教學策略,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查娜.探析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J].好家長,2015(29).
[2]王建鋒.淺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反思性學習能力的策略和方法[J].新課程(中),2015(6):148-149.
[3]施勇.面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摭談[J].文理導航,2017.
[4]褚丹.面向高階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數字化學習資源設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