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本插圖在高中地理中占據(jù)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高中地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地理插圖教學可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識、加深學習印象、增加學習的趣味性等。因此,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必須要重視課本插圖教學,并不斷提升學生的插圖閱讀能力。本文以高中地理課本插圖教學為研究切入點,對提升學生插圖閱讀技巧的策略和途徑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課本插圖;高中地理;閱讀技巧;途徑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課本插圖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被稱之為地理的“第二語言”,同時也是地理教學的靈魂所在??梢哉f,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加強地理課本插圖教學尤為重要,只有充分加強地理課本插圖教學,才能促使高中地理教學更具有趣味性,且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程度?;诖耍處熢诟咧械乩碚n堂教學中,必須要指導學生對插圖進行有效地閱讀,并借助這一形式,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并完成學生地理思維能力、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地理綜合素養(yǎng)。
一、 高中地理課本插圖概述
(一) 高中地理課本插圖內(nèi)涵
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存在大量的插圖,它是地理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部分。尤其是在現(xiàn)行的高中地理課本中,為了適應新課改的需求,教材中減少了陳述性的知識,并充分借助了大量的插圖作為補充。在這種情況下,可充分利用與學生心理緊密相連的課本插圖形式,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實現(xiàn)新課程下的教學要求。
具體來說,在高中地理的課本插圖中,主要是指那些用于詮釋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規(guī)律的一些圖像總稱。通過地理課本插圖,可將原本抽象復雜的地理知識變得更加具體化、形象化,進一步增加高中地理教學的趣味性,可促使學生借助插圖對地理知識進行精準地理解和吸收,并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學習能力等。
(二) 高中地理課本插圖分類
就整個高中地理來說,課本中的插圖主要包括七種,即:1. 地圖:這是高中地理課本中最為常見、最為常用的地理圖像,包括中國地圖、世界地圖、氣候分布圖、礦產(chǎn)資源分布圖、自然地理狀況、行政區(qū)域圖等;2. 地理景觀圖:該類圖像在地理課本中,可將某個地區(qū)的地理特點精準反映出來,主要擔負著對知識輔助理解的任務;3. 地理示意圖:主要是對某種地理現(xiàn)象進行圖示解釋;4. 地理統(tǒng)計圖:主要是充分利用柱狀、線狀、條狀等圖形方式,對地理中事物中的數(shù)量變化、數(shù)量關系等進行表示,進而充分借助統(tǒng)計圖使得地理特征形象化、數(shù)字化地呈現(xiàn);5. 地理攝像圖:該類插圖是伴隨著高科技的發(fā)展而逐漸出現(xiàn)的,主要是利用衛(wèi)生技術、遙感技術等拍攝的圖形,該類圖形可指導學生從整體上對地理知識進行把握;6. 等值線:無論是在高中地理課本中,還是高中地理的考試中,都較為常見。地理的等值線主要包括等高線、等壓線等,其中常常包含著大量的地理信息;7. 地理漫畫:該部分地理插圖比較輕松,難度相對比較小,且包含的信息也相對比較少。
二、 高中地理課本插圖教學重要性和原則分析
(一) 高中地理課本插圖教學重要性
地理課本插圖被稱之為地理的“第二語言”,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集中體現(xiàn)在:1. 于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通過插圖的應用,可促使學生在圖形中對事物的空間分布情況進行清晰地了解,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原本枯燥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變得更具有活力。同時,在插圖教學中,可借助插圖的形式,深化學習重難點,降低高中地理的學習難度,提升課堂教學效果;2. 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在高中地理的插圖教學中,可通過具體化的地圖,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通過插圖教學,可指導學生在地圖學習的過程中,借助地圖將復雜的問題進行有效地處理,進而真正提升學生借助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 高中地理課本插圖教學原則
高中地理課本插圖教學常常遵循三個基本原則:
原則一:主導性原則。在高中地理課本插圖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充分借助教材中的圖像,對學生進行引導,并在此基礎上結合教材的內(nèi)容,對地理圖像的性質(zhì)、特征、功能等進行挖掘,進而借此對學生進行啟迪。
原則二:主線原則。在高中地理課本插圖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對學生進行有意識的引導,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圖像的觀察中。在這一學習的過程中,必修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并切實將課本插圖的多種學習方法結合到一起。
原則三:思想性原則。在高中地理插圖教學中,教師還必須要充分挖掘高中地理插圖中的德育功能,并借助該圖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環(huán)境、人口和資源觀念等,進而實現(xiàn)新課標的要求。
三、 高中地理課本插圖的閱讀技巧培養(yǎng)策略
(一) 樹立讀圖意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
鑒于插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教師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必須要充分認識讀圖教學的重要性,并在課堂教學上樹立一個明確的用圖意識,在教學活動中積極利用課本中的插圖,使其成為輔助課堂教學的有效工具。
此外,教師還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讀圖習慣。鑒于在傳統(tǒng)的高中地理課堂學習中,學生常常沒有讀圖的習慣,教師必須要充分糾正學生的不良讀圖習慣,并指導學生逐漸養(yǎng)成先讀圖再解題的習慣。通常,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指導學生采用三步走的形式進行讀圖,即:第一步,對地理圖像進行初步閱讀,明確其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第二步,引導學生結合圖像,對其中反映出的信息進行分析和總結;第三步,指導學生結合圖像中所呈現(xiàn)出的信息,并結合題目中的信息進行整合。在這種情況下,就會逐漸引導學生養(yǎng)成讀圖的好習慣;另一方面,在培養(yǎng)學生讀圖習慣的時候,教師還必須要以身作則,在日常的教學中多展示讀圖習慣,進而借助教師的榜樣,引導學生逐漸樹立良好的讀圖習慣。
(二) 傳授讀圖技巧,提升學生的讀圖能力
正所謂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的過程中,教師還必須要充分加強讀圖技巧的傳授,使得學生充分掌握一定的讀圖技巧。具體來說,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升學生的讀圖技巧。
第一,引導學生對地理圖像進行觀察。在提升學生讀圖能力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是基礎。為了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更好地觀察,教師在讀圖教學中,可充分利用多媒體形式,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更好的觀察,并借助多媒體技術,將地理插圖中所涉及的地理知識、地理信息等,直觀形象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例如,在進行“山地形成”中褶皺和斷層示意圖的讀圖中,教師就可以先利用多媒體的形式,引導學生對這一地貌進行直觀的感知,接著引導學生借助圖形,對示意圖進行分析,之后并引導學生利用該示意圖中的知識規(guī)律,完成喜馬拉雅阿山脈的斷面圖。
第二,引導學生對地理插圖中的信息進行識別、把握,不斷提升學生的圖像分析能力。鑒于高中地理的插圖中,含有大量的地理信息,教師在加強學生讀圖教學中,必須要引導學生,對圖像中的已知信息進行提取、分析等,并在此基礎上結合教材中的相關內(nèi)容,對實際問題進行解答。
最后,在提升學生地理插圖閱讀能力的過程中,教師還必須要強化和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使學生明確不同等高線的圖形、不同顏色所對應的區(qū)域地貌、等高線的不同區(qū)域所代表的地形不同等;除此之外,教師在提升學生讀圖能力的時候,還要對相關的地理概念、地理名詞等進行解釋,使得學生明確掌握所對應的地理圖像。如:冷鋒、暖鋒、氣旋和反氣旋等圖像。
(三) 借助問題引導,鼓勵學生突破讀圖的關卡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引導學生對地理插圖進行有效的閱讀,并指導學生從插圖中獲得相應的地理信息,這是讀圖教學的最終目的之一。然而在具體的地理插圖閱讀教學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常常在閱讀的過程中,面臨著一定的難度,以致學生讀圖效果不甚理想。基于此,為了進一步提高高中地理讀圖的有效性,教師在開展地理讀圖教學中,必須要充分借助問題引導的形式,不斷突破學生讀圖的關卡。
具體來說,在高中地理插圖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切實結合教材內(nèi)容、插圖中的信息等,設計出一系列的問題,并借助這些問題的引導,幫助學生把握閱讀的方向,并將圖像中的有效信息進行提取和分析等。例如,在某地理區(qū)域地形圖的閱讀中,教師可結合圖像中的信息,設計出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如:該地理區(qū)域存在什么地理事物?這些事物的呈現(xiàn)特征?這種分布特征與該地區(qū)的氣候因素之間存在什么關系?通過問題的一步步引導,可逐漸幫助學生突破插圖閱讀中的關卡,進而不斷提升地理插圖閱讀技巧。
(四) 借助多元化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
學生讀圖能力的提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圖習慣、指導學生掌握一定的讀圖技巧,還必須要在日常教學中,加強地理插圖的讀圖訓練工作,促使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實現(xiàn)讀圖能力的提升。具體來說,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讀圖訓練的過程中,可充分借助抽象讀圖訓練法、比賽讀圖訓練方法等。其中,用抽象讀圖訓練方法時,教師常常將地理圖形繪制出來,之后引導學生對其進行觀察和分析,并將地理插圖中的信息捕捉出來。在這種訓練模式下,學生的積極性得以提升,并提升了訓練效果;另外,在對學生進行地理插圖訓練的過程中,鑒于該科目中含有大量的圖像,如:洋流分布圖、太陽直射點移動圖、海平面氣壓分布圖等,為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參與訓練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充分借助比賽的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訓練學習中;最后,在對學生進行讀圖訓練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充分鼓勵學生,利用自己感興趣的方式進行訓練,如鼓勵學生借助繪畫等形式,完成地理插圖的訓練。
四、 總結
綜上所述,高中地理插圖作為高中地理的“第二語言”,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占據(jù)十分重要的地位。通過高中地理插圖教學,教師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了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同時也實現(xiàn)了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因此,高中地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要充分認識到地理插圖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學生讀圖技巧的訓練,幫助其養(yǎng)成良好的讀圖習慣等,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讀圖能力。
參考文獻:
[1]沈朝偉.例談高中地理教材插圖的高效運用——以湘教版必修I為例[J].地理教學,2018(8).
[2]凌玉蘭.高中地理教材中插圖的概述[J].高考,2017.
[3]楊發(fā)寬.探究地圖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7(5).
[4]劉英謙.關于高中地理圖像教學的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7:29.
[5]梅勇.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J].中國西部,2017(3).
[6]周旸,郝麗媛.地理教科書插圖的優(yōu)化建議[J].地理教育,2017(2).
作者簡介:
霍玲,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永登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