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小燕
(重慶市云陽鳳鳴中學校,重慶 云陽 404500)
高中地理中蘊含豐富的學科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挖掘潛在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從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適合他們的教學模式,推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和改善,讓高中地理教學變的生動有趣,更適合高中生學習的現(xiàn)狀,本文中全面論述了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學的開展策略及實施計劃,實現(xiàn)學生高中地理知識與內涵的不斷提升。
情境導入法就是能夠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教學內容,增強學生的認知,在具體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教學目標,結合地理教學內容,然后借助如下手段:語言、活動、圖像等等,從而能夠營造良好教學環(huán)境,增加學生參與的興趣,從而順利帶學生進入到新的教學內容。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過程中需要注意幾點:首先,以教學目標為教學切入點;其次,針對地理教學資源,需要予以開發(fā)與重組;最后,在篩選地理素材過程中,需要選擇真實地理現(xiàn)象,還有地理事件,或是時事新聞等等。
高中地理教學中借助案例教學法能夠讓課堂教學效率得以顯著提升,一個好的案例,勢必能夠帶動課堂教學氛圍,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善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鉆研案例素材,從而為教學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jù),這對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極大的促進功效,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針對案例素材內容,并不完全等同于教學內容,這就需要教師對其進行有效的鉆研,從而掌握教學主旨內容與教學線索,要根據(jù)學生具體情況,還有學生知識背景及教養(yǎng),獲取地理主干知識,并且融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凝集智慧結晶,圍繞知識發(fā)生及發(fā)展過程,從而進行有效將案例素材與教材知識整合,由此能夠促進教學內容更為完善,不拘泥于教材,這對于學生知識的學習是非常有利的因素。例如:地球運動教學中,并沒有介紹地轉偏向力知識的內容,但是這一知識點又非常的重要,對于后面大氣運動、洋流等知識內容,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聯(lián)系教學實際需求適當予以教學補充,由此能夠為學生之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教學氛圍,是激發(fā)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好問的關鍵性措施。學生好問的習慣不僅發(fā)展了學生,同樣提高了教師自身素質。例如,講解“氣壓帶風帶分布”時提出了“在回歸線的附近分布的大多是沙漠,而我國的回歸線附近卻是森林?”學生們進行熱烈的討論,最后得出結論。在自主學習探究中,課堂點撥、答疑解難則是體現(xiàn)老師教學智慧的有效教學,是教師主導作用最直接的體現(xiàn)。老師要授生以“漁”,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要善于運用各種手段,調動學生求知欲,使學生愛學;要善于創(chuàng)造各種條件,讓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能學;同時還要指導正確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能力,使學生會學。
多媒體教學可以克服傳統(tǒng)教學中的枯燥無味、刻板無趣,將文本、圖像、聲音、動畫等信息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原本抽象、枯燥的知識轉化成直觀、具體、動感,最大限度吸引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豐富學生感性認識、拓寬學生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能大大縮短抽象空洞的說理時間,提高課堂效率,可將地理宏觀事物和微觀事物制作成幻燈片,直觀、生動的反映地理事物,達到突出教學重點、難點。例如,在講授“山岳的形成”這一節(jié),涉及背斜和向斜知識點時,運用多媒體清晰展示背斜和向斜的形成過程,讓抽象地理事物直觀具體化,課堂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對于高中地理教學而言,教學方式的適用固然重要,但這也離不開一個好老師的合理規(guī)劃。
有許多人都對師生互動的教學方法有誤解,人們普遍認為這種互動的方式是教師抽取教學時間來調節(jié)課堂氛圍。其實師生互動這種方法也能夠促進課堂效率的提升,這個環(huán)節(jié)并沒有占據(jù)課堂上的教學時間,就像是高中地理有著許多開放式的探究話題,教師作為話題的提出者,在與學生互動時讓他們各抒己見,展現(xiàn)自己在地理上的學習能力。這種互動方式以培養(yǎng)學生能力為主,使得學生與老師都能夠處于同一地位上討論問題,就課題的討論價值而言他體現(xiàn)了學生與老師共同合作的教學成果,所以這種互動教學的方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率還建立了新型的師生合作關系。
教師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是教學后的主要任務,為了能夠有條理地梳理對學生的輔導方案,教師需要在課前花工夫去準備教案,這不僅僅是教師教學態(tài)度的體現(xiàn),更重要的是學生對教師來說是不斷成長的樹苗,需要花時間來慢慢培養(yǎng),因此在課前得為學生的學習情況端正教學態(tài)度,使得教案更精細語言更流暢,這對于學生而言是建立友好關系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綜上所述,新時期的高中歷史教學需要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突破,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來開展教學活動,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成長發(fā)展,利用各種方式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加強合作學習,讓歷史學科成為學生喜愛的課程,從而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