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夏河縣拉卜楞鎮(zhèn)九甲小學 貢保草
小學階段的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尚未成型,在思想成熟度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而閱讀可以極大地豐富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感知能力。教師應為學生推薦適合小學生閱讀的積極向上的書籍,使學生通過閱讀增長智慧,進而可以自發(fā)自覺地愛上閱讀。
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是讓學生愛上閱讀的基礎(chǔ),學生只有在對閱讀有興趣、體會到閱讀快樂的基礎(chǔ)上,才可以積極主動地進行自主閱讀。但小學生受其年齡制約,在閱讀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生僻字,或者對某些生詞、短句、成語存在一定的理解局限,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會影響學生的閱讀效果。當這種問題出現(xiàn)時,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做法,有一部分學生會直接放棄對書籍的閱讀,而另外一部分學生則會借助字典或者網(wǎng)絡(luò)對生僻字、生詞、短句、成語等進行查找,然后再繼續(xù)閱讀。后者的學習方法雖然值得鼓勵,但這也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教師第一步應幫助學生掃平閱讀障礙,保證學生順利閱讀。以《走遍天下書為侶》為例,這篇課文雖然沒有生僻字,但卻是一篇教育內(nèi)涵很深的文章,書中的部分情節(jié)學生不能透徹地理解。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學生閱讀前,將課文中難以理解的句子進行講解,在這一基礎(chǔ)上再要求學生對課文進行閱讀,往往就會起到較為理想的閱讀效果。當然如果存在生僻字或者較為復雜的成語等時,教師應首先將這些難點對學生做出解答,并要求學生在書中將這些難點進行標注,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輕裝上陣,不破壞閱讀的連續(xù)性。
從教師這一層面來講,在引導學生進行快樂閱讀前,首先應從硬件、軟件兩個方面入手,對閱讀氛圍進行創(chuàng)設(shè),這是學生進行閱讀的基本前提保障。從硬件方面來講,教師應在班級建立讀書角,可以購置多層小型書架放置于班級一角,上面擺放適合小學生年齡層次閱讀的書籍,使學生一進入班級就能感受到濃濃的閱讀氛圍,這有助于學生進入閱讀的世界。從軟件方面來講,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潛移默化地滲透閱讀的好處,這種長時期的滲透式的教學模式,會使讀書的好處融入到學生的思想深處。例如,教師可以選擇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書籍,將其分門別類地擺放在班級讀書角,第一層可以擺放字典、詞典類的工具書;第二層擺放科技探索類的書籍;第三層擺放國學經(jīng)典名著,包括四大名著;第四層擺放國外經(jīng)典兒童文學。教師還應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等對學生進行分組,可以分成4個閱讀小組,以一個月為一個閱讀周期,輪流閱讀班級讀書角上的書籍,并以組為單位書寫讀后感。教師在每個閱讀小組中找出寫得最全面具體、文筆最為流暢的讀后感在班級內(nèi)進行分享,這種閱讀方式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沒被選中的學生會更加努力,希望下一個被選中的讀后感是自己寫的,這種比學趕幫的學習勁頭會在班級形成良好的閱讀風氣,從而提升學生閱讀效率,也會使學生感受到閱讀的快樂。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首先應對新課標中關(guān)于閱讀層面的具體要求和整個教材的編排體系做到了如指掌,有效把控各個階段的詳細閱讀內(nèi)容和具體教學目標。只有在這一基礎(chǔ)上,才能為學生制訂出有效的閱讀計劃。學生按照這個計劃有目的地閱讀,相較于學生盲目的閱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展開原則為教師以單元為教學節(jié)點,從單元中選取一篇主題性強的文章讓學生進行重點閱讀,還應根據(jù)這篇文章的主旨內(nèi)容選擇同一類型的課外書籍作為教學補充。這樣會使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全面掌握這一類文章的寫作風格,會對學生的整體閱讀水平有一個全方位的提升。這種閱讀方法最大的好處在于增加了學生的閱讀自信心,對自我的閱讀能力有一個充分的肯定,從而使其自發(fā)自覺地進行閱讀,這也正是快樂閱讀的真諦。以《桂林山水》為例,這是一單元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文章,它主要對桂林山水進行描寫。學生通過閱讀,體會到大自然的秀美景色,這可以充分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學生通過對書中景物描寫的閱讀,有種身臨其境的美的感受,這就是閱讀帶給人的快樂。同時,教師可以在課外書籍中為學生選擇數(shù)本類似這種以寫景為主或者借景抒情的書籍。比如《明天要遠足》《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等,作為對課文閱讀的補充,這種增加學生閱讀范圍、拓展學生閱讀維度的閱讀方式,能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到心思的千般變化,這是一種自發(fā)性的快樂的感受,從而使閱讀變得更加有意義,使學生真正愛上閱讀。
閱讀的最終意義在于分享,而分享也是快樂的源泉,教師可以以班級為單位定期組織開展讀書樂享活動。這種方式可以通過閱讀帶動讀書會的發(fā)展,讀書會的發(fā)展也會帶動閱讀的成效,具有相輔相成的作用。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圖書進行閱讀,或者在教師的引導下選擇一本圖書進行閱讀,以一個月為期限,在閱讀結(jié)束后教師可以在班級舉行讀書會活動,以自愿的方式讓學生在讀書會中進行自主閱讀,在已讀過圖書中選擇一個段落在班級進行聲情并茂的朗讀或者背誦,最后說說對這本書的個人看法。學生之間也可以對這本書交流看法,展開討論,這種形式可以提高學生對書的感悟程度。這種互相交換意見的做法,會使學生感受到交流的樂趣,進而使學生更加喜歡閱讀。例如,學生小明讀了《格列佛游記》,可以對其中的一段文字進行朗誦,然后在讀書會中發(fā)表自己從這本書中學到了哪些方面的知識,并且有哪些方面的感悟。恬甜讀的是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恬甜也可以先選擇一段進行朗誦,然后結(jié)合本段文字說出自己對紅樓夢的看法。壯狀閱讀的書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同樣也可以在朗讀其中的一個段落后,對這篇文章說出自己的看法。在讀書會的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全體學生說出自身對這幾本書的看法,對于沒有閱讀過這三本書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其說出讀書會中分享這個段落的看法,以及對三名學生的閱讀心得進行點評。這種濃厚的閱讀氛圍會使學生放松下來,完全沉浸在書的世界里,使學生真正感受到閱讀的快樂。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閱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師應結(jié)合小學生年齡的特點,為其量身打造出適合小學生的閱讀教學模式,還應為學生建立適合其進行閱讀的書庫,使學生有好書可讀。教師還應注重對閱讀氛圍的創(chuàng)設(shè),使學生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閱讀,使閱讀真正成為一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