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針對初中生書寫水平難以提高的問題,提出開設書寫訓練課、將讀與寫緊密結合、收集與展示書寫日志、引入競賽機制、關注作業(yè)和測驗中的書寫情況等教學策略,以激發(fā)學生對書寫練習的興趣,增強書寫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初中語文 書寫教學 書寫訓練課 讀寫結合 競賽 書寫日志 書面整潔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11A-0123-02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初中生在書寫方面要達到以下要求:“在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的基礎上,學寫規(guī)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的速度。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然而,長期以來,學生書寫態(tài)度不端正,對書寫重視程度不夠,書寫效果較差。究其原因,既有客觀的因素,如電腦的普及、印刷字流行、學生寫字的時間少等,也有學校或教師的因素,部分小學雖開設了寫字課程,但大多形同虛設。當然還有學生個人的原因,初中生在學科知識學習方面已是疲于應對,因而不重視書寫技能的提高。書寫教學其實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俗話說得好,“字如其人”,書寫教學活動的開展對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習慣有著很大的作用。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筆者通過小組合作,采用行動研究法,開展書寫教學,并注意將書寫教學滲透到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當中。
一、開設書寫訓練課
教師重視書寫教學,就必然要有時間的保障,否則就是一紙空談。筆者確定常規(guī)訓練的時間,在學生七年級時將每周中的一節(jié)語文課設為書寫訓練課,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書寫練習,每次書寫課時,筆者對學生進行指導,布置書寫的內(nèi)容,中間要巡堂進行指導,并對學生的書寫進行點評,力求一學期對每一名學生都有點評。這樣將書寫訓練作為常規(guī)的語文學習內(nèi)容來抓,學生的書寫訓練就有基本保障。
初中生由于其年齡的特點,可塑性非常強,他們善于模仿,也樂于模仿。于是在書寫教學的過程中,筆者引入了書寫模仿機制。書寫模仿,即對某一書法名家的作品進行仿寫。如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龐中華、吳玉田等人的書法作品,可以成為學生練習書法時模仿的對象。
二、將讀與寫緊密結合
語文學習活動不是單一地進行的,實際上,書寫、閱讀、朗讀、寫作等活動可以同步進行甚至相互促進、影響。例如,課外閱讀時摘抄名著中的佳句,閱讀教學中開展仿寫活動,既是讀與寫有效結合的常規(guī)活動,也是提高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的有效形式。事實上,在閱讀活動中強調(diào)書寫的要求,閱讀的效果也很不錯。
筆者將讀書活動與書寫活動結合起來,找到“讀”與“寫”的結合點,重點組織學生開展以下活動:(1)結合學校節(jié)假日開展手抄報活動,如在植樹節(jié)、勞動節(jié)、中秋節(jié)等節(jié)日,開展傳統(tǒng)習俗手抄報競賽,要求學生做到圖文并茂、書寫美觀。(2)在教授部編版語文教材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綜合性學習活動“古詩苑漫步”的同時,要求學生制作主題式的詩詞小報,明確書寫要求及版面的設計要求,要求學生注重書寫及版面設計,課堂活動收到了明顯的效果。(3)結合寒暑假布置的“讀書伴我成長”手抄報活動及讀書推薦卡主題活動,將閱讀與書寫的要求合二為一,這樣既強調(diào)了閱讀的內(nèi)容,也引起了學生對書寫的重視。(4)結合名著閱讀的專項活動,讓學生設計人物卡片,要求卡片制作圖文并茂、文字簡潔,強調(diào)書寫的工整美觀。
這些閱讀競賽在強調(diào)“讀”的同時,也強調(diào)了書寫對競賽結果的直接影響。這樣一來,隨著閱讀水平的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也得到了增強。
三、開展豐富的競賽活動
筆者在充分利用其他學習內(nèi)容加強書寫訓練的同時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競賽活動。學生在與別人的對比中,感受到了自己書寫水平的提高,從而增強自信心,也更加激發(fā)了繼續(xù)強化書寫的興趣。
首先,在每周常規(guī)書寫訓練的同時開展5分鐘的書寫競賽活動。競賽的內(nèi)容包括書寫好詞、美句、名言、一句話感言等。在競賽初期,筆者提前告知學生競賽的大致范圍,全員參與,當堂比賽,并當堂由各組派出的評委評出結果。以賽促寫,學生的書寫興趣明顯得到了提升。其次,在布置學生模仿書法名家的代表作品后,組織學生在限定時間內(nèi)開展書法名家作品模仿競賽。再次,開展同一古詩文的書寫競賽活動。針對某一冊所需背誦的古詩文,限定字體,書寫小組派出一名代表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抄寫某一篇文章,然后由評委評出最佳的作品。最后,進行賽后評價。競賽的意義在于營造良好的書寫氛圍,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鼓勵學生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筆者組織學生對競賽活動進行總結,每半個學期在班級進行表彰,適當獎勵學生一些書寫用品。最后,筆者注意收集整理學生的書法作品,并且選擇優(yōu)秀的作品定期展出,將優(yōu)秀作品張貼在教室的學習園地上,期末時選取優(yōu)秀的作品裝訂成冊,進行全班評閱學習。
四、收集與展示書寫日志
任何活動都不是獨立進行的,學生對書寫活動的認知如果只是停留在練字上是非常片面的,而且效果不夠。因此,筆者引導學生開展了書寫日志的撰寫與收集、展示,即以日記或隨筆的形式,讓學生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收集自己最喜歡的書法家的故事,或是寫出對書法的認知、練字過程中的感受。
寫書法日志有如下幾個作用:(1)學生通過動筆、思考、評價,提高對書法的認知,進而營造全班練字的氛圍。(2)書法日志也是學生記錄自己練字過程的“成長記錄本”,學生通過回顧自己的書寫日記,不斷取得進步。(3)因為許多書寫活動都會被學生記入到日志當中,教師從中也可以感受到活動的效果,有利于教師下一步活動的開展。(4)日志的書寫同樣促進了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5)日志的展出實則也是書寫認知的交流,有利于全班學生共同進步。
五、關注作業(yè)和測驗中的書寫情況
課題的行動研究雖是項目式的活動研究,但也需依托于日常的教學活動。筆者在確定將書寫作為學生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的課題之后,即注意將此活動的開展融入日常的作業(yè)要求和測驗要求中。
對于學生而言,作業(yè)是學校主要學習內(nèi)容的體現(xiàn)形式,因此,將書寫要求與作業(yè)結合起來,筆者認為既是對書寫的直接檢驗,也是提高作業(yè)質量的一個重要方法,因此在每一次的作業(yè)評改中,筆者都將書寫要求以量化的形式加入到總分當中,在重視內(nèi)容正確的同時強調(diào)書寫規(guī)范。同時,筆者在教室開辟一處學習園地,每周用來張貼學生的優(yōu)秀作業(yè),每個月末,表彰優(yōu)秀作業(yè)展示最多的前三名學生。這一小小的舉措在迅速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同時,也對書寫課題進行了一個小結。
在平時的測驗中,學生常常將速度與答案的準確度放在首位,而忽略了書寫的要求。對此,筆者強調(diào)書寫的重要性,要求學生做到書面整潔,并以具體分數(shù)的形式引起學生對書寫的重視。比如按照中考改卷的要求,默寫題寫錯字不得分,作文超過三個錯字或別字扣1分。此外規(guī)定,如有兩處涂改扣1分,有涂改液或膠帶的痕跡一處扣1分,另外要求學生用專門的考試用筆,作文書寫字的大小占格子的三分之二等,不達要求將被扣1~2分。這樣一來,學生的涂改現(xiàn)象得到了糾正,卷面的整潔度得到了加強。
書寫教學與所有的科學研究活動一樣,宜采用由簡單到復雜、由淺入深的認知規(guī)律,盡量活動化,增強趣味性,強調(diào)將書寫活動貫穿于所有的語文學習中,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切實發(fā)揮語文教學的實效。
作者簡介:盧建軍(1977— ),女,廣西南寧人,中學高級教師,大學本科學歷,文學學士,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育教學。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