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淑妮
摘 ?要:“留白”本是傳統(tǒng)中國畫中的一種經(jīng)典藝術布局方法,但現(xiàn)如今,它已經(jīng)被許多文學作品所運用,這表現(xiàn)了藝術世界的相通性。文學文本中善于抓住留白的關鍵點,例如心理聚焦處、觀點碰撞處、聯(lián)想想象處、情節(jié)延伸處等等,它的留白與補白非常注重技巧,強調文本解讀與感悟。這樣的思想也可以運用于小學生高年級的想象寫話教學策略中。本文就希望用這種特別的文本留白教學方式深度挖掘小學生潛能與創(chuàng)新思維,為高年級語文想象寫話教學開辟新途徑。
關鍵詞:文本留白;高年級小學語文;想象寫話;補白;教學策略
在小學語文高年級的寫話教學中,教師會巧妙運用到留白這一美術、文學技法,利用文章文本中的未完成(留白)部分進行文章的多層面詳細化結構。與美術不同的是,語文寫話教學課堂上所采用的并非是圖示化結構,而是語言化結構,教師在帶領學生細讀文本之余,會對文本留白之處進行填補,這在美術中稱之為“補白”,而體現(xiàn)在語文課堂中就叫做“想象寫話”。
一、關于“補白”
小學高年級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內容都是文質兼美、內涵豐富、而且處處都有留白存在,但是如果在沒有教師的指引下,大部分學生可能無法體驗甚至忽略掉這些細節(jié)。在文章中,某些沒有說完的話或者某一個不合理的小動作都可能是文章的留白,而這些留白恰好是激發(fā)學生想象的最好教學素材,它需要教師引領學生共同去挖掘、發(fā)現(xiàn)和補白。
高年級小學生已經(jīng)擁有了一定的語文基礎能力與寫話能力,他們所缺乏的是對文本留白補白時機的把握與技巧的運用。在這里就要談到一個“度”,如何最優(yōu)化運用這個“度”,并將語文文章文本中的某些關鍵內容表達出來以達到促進學生思維、想象,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目的,這還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從實踐教學中逐步體現(xiàn)出來,把握好想象寫話教學中留白與補白的平衡點[1]。
二、小學高年級語文文本留白處的想象寫話教學策略
(一)觀點碰撞下的想象寫話教學
課堂討論是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基本組成部分,在該過程中,師生、生生之間經(jīng)常會有相對激烈的觀點碰撞,這說明學生之前對文章內容擁有不同的見解。在激烈討論過程中,教師要合理插入“補白”教學,再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與寫話學習興趣。
舉例來說,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的《釣魚的啟示》一課教學中就有這樣一個片段,父親要求兒子把釣到的鱸魚放回湖里,因為父親說“你還會釣到其它的魚”。這一段形容父親用到了“不容爭辯的聲音”,還有兒子“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這個收獲到成果卻要放棄的過程對于文中兒子來說是相當糾結和痛苦的,而且這種糾結難以用寥寥數(shù)語就能表述清楚。而教師就抓住了這一情景,借機為學生設計了一個“情景補白”想象寫話教學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還原對話,并適當延伸結尾“如果你是文本中的孩子,你會將鱸魚放回到湖里嗎?”同時教師還要求學生嘗試在想象寫話的最后理解父親的這一“不容爭辯的聲音”,其中到底蘊含了怎樣的情緒與意志。整個想象寫話練習設計中,教師就巧妙設計了兩個補白平臺。第一個平臺是站在兒子的角度上進行思考,嘗試補白兒子的心理活動,并融入自己的想法,想象是否該將魚放回湖里;第二個平臺是站在父親的角度上進行思考,嘗試去理解父親所說的話“你還會釣到其它的魚?!币约案赣H“不容爭辯的聲音”到底都蘊藏了怎樣的深意內涵。在想象寫話中,教師也鼓勵學生自由想象、天馬行空,不拘束他們的思維,這樣有助于他們深層次理解該課文本的具體內涵[2]。
(二)心理聚焦時的想象寫話教學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寫話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幫助學生抓住人物的基本語言、動作與心理描寫等關鍵環(huán)節(jié),潛移默化的走入人物內心世界,揣測人物心理變化過程。比如說帶領學生觀察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文本故事情節(jié)等等,通過這些細節(jié)把握深度關注文本中所有人物角色的心理波動,如此才能把握人物角色的真正性格特點。當然,作為文章創(chuàng)作作者本身無法做到面面俱到,某些人物心理的細節(jié)揣測還要依靠教師的“補白”教學,這就是要開展文本中人物角色心理聚焦時刻的語文想象寫話教學的真實目的。
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的《地震中的父與子》一課教學中,一位父親在救助自己困在地震廢墟中的兒子的同時尋求幫助,他的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兒子在等著我?!钡藗兌家詾樗袷СA?,沒有人來幫助他,直到第38小時,他終于聽到了兒子在瓦礫下的聲音。
這段描寫非常細膩,特別是對父親語言、動作、神態(tài)的刻畫細致到位。但是文章中更多的是人物細節(jié)描述與情節(jié)陳述,但卻為能深入到人物內心進行細致刻畫,人物形象因此而不夠豐滿。而教師為了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就提出了基于父親心理聚焦救助兒子這一過程的“情節(jié)補白”想象寫話教學。在寫話中,教師就要求學生分別思考以下幾個問題:第一,父親該怎樣救出自己的兒子?第二,父親為什么沒有驚慌失措?第三,為什么沒有人來幫助父親?第四,文章中并沒有太多描述兒子,那么兒子在這38小時里都想到了什么?結合這3個問題展開想象寫話,教師會與學生一起深度挖掘、剖析地震中父子二人的心理活動與實際行為。特別是對第四個問題的想象寫話練習最為考驗學生的想象力,因為兒子在瓦礫下文章中是并沒有表述過多的,它就需要學生們通過“情節(jié)補白”進行想象寫話補充。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們充分理解了父親的這一行為并被感動,而文章中有關父子的心理刻畫也因為教師的“情節(jié)補白”教學設計而變得完整[3]。
總結:
在高年級小學語文寫話教學中,對文本留白、補白的運用非??简灲處煹慕虒W設計能力與小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為此,教師必須練就一雙挖掘文本資源深層次內涵的慧眼,從文本留白處發(fā)現(xiàn)關鍵,然后進行拓展補充,并結合這一留白指導學生補白,提高學生的想象寫話能力。
參考文獻:
[1]買霞霞.小學高年級語文作文教學要讓學生"有話可說"[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8(7):212.
[2]蔣小琴.巧借文本之源 提高寫話水平[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18(9).
[3]金婷.留白,讓想象更豐滿——小學高年級自主作文研究[J].情感讀本,2018(2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