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玉蓮
當前,在教育局的號召下,我縣全優(yōu)課堂如火如荼地開展。新課改需要新的理念,要求有新的教學模式和新的學習方式?!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要求“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且要發(fā)現和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fā)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fā)揮評價語言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fā)展”?,F結合本人實踐,就老師對學生的評價語言問題談幾點看法:
一、評價語言藝術要遵循科學性-多元性-公平理性-發(fā)展性原則
科學性原則,主要指評價語言依據的客觀性,即對學生的評價語言要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科學、準確的判斷。
多元性原則,主要指評價主體的多元。與評價主體多元和評價內容多樣相適應,要求有靈活多樣、適應性強的評價方式和方法,在任何時候也不要急于對學生說不好的評價語言。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讓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無濟于事。公平理性原則,主要指評價結果的公平性,公平合理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是學生評價的最基本要求。無私謂之“公”,無偏謂之“正”,教師在評價學生的態(tài)度和行為上應正直無私,公正平等,對于不同智力、不同相貌、不同個性、不同出身、不同親疏關系的學生,要在人格上一視同仁,合理對待,包括人格對待上的平等、方法采用時的“不平等”,熱愛所有的學生。學生學習的過程不單純是一種以思維為中心的認識過程,還是多種個性心理協(xié)調活動的過程。因此,教師的評價語言要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fā),不但要清楚地傳授知識,而且要富于情趣和理性,高雅的、理性化的評價語言能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一種人性的光輝、人格的力量。公平理性化的評價語言是教師樹立威信,讓學生心悅誠服的最有效手段。
發(fā)展性原則,主要指評價語言要客觀反映學生的個性差異和特長,突出評價語言對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促進作用。
二、課堂評價語言運用方式:課堂教學是基礎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用語要及時、客觀、準確,具有針對性
評價語言一般落在學習熱情、學習的參與程度和學習方法的掌握上,如“你真努力!”“你的想法很獨特,看來你很愛動腦筋!”“你善于傾聽別人的發(fā)言,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是一種很好的品質,而且概念清楚,用詞準確,善于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真是棒極了!”等。
三、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語言要突出激勵性
采用激勵性評價語言的前提是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和信任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的天性都是向上的,都可以通過努力而不斷取得進步,得到發(fā)展。美國教育家托馬斯說:“如果人們把某種情景規(guī)定為真實的,結果它們就是真實的。”成功的激勵產生的效力不只是智力方面的,更重要的是,它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樹立自尊和自信。實施激勵性評價語言就是善于發(fā)現學生的優(yōu)點,用放大鏡放大學生的亮點,并給予及時、明確的評價語言。激勵是簡單的,它的力量卻是神奇的。它有時甚至就是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抹微笑,然而,其所傳遞的信息卻是豐富的:它傳達著教師對學生的關愛、信任、肯定和支持,同時也傳遞著教師對學生寄予的期望。它使學生從中受到鼓舞,并化為奮發(fā)向上的力量。
誠然,給學生以激勵性的評價會收到良好的效果,但并不是說激勵性的評價語言僅僅只是我們教學過程中的一種點綴,而是需要滲透在教師的教育思想中,落實在教師日常的教學行為中。當教師對學生進行激勵性評價已成為不需要教師刻意去提醒自己做的時候,新課改所倡導的生本教育思想才算是真正深入到了我們的教育之中。
四、考試評價語言要突出學生的發(fā)展性
不應當把知識的評定作為某種孤立的東西從教育過程中分離出來。只有當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懷有好意的基礎上時,評價語言才能成為促使學生積極學習努力向上的刺激物。100分的同學,你可以給他的評價是“你太棒了!真了不起!”80分的同學,你可以給他的評價是“你很棒!你很好地掌握了所學知識。”60分的同學,你可以給他的評價是“不錯,有進步!”即使是只有30分的同學,你也可以鼓勵他“再試一次會更好!”評價語言寧可少一些,但是每一個評價語言都要有分量、有意義。我們在漫長的教育生涯中會給學生很多的評價語言,它會影響著孩子們的每一步成長,所以要慎之又慎。如果你看出學生的知識還比較模糊,他們對所學的事物和現象的表象還有些不明確的地方,那你就根本不要給予任何評價語言,應當首先設法讓學生學會知識。
五、最后綜合素質評價語言
以學生“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為主體的課堂教學給我們帶來了更大的挑戰(zhàn),同時也是我們專業(yè)發(fā)展的一個機會。當我們以合作者的身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時;當我們以滿腔的愛心和責任感熱情對待每一位學生時,他能夠體驗到學習不只是在完成一項工作或任務,更是在進行一項快樂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從而更快樂地去學習。
教師能否客觀地評價學生,離不開教師自身的文化素質修養(yǎng)。教師應盡可能地設法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時時注意尊重和理解學生。
總之,作為一名教師,評價語言有藝術性十分重要,也是十分講究的。從形式上看,應該是生動、風趣、幽默的;從內容上看,應該是莊重、神圣、理性化的;從作用上看,應該能教育人、感染人、陶冶人;從時間上看,應該“少而精”;從對象上看,應該平等、謙遜、平易近人。評價語言需要藝術性,藝術性的評價語言更需要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文無定法、語無定式,教學實踐是檢驗語言藝術性的最好途徑,在實驗中我們教師的語言要如行云流水、熠熠生輝。
【作者單位:灌南縣新安鎮(zhèn)中心小學??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