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麗
【摘 要】復發(fā)性口腔潰瘍又名復發(fā)性阿弗他潰瘍,屬于一種較為常見的口腔黏膜潰瘍類疾病,根據(jù)相關調(diào)查結果顯示,患有該病的人口占到了總體的10%-25%[1]。該疾病易反復,病程相對較長,患者疼痛較劇烈,嚴重影響生活質量[2]?,F(xiàn)代臨床治療復發(fā)性口腔潰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對復發(fā)性口腔潰瘍使用甘草瀉心湯治療,在臨床治療當中具有較好效果,所以在此針對甘草瀉心湯在治療復發(fā)性阿弗他潰瘍做出如下研究綜述。
【關鍵詞】甘草瀉心湯;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狐惑病
1 古籍研究
1.1 中醫(yī)病名
在中醫(yī)學當中將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歸結成“口瘡”或者是“口糜”?!翱诏彙币辉~最早出現(xiàn)在《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中,而在《金匱要略》當中則將其稱作“狐惑病”,“狀如傷寒……惡聞食臭……蝕于上部則聲喝,甘草瀉心湯主之”。
1.2 中醫(yī)病因病機
古籍對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的中醫(yī)病因病機記載有:《素問·氣交變大論》 當中提到“歲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瘡,甚則心痛”,認為該病的發(fā)病是受到熱與火的影響?!妒備洝ぞ淼谝话僖皇恕た谏嗌彙吩唬骸罢撛豢谏嗌徴撸钠⒔?jīng)蘊熱所致也,蓋口屬脾,舌屬心,心者火,脾者土,心火積熱,傳之脾土,二臟俱蓄熱毒,不得發(fā)散,攻沖上焦,故令口舌之間,生瘡腫痛”。中醫(yī)學認為該病的起病之初為化生熱毒,時間一長則熱毒損及脾氣,再加上濫用苦寒之品,導致脾氣失運,郁久化熱,屬于虛實雜證。因熱郁不宣、兩邪爭起,上蒸于口舌進而生成口瘡[3,4]。濕性黏滯加之脾胃虛弱,導致潰瘍遷延難愈,而且容易復發(fā)[5]。
2 復發(fā)性口腔潰瘍行甘草瀉心湯治療的藥理學研究
甘草瀉心湯出自仲圣《金匱要略》,主治狐惑病。張仲景之論因其病情呈反復發(fā)作和緩解交替,類狐惑出入故命名。蝕于喉為惑,蝕于陰為狐”為指口腔、前后二陰常見潰瘍等特征性表現(xiàn)。原方組成為:炙甘草四兩,黃芩三兩,半夏半升,干姜三兩,大棗十二枚,人參三兩,黃連一兩。
甘草為甘草瀉心湯之君藥,即其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根據(jù)藥理學分析可知,甘草具備與腎上腺皮質激素相類似的作用,能夠穩(wěn)定生物膜,降低炎癥物質釋放數(shù)量,同時還能夠緩解對粘膜的刺激效應,加快粘膜潰瘍的修復速度[6]。黃連具有抗病原微生物與抗原蟲的作用;黃連、黃芩有助于緩解疼痛,并促進潰瘍愈合[7]。黃芩具備抗過敏以及抗炎癥的效果;干姜具備鎮(zhèn)靜以及抗凝的效果[8]。黃煌研究提出,甘草瀉心湯能夠用于粘膜修復之用 [9],且比臨床常用治療方法快捷有效,原因主要為甘草瀉心湯可以在清熱滋陰的基礎上,疏解郁氣,具有標本兼治之功效[10]。
3 復發(fā)性阿弗他潰瘍行甘草瀉心湯治療的臨床研究舉例
耿華[11]將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患者80例,隨機分為參照組與研究組各40例,參照組運用常規(guī)西藥治療,研究組在該基礎上運用加味甘草瀉心湯行治療,結果:在治療總有效率上,研究組明顯多于參照組(P<0.05)。趙京峰[12]將放化療后口腔潰瘍患者80例,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給予觀察組加味甘草瀉心湯治療,給予對照組生理鹽水含漱。對比治療效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比對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治療有效率,前者優(yōu)于后者,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對放化療所致口腔潰瘍患者以加味甘草瀉心湯進行治療,可以提升治療有效率,改進治療效果。王艷麗[13]將嶺南地區(qū)復發(fā)性口腔潰瘍63名患者劃分成兩組,其中對照組是以西藥進行常規(guī)性治療,而治療組則是應用甘草瀉心湯加減進行治療,經(jīng)治療后,兩組潰瘍面積和潰瘍疼痛指數(shù)(VAS)都較前顯著改善 (P<0.05),且治療組較對照組改善更加明顯(P<0.05),治療組潰瘍疼痛時間與潰瘍愈合時間均較對照組短(P<0.05)。謝丹丹[14]將ROU患兒116名,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對其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8例。對照組口服維生素B12進行治療,觀察組在該基礎上口服甘草瀉心湯行治療,全部患兒均治療14 d,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6%(56/5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4.5%(49/58)(P<0.05)。該研究顯示小兒ROU應用甘草瀉心湯聯(lián)合維生素B12治療可有效糾正患兒血中T淋巴細胞亞群失衡,并促進口腔潰瘍愈合,正性調(diào)控口腔微生態(tài)環(huán)境,療效確切,患兒耐受性良好。梁璐[15]將口腔潰瘍120名患者隨機將為其分為對照組(n=60)康復新治療,觀察組(n=60)加味甘草瀉心湯聯(lián)合康復新液治療,結果:在治療有效率方面,觀察組是91.67 %,而對照組則是73.33%,兩者之間具備顯著性差異(P<0.05);通過檢查T細胞亞群結果可知,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CD3+都沒有明顯改變,而CD4+水平則都有明顯提高,至于CD8+則都明顯降低,CD4+/CD8+比值顯著提高,觀察組各項指標的升降幅度都比對照組高,具備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加味甘草瀉心湯聯(lián)合康復新液治療可以明顯改善患口腔潰瘍病人的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有效率,調(diào)節(jié)患者的免疫功能。賈磊[16]選擇化療并發(fā)口腔潰瘍的94名患者。依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把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7名患者,觀察組采用甘草瀉心湯加減治療,對照組采用西藥治療。VB2口服,5~10mg/次,2~3次/日。外用醋酸地塞米松口腔貼片,1片/次貼于患處,2~3次/日,療程為7天。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楊光成[17]用甘草瀉心湯針對42名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90%的治愈率。
駱強[5]將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患兒216例隨機分成2組,觀察組108例,加用甘草瀉心湯加減治療,對照組108例,給予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結果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治療后在潰瘍數(shù)目、潰瘍大小、潰瘍疼痛、潰瘍充血、燒灼感上比治療前積分顯著下降,治療前后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治療后在以上癥狀積分上下降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更加顯著(P<0.05)。結論是甘草瀉心湯加減可在本病治療中起到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