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英 巫有鳳 劉閩生 余斯榮
[摘? ? ? ? ? ?要]? MOOC是一種全新的、高效的、數(shù)字化、優(yōu)質化、免費化的網絡學習模式,在大學中大規(guī)模使用,中職校很少使用,依舊采用傳統(tǒng)的面對面的教學方式,受時間、空間、資源的限制,教學效果并不能充分體現(xiàn),因此,有必要將MOOC模式引入中職教學。由于MOOC模式存在的局限以及中職學校條件限制,教師并不能全搬照抄MOOC的大學模式,需要將二者結合,建構適合中職學校的混合式學習活動。以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部分章節(jié)為例,通過調查問卷、數(shù)據(jù)分析等研究MOOC背景下中職學校計算機課實施混合式教學活動的必要性。
[關? ? 鍵? ?詞]? MOOC;中職教育;混合式學習活動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9-0028-02
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的決定》和人力資源保障部《關于推進技工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的若干意見》的文件精神,經過早期洽談協(xié)商,我市于2019年3月7日成立“創(chuàng)新職業(yè)教育平臺,共建四省培訓聯(lián)盟”。四省為浙、閩、贛、皖,聯(lián)盟的成立有助于各校優(yōu)勢互補,達到合作共贏的目的,有利于積極打造高質量的職業(yè)教育培訓平臺。聯(lián)盟的成立不僅是對國家政策的積極響應,更是對職業(yè)教育發(fā)展困境的探索,職業(yè)學校將深入探索職業(yè)發(fā)展的新路子,積極加強聯(lián)盟協(xié)助互動,共譜職業(yè)教育發(fā)展新篇章。MOOC是一種全新的、高效的、數(shù)字化、優(yōu)質化、免費化的網絡學習模式,在我國大學教育中大規(guī)模使用,但是中職學校卻很少有規(guī)模地充分使用MOOC,大部分中職學校依然采用與MOOC教學存在巨大差別的傳統(tǒng)的面對面的教學方式,受時間、空間、資源的限制,教學效果并不能充分體現(xiàn),因此,有必要將MOOC模式引入中職教學。由于MOOC模式存在的缺點以及中職學校條件限制,我們并不能全搬照抄MOOC的大學模式,需要將二者結合,建構適合中職學校的混合式學習活動。
一、研究目的
通過構建混合式學習活動,為學生提供MOOC小視頻,學生課內外選擇學習時間。課堂上面對面討論,可以解決中職學生線上學習的問題。通過研究了解實施混合式學習活動的具體步驟、學生對混合式學習活動的評價等。實踐活動中把MOOC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相結合,豐富學校教學資源,從而推動學校從傳統(tǒng)教學方式向現(xiàn)代化教學方式轉變,同時,分析混合式學習活動在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策略。探究計算機教學中混合式學習活動怎樣開展、教學效果怎樣、是否受到學生的喜愛、實施MOOC混合式教學活動是否可行,是否必要,哪些問題需要解決,這些問題是開展MOOC混合式學習活動的基礎,也是開展MOOC混合式學習活動可行的前提。因此,本研究以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Excel和Word為教學實踐研究對象,為實踐研究中職計算機教學中MOOC混合式學習活動提供依據(jù)和參考,為我校基于MOOC的混合式學習活動提供參考,為實施混合式教學活動提供方向。
二、理論依據(jù)
(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學習獲得知識的過程。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情境、協(xié)作、會話、資源是建構主義學習環(huán)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屬性。MOOC背景下的混合式學習活動依據(jù)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采用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運用建構主義知識觀、學習觀和教學觀來實踐教學,建構主義理論是實踐混合式學習活動最堅實的理論基礎。
(二)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行為主義理論者華生認為人的行為都是后天習得的,環(huán)境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為模式,無論是正常還是病態(tài)的行為都是經過學習而獲得的。斯金納認為學習是一種行為,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學就是安排可能發(fā)生的事件以促進學習,要關注怎么教,通過小步驟呈現(xiàn)學習材料(MOOC微視頻),對學習者的任何反應做出反饋(在線問題討論),學習者自定學習步調(線上線下資源混合)。目前MOOC的理論基礎大多是行為主義,剛好適用于混合式學習活動。
(三)混合式學習
學者認為混合式學習通過適當?shù)臅r間、適當?shù)膶W習技術對適當?shù)膶W習者傳遞適當?shù)哪芰Γ瑥亩@得優(yōu)化的學習效果。就是把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優(yōu)勢和網絡化教學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既要發(fā)揮教師引導、啟發(fā)、監(jiān)控教學進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因此,MOOC背景下的混合式學習活動遵循學習者主動學習、主動參與討論。本文實踐的混合式學習活動是我市“四省聯(lián)盟”為基礎的優(yōu)質資源共享,以線下面對面及在線教學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活動。
三、混合式學習活動的必要性
混合式學習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重在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探究學習能力和合作協(xié)作能力為目標。了解混合式學習活動在中職學生中的真實狀態(tài),關系到混合式學習的實踐效果。因此,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的形式,對我校及周邊中職學生混合式學習狀況、效果以及對混合式學習的看法與需求進行調查,探究現(xiàn)階段開展以MOOC為背景的混合式學習活動的必要性,從而推動我市中職學?;旌鲜綄W習活動的發(fā)展。
(一)調查方式
以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部分章節(jié)為例,通過問卷、訪談等形式進行調查,了解學生對MOOC背景下混合式學習的態(tài)度、認知、希望、評價等及開展混合式學習活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向。通過對本校及周邊中職學生隨機發(fā)放《中職學生混合式學習調查問卷》,發(fā)出500份問卷,回收491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8.2%。通過對中職學生花在網絡的時間、網絡學習的目的、風格及對混合式學習活動的評價和接受情況進行調查,分析我校中職學生混合式學習活動開展的必要性。
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100%擁有智能設備,網齡3年以上,身邊都不缺多媒體設備,網絡時間充裕,有學習知識的欲望,希望改變,對MOOC有需要,對混合式教學活動是渴望的,對混合式學習態(tài)度是端正的,評價效果良好,還有一部分學生目前是無知的狀態(tài),如果學校采取更好的教學方式進行引導,相信這部分學生的學習將會進步,學到更多東西,能力得到提升。
(二)調查對象
以本校一年級助產專業(yè)144名學生為實踐對象,對他們進行一個學期計算機應用基礎混合式教學活動實踐,對他們混合式學習活動前后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他們的學習效果明顯提高。
一年級學生混合式學習活動前后分數(shù)
實踐前他們的實踐能力分70左右的學生占70%,實踐后,學生實踐分90分左右的占69%,整個學生水平明顯上了幾個檔次。經過一個學期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混合式教學活動實踐試驗后,再對這些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的計算機學習成績明顯提高。所以,我們中職學校真的有必要開展MOOC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學活動,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成績,還能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也能提高整個學校的教學質量,甚至推動職業(yè)教育教學的改革。
四、混合式學習活動的構建實施
(一)技術支持
1.學習支持服務
學習支持服務經歷了“借鑒國外理論經驗”到“理論用于實踐”再到“實踐解決問題”一系列過程,現(xiàn)在已經相對穩(wěn)定成熟了。學習支持服務就是以學校、教師等為載體,為學生提供網絡和面對面的支持服務?,F(xiàn)在網絡時代,我市“四省聯(lián)盟”的成立為我們提供了學習支持服務。
2.人員支持
我們學校計算機老師都是大學本科及研究生學歷,擁有多年教學經驗,能做到對學生進行線上線下教學引導,為學生提供指導服務,網絡和技術人員為網絡技術平臺提供保障。
3.學習環(huán)境支持
主要是課堂的學習環(huán)境和課后的通訊網絡環(huán)境。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行為設計適合學生的不同學習活動和學習資源,為學生提供學習知識和解決問題的環(huán)境。
(二)構建實施策略
1.課前準備
混合式教學活動是學生、教師、教輔人員等多方協(xié)助參與完成的。首先具備網絡支持、賬號密碼、了解流程;其次,準備好學習環(huán)境、課程資料;最后是學生熟悉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方式流程。
2.課程教學
混合式教學活動主要包括準備部分、自主學習部分、答疑解惑部分及面對面討論部分內容。
(1)準備部分是開展混合式學習活動的基礎部分。讓學生充分了解教學程序、學習形式、熟悉環(huán)境和操作方法以及規(guī)則制度等。
(2)學生自主在線學習是混合式教學活動的重要部分,學生利用設備通過MOOC對課程內容進行自主學習,學生觀看教學視頻、完成作業(yè)、測驗。學生可以個人學習,也可以通過自由組合小組或團隊一起學習,也可以在教師指導下互相促進、幫助,并靠個體努力獲取新知識,還可以通過話題討論展開學習。
(3)面對面答疑解惑部分是MOOC背景下混合式學習活動的關鍵部分。它的存在全面提升了課堂互動。通過話題討論、小組協(xié)作等方式鞏固學生線上學習的知識,同時教師通過面對面方式對學生常見問題、普遍問題做解答,幫助學生解決他們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面對面課堂上,教師結合課程知識和學生的習得水平布置與課程相關的話題,對班級學生進行分組討論,使線上線下相結合,讓在線學習得到展示,優(yōu)化教學效果。
3.課后工作
學生評價:通過課程的學習后,視頻的觀看率、作業(yè)評分、考試得分、參與話題討論情況等形成學生各個階段的多元評價。同時根據(jù)混合式學習活動效果適當調整教學設計,設計學習活動更適合學生,使學習效果更優(yōu)化。
五、結論與展望
(一)研究結論
MOOC背景下的混合式學習活動讓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享,為我校教育資源提供保障,促進職業(yè)教育改革,同時也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提出了挑戰(zhàn)。將MOOC和學校課堂的教學相結合,使MOOC資源在職業(yè)教學中的運用有了新的發(fā)展。在中職學校開展MOOC背景下混合式教學活動,充分融合網絡資源和線下教學,學生可以習得更多知識,中職學校教育教學得到大幅度提高,能促進教師教學發(fā)展和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將有效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和培養(yǎng)質量。
(二)研究展望
把握教育改革的機會,能有效促進職業(yè)學校之間優(yōu)質資源的共享,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能有效提升MOOC的教學質量,促進MOOC本土化發(fā)展,校本MOOC的探究將成為未來MOOC發(fā)展的趨勢,混合式教學成為學校教學的常態(tài),MOOC為終身學習者提供較豐富的教學資源,滿足不同學習者的需求,為學?;驅W習者提供專業(yè)、合理、高效的課程資源。
參考文獻:
[1]梁曉航.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云南大學的實踐調查研究[D].昆明:云南大學,2016.
[2]杜世純.MOOC背景下混合式學習的實現(xiàn)路徑與效果評價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yè)大學,2017.
[3]劉莉君.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探索:以高等數(shù)學課程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7(37):104-105.
[4]張麗穎,張學軍.高職院校慕課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比較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8,20(6):51-54,57.
◎編輯 馮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