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美華
隨著社會的進步,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教學質量成了教育的生命線,許多小學都構建了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以期提高教育質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是最重要的內容之一。本文以教學質量監(jiān)控為背景,對小學閱讀教學設計策略進行了分析,以期通過提升閱讀能力,最終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一、質量監(jiān)控背景下的閱讀教學設計
質量管理體系主要是指管理理念、管理思想和管理行為的一套系統(tǒng),因為它有積極的預防措施和預警機制,因此被企業(yè)廣泛應用。這樣的質量管理系統(tǒng)同樣適用于學校,因此也被廣泛地應用于對學校教學質量的監(jiān)控。這個體系通過系統(tǒng)地收集教學過程中的數據并進行分析,對教學過程進行全程監(jiān)控,借以評價教學活動,提高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下面以統(tǒng)編版六年級上冊《狼牙山五壯士》一課的教學設計為例,談談質量監(jiān)控背景下小學閱讀教學的設計策略,并作簡要分析。
《狼牙山五壯士》講述的是1941年的秋天,八路軍七連六班的五位戰(zhàn)士為掩護群眾和連隊進行轉移,和日軍作戰(zhàn)到彈盡糧絕,最后跳下山崖的悲壯故事。教學設計如下。
1. 課文背景及相關內容介紹。
向學生簡介《狼牙山五壯士》的創(chuàng)作背景及作者情況,并出示五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眺望著群眾和部隊主力遠去的方向的圖片,讓學生對五壯士英勇跳崖有形象上的認知,對五壯士為了群眾和部隊的安全,義無反顧地選擇死亡的英雄氣概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2. 閱讀障礙排除。
首先對文中的生字進行教學。教師范讀,重點展現流暢度、斷句方式以及語音、語調的控制。然后對運用了表現手法的句子進行講解,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3. 閱讀興趣調動。
利用多媒體教學。在課的初始階段,讓學生觀看電影《狼牙山五壯士》中五壯士跳崖的部分,感受五壯士的豪邁氣節(jié),激起學生的愛國情感,為后文的學習奠定情感基調。在課堂結尾階段,播放歌曲《英雄贊歌》,讓學生想象畫面。五壯士機智勇敢、堅貞不屈,為了祖國、為了人民壯烈獻身的形象一定會浮現在學生的眼前。
4. 閱讀互動設計。
首先,教師帶領學生逐句閱讀,重點講解每句的斷句及情感表達,并抓住關鍵詞從語言、動作、神情等處體會人物的特點。接著,學生自主通讀全文。再接著,設計分組模式進行分組表演,表演環(huán)節(jié)為小組群朗誦和小組推薦組員朗誦兩個環(huán)節(jié),調動學生的閱讀熱情。最后,出示一些句子,讓學生深入到課文中,抓住這些重點句子細細品讀,以讀促思,以讀促情,去感悟五壯士的崇高品質。
5. 課堂閱讀創(chuàng)新內容。
通過小組競賽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熱情,同時進行閱讀技巧的指導。按照文中事件發(fā)展的順序,讓小組內學生選取自然段朗誦,或者讓學生選取角色朗誦,旨在通過娛樂互動的方式,增加學生對閱讀內容的印象及興趣,最后象征性地給予評分。
6. 課堂尾聲提意見。
讓學生針對這節(jié)閱讀課說說自己的感受和學習到的內容,并提出意見及建議。教師歸納整理,作為下次閱讀課的改進參考意見。
二、質量監(jiān)控背景下的閱讀教學設計策略分析
1. 明確核心質量。
在閱讀教學設計中,一切工作都應圍繞著全面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來進行。通過研究學生的認知水平、性格特點和興趣點,設計合理的教學內容,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從而自發(fā)閱讀。如上述閱讀教學設計中的第一點和第二點,就是在該要求下展開的。通過對閱讀內容的背景及相關知識的介紹,引導學生進行發(fā)散式思維,讓學生對閱讀內容有所認知。通過范讀講解閱讀技巧,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以便讓他們融入到閱讀當中。
2. 設定考量指標。
閱讀教學設計同樣也要預防一切不合格性,這就對教師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杜絕不合格的發(fā)生。首先要制訂明確、具體、可操作、易對照的閱讀考量指標,同時要加入課外研讀和創(chuàng)新教學的指標。要掌握閱讀教學質量所需要求,熟悉各個方面的達標內容,在設計環(huán)節(jié)中全面考量。利用多種閱讀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展現自己的能力。在閱讀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情感,創(chuàng)設情境,加入互動環(huán)節(jié)。如上述閱讀教學設計中的第四點和第五點小組表演、比賽環(huán)節(jié)的設置,讓學生在角色朗誦中產生強烈的體驗感。在教學過程中應有目的、有步驟地引導學生進行自發(fā)閱讀和研究,思考文章中心思想,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同時,應盡量使用靈活的閱讀方法,有條件的應該加入體驗式的閱讀方式,讓學生身臨其境。如上述閱讀教學設計中的第三點播放歌曲《英雄贊歌》的設計,讓學生跟著音樂進行朗讀,激發(fā)體驗感。在閱讀材料的選擇上也很重要,內容必須與學生的認知能力相匹配。
3. 進行檢驗與督導。
學生是整個質量監(jiān)控體系的核心,閱讀教學設計策略的有效性需要通過學生對教師的教學質量、教學效果進行反饋,然后重新調整設計內容,改進質量。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掌握學生的體驗結果,來檢驗設計策略。同時要對設計策略進行督導,開展教師之間的溝通以及學校與教師之間的溝通,還可引入校外主體參與檢驗,真正提升閱讀教學的質量。如上述閱讀教學設計中的第六點,在課程尾聲時收集學生的閱讀體驗和意見建議,就是為了檢驗課堂效果。
4. 形成良性循環(huán)。
戴明循環(huán)是一種管理方法,它能有效提升教學的質量水平,每一次循環(huán)都是一次提升。閱讀教學的設計策略可全程使用戴明循環(huán),從而有效提升閱讀教學質量。教師在對閱讀教學進行設計時,應熟練運用戴明循環(huán),即定目標—執(zhí)行實施—檢查—處理,不停地運轉,在周期與周期之間彼此協(xié)同、互相促進發(fā)展,實現連續(xù)運轉、循環(huán)上升,從而推進教學質量的持續(xù)提升。在閱讀教學的設計前期,應對閱讀內容、適用性、閱讀方法等進行合理計劃,要以學生為本位,分析各種因素,制訂達標項。在執(zhí)行過程中,應嚴格按照計劃操作,避免不合格項目的發(fā)生,切實以學生為中心,努力激發(fā)學生的體驗感、思考感、表達感,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自發(fā)性,從而達到預期標準。在檢查過程中,要形成檢查督導制度,客觀地對閱讀教學進行反饋和評價,有效地處理教學設計中的不足。在總結過程中,對反饋的信息采取有效改進,消除不足,并形成新的解決方案,從而轉入下一輪的循環(huán),最終提升教學質量。如上述閱讀教學設計中積極汲取反饋信息,就是為下一次更好地開展閱讀教學儲備經驗。
總之,在目前小學教學質量監(jiān)控的背景下,語文教師應積極應用創(chuàng)造性思維,將質量監(jiān)控融入日常的閱讀教學中,時刻以學生為本,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作者單位:福建省云霄縣第二實驗小學? ?本專輯責任編輯: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