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玉潔
摘 要:班級是學生活動的主要場所,建立一個良好的班級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而家庭教育對學生有著直接的影響,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搖籃,也是學校對學生展開教育的前提。因此,家長應為學生建立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從而使學生擁有良好的個人品德。就如何進行家庭教育進行了分析和探究,希望對家長轉變家庭教育方式有所幫助。
關鍵詞:家庭教育;班級管理;教學策略
一、家庭教育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
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人們觀念的不斷改變,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越來越高,大多數(shù)家庭對孩子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待,希望孩子未來發(fā)展一片光明。但很多家庭在教育孩子這方面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講:
一是大多數(shù)家庭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給孩子買大量的練習題、報很多的補習班等,讓孩子不停地去學習,不讓孩子去玩或者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給予孩子極大的壓力,久而久之,導致孩子對學習產(chǎn)生厭煩感,在課堂學習中注意力不集中、缺乏積極性,使得學習效率不斷下降,這不利于班主任進行班級建設。
二是很多家長認為好的孩子是在棍棒下打出來的,當孩子遇到不會的問題時,家長沒有耐心指導學生,而是動不動就打孩子,認為孩子太笨,這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對自己缺乏信心,在學校時不敢與教師、同學交流問題,使得很多學生不能及時解決課堂上遺留的問題,跟不上教師的節(jié)奏,從而導致學習成績不斷下降。
三是很多家長認為自己掙錢供孩子吃穿即可,在生活中從來不與孩子交流,也不關注孩子的發(fā)展狀況,認為孩子的學習全靠教師。家長的觀點是片面的,殊不知,家庭是影響孩子身心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家長與孩子不交流,導致其走入課堂也不知道如何與他人相處。
四是很多家長很溺愛孩子,使得很多孩子變得盛氣凌人、以自我為中心,而且孩子要什么就買什么,當自己孩子與別的孩子吵架,不分青紅皂白就指責別的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變得像家長那樣,這不利于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孩子沒有班級團結的意識,不利于建立優(yōu)秀的班集體。
二、解決家庭教育問題的策略
1.家長要與學生多交流
在生活中,家長與孩子的溝通與交流,是構建良好家庭教育的前提條件。而且初中階段是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學生比較敏感,如果學生在學習或者生活當中出現(xiàn)問題時,家長沒有給予及時溝通與交流,學生就會壓抑在自己心里,無法及時表達出來,進而產(chǎn)生消極心理。學生會認為家長不關心自己,在學校也會變得冷漠,不愿與教師、同學交流,這樣不利于教師有效地管理班集體,了解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狀況,從而導致教學效率下降。為防止學生出現(xiàn)這樣的狀況,我建議家長要與孩子多交流,詢問學生最近的學習狀況,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傾聽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及時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讓學生在學校里愿意與教師、同學交流,從而讓學生愉悅地學習。
2.家長要多鼓勵學生,增強其自信心
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例如沒有掌握好英語學習技巧、數(shù)學上有些題目沒弄懂、考試成績不理想等等,這都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學生對自己充滿信息,再接再厲,一定會克服這些困難。而家長作為學生的堅實后盾,應該多鼓勵學生,激勵他們勇往直前,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向前走。但當前很多家長對孩子沒有耐心,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問題時,只會張口就罵,而沒有耐心指導,鼓勵他們克服困難,當學生回到課堂上情緒消極,對教師同學態(tài)度不好,這不利于班主任建立班集體。為改變這一情況,家長應鼓勵學生,當學生學習有一點點進步時,給予其及時夸贊或者物質獎勵,從而有效地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3.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榜樣對于中學生而言,就像一面學習的鏡子,家長的行為、語言會對學生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因此,家長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從而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一是家長隨時隨地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說話時要用禮貌用語,對待他人要和藹可親,尊重每一個人,孩子也會潛移默化地學習家長的行為,在家長的影響下成為一個有文化素養(yǎng)的學生,這樣孩子在班集體內才會尊重教師,與同學和睦相處,幫助在學習上有困難的人,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從而建立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二是家長對孩子要言而有信,說過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不輕易許下無法實現(xiàn)的諾言,讓學生明白信守承諾的重要性,使學生在學校里和教師、同學相處時,說到做到。三是家長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這樣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學生也會模仿家長,學習他們積極樂觀的精神。這樣的家庭教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還可以讓學生在學校更好地學習,從而讓教師有效地管理班集體。
綜上所述,家庭教育對學生至關重要,對孩子以后的人生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家長與教師應多關注學生的發(fā)展狀況,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個人品質。除此之外,家長還要與學生多交流,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溫海東.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合作[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2]馬恒懿.家校合作新探[D].華東師范大學,2011.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