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毅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當摒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自身教學理念,進而有效提高自身教學效率。近幾年,隨著中職院校的不斷擴招,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也在逐漸拉大。由于不同學生的教育環(huán)境、生長環(huán)境各不相同,所以不同學生的理解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也都存在較大差異。針對此種情況,教師應當選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進而更好的滿足不同學生的實際需求?;诖?,本文首先就中職英語教學現(xiàn)狀進行了簡單分析,而后提出了幾點因材施教原則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因材施教 中職英語教學 新課改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6-0095-01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也逐漸提高,復合型外語人才已經成為當前社會對于人才的基本要求。培養(yǎng)技術型、應用型人才是中職教育目標,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對學生所在專業(yè)進行充分考慮,而后以就業(yè)為導向,進而更好的實現(xiàn)學生技能。不僅如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做到因材施教,務必要以“實用”“夠用”作為教學方針,進而有效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水平。
一、中職英語教學現(xiàn)狀
(一)中職生自身現(xiàn)狀
近幾年,由于諸多因素,中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普遍下降。根據調查發(fā)現(xiàn),大多數中職學生都是因為無法升入高中甚至初中都沒有畢業(yè)才選擇了中職學校[1]。大部分中職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較差,英語能力差距較大,一些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可以流利的完成課文朗讀,并利用所學知識完成日常對話,還具備一定的寫作能力;但是大部分同學都是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甚至個別學生無法正確讀出單詞。由于學生基礎較差,很多學生都“破罐破摔”,根本聽不進任何英語知識,最終對英語學習產生了抵觸、反感。
(二)教學設施不夠完善
隨著中職院校的不斷擴招,很多教學設施已經不能滿足學生應用,致使教學設施不完善。不僅如此,一些教師對于英語教學軟件沒有明確認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然沿用了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式,認識不到培養(yǎng)學生個人能力的重要意義,限制了學生思維、潛能的有效發(fā)揮。長此以往,導致中職英語成為了“老師”的課堂。針對此種情況,教師應當選用新型教學形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二、因材施教原則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探討
(一)備課分層
備課是決定中職英語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為了更好的兼顧班級所有學生,保障當前教學的層次性。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應當對本節(jié)教學內容進行研究分析,還要對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簡單了解,而后以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基礎制定多個層次的教學目標。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將學生分為優(yōu)等生、中等生、后進生三個層次。在教師備課過程中,應當以中等生的認知與理解為基礎制定教學目標,在此過程中,還要注意,該目標要兼顧優(yōu)等生、后進生。在備課過程中以中等生為標準,為優(yōu)等生難度,提高學習效率;為后進生夯實學習基礎。選擇適當難度的教學目標,可有效兼顧班級所有學生,提高中職英語教學效率。比如在Unit 3 《Going Shopping》備課過程中,教師可以依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以下分層:優(yōu)等生:要掌握并靈活應用本節(jié)所學的新單詞、句式,還要自主完成購物;中等生:可以利用課文中的句式、詞語進行簡單對話,可以說出難度稍高的對話內容;后進生:可以認識商品名稱、了解購物計劃,可以依照購物計劃完成簡單對話[2]。總而言之,在中職英語教師備課過程中,教師應當依據不同層次學生特點制定不同教學目標,進而更好的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
(二)課堂教學分層
要想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實際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依據學生實際情況實時調整自身教學內容,適當的對本節(jié)內容中的單詞、詞組、課文進行分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于優(yōu)等生,教師應當以引導、啟發(fā)式教學為主,給優(yōu)等生足夠的自主思考、探究時間與空間;對于中等生應當加大訓練力度,通過多種方式提高學生運用能力,如:復述、提問等等。而對于后進生教師應該讓學生多讀、多學,加深學生對本節(jié)單詞的認識。在此過程中,教師尤其要注意自身教學速度,務必要做到“循序漸進”,不可急于求成。
比如,在課堂提問過程中,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應設置不同難度問題。對于后進生,教師應當以協(xié)助為主,盡可能的找一些較為簡單,可以直接找到答案的問題,比如:What、When等問題,讓學生可以直接用“yes”or“no”完成回答,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其進行及時點撥;對于中等生,教師應當引導學生盡可能的回答一些一般難度的問題,比如,在課文閱讀過程中針對事情的因果關系,可以利用“How”進行提問,進而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了解學生知識掌握程度。對于優(yōu)等生而言,應當盡可能的用“why”進行提問,此種問題開放性較強,自主發(fā)揮空間較大。在課堂練習中,教室可以安排小組合作、互幫互助等多種形式完成練習,進而更好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答題質量。
總之,在中職英語教學中遵循“因材施教”原則,全面落實了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并且打破了傳統(tǒng)的沒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能夠更加科學、合理地實現(xiàn)差異化教學,使學生能夠以更加高效的狀態(tài)學習英語。
參考文獻:
[1]孫祿璐.中職英語教學中學生專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探討[J].知識文庫,2018(18):141.
[2]潘小青.分組式合作學習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山西青年,2018(18):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