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曉
摘 要:新時期學生需要積極的學習德育知識,教師要給學生提供積極的指導教育,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推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因此,文中通過介紹小學德育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探究小學德育教學效果的提升策略。
關鍵詞:小學 德育 教育效果 提升策略
小學時期德育教育是樹立學生正確道德觀念的初始階段,對學生發(fā)展道德素質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教育中,教師不但要為學生提供文化教育,而且要給學生提供德育教育,利用思想品德教學與其他學科的共同作用來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觀念,讓學生經過學習加強道德素質,在生活學習當中養(yǎng)成好習慣,獲得良好的小學德育教育的效果。
一、小學德育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不靈活
目前,我國的小學德育教育教學當中還存在不靈活的教學方式的問題,具體表現(xiàn)在固化的德育教育模式,教學方法比較單一,通常關注的知識教學速度與形式,并未重視教學重難點,通常利用講解內容的方法,教師在課堂上自己講,不能完全考慮到學生的感受,造成學生無法發(fā)揮出主體地位,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造成學生缺少學習興趣,直接對順利展開小學德育教育工作帶來影響,學生被動學習、毫無創(chuàng)新、懶于思考,課堂教學將會變得無意義。將會給教學工作良好展開帶來不良影響,從而無法實現(xiàn)德育教育的目標。學生在學習能力方面有很大差異,無法良好提高學生的道德意識。
(二)教師不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
傳統(tǒng)德育教育在教學過程中為得到充分重視,隨著新課程的改革不斷深入,德育教育工作開始逐漸普及??墒沁€有許多的學校未對學生德育教育工作進行充分關注,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依然是重視培養(yǎng)智育,未充分重視德育教育。然而存在這些想法以及態(tài)度的學校,實際上展開德育教育的過程就無法良好實行,這個教學思想極大程度上對學生德育教育發(fā)展產生影響,給學生未來發(fā)展與健康成長帶來不良的影響。
(三)德育教育缺乏實踐性
有些學校的德育教育依然留在起步時期,德育教學當中設置太高的目標,實際教學當中通常停留在表面,實踐不足,學生無法了解到德育教育的必要性,所以在課堂上部分學生注意力不足,直接對德育教學工作順利展開產生影響。
二、小學德育教育效果提升策略
(一)提高教學模式的靈活性
對德育教育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事實上小學教師依然利用傳統(tǒng)的方法來對學生展開指導,實現(xiàn)德育教育。面對這個情況,學校要加強重視,激勵德育教師探索更適用于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方式,從實際出發(fā),按照學生性格與知識接受水平的不同,制定出一整套實用性較高的德育教育模式??茖W設置教學內容,實現(xiàn)個性化針對性的教學。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展開溝通,有助于更好的掌握好小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以及學習進度,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德育學習當中的困擾,更好的對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日常生活進行了解。教師要及時有效的對學生產生的心理問題進行指導,在這個流程中經過旁敲側擊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無形中提高學生的德育意識。
(二)各學科中德育滲透,增強道德意識
小學的德育教學當中,每一個學科的教師要重視在教學當中將德育教育進行滲透,真正利用所教內容來實現(xiàn)對學生的教育引導,加強學生的德育意識。比如,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課文內容來實現(xiàn)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培養(yǎng)出學生良好的熱愛祖國的情感;數(shù)學教學當中,教師可以使用我國古代數(shù)學家的故事來激勵學生,讓學生了解到古人的偉大;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學生提供優(yōu)美的音樂,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體育教學中,教師讓學生經過積極鍛煉培養(yǎng)出他們的意志品質,充分發(fā)揮出團隊合作的作用。在各個學科當中滲透德育教育,加強學生道德意識,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
(三)德育教育生活化
小學德育工作的展開,為了不斷提高小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推進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價值觀與世界觀。教師在小學德育教育當中,轉變傳統(tǒng)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轉變學生記憶德育知識作為標準的考核評價制度,利用開展生活化的教育方式,落實德育教育工作。比如,教師在德育教育過程中,綜合教學內容,將生活案例融合進來,保證學生綜合生活案例明確是非對錯,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這種展開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成為推進德育教育創(chuàng)新的良好途徑。
(四)加強榜樣的力量
德育教育工作并不是只對學生展開教育,而是對教師自身素質也有較高的需求。小學生正處在形成三觀的重要時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一般容易模仿成年人的做事方式。因此,在小學德育教育過程中,學校和所有教師不能只重視課堂教育,還要增強對自身的行為規(guī)范力度,用較高的道德水平來對自己嚴格要求,在較長時間的接觸當中通過自己的行為舉止來影響學生,正確引導學生,讓學生朝著良好的方向發(fā)展。
(五)重視學生的情感教育
教師不但是學生日常行為的引導者,而且還是學生的良師益友,現(xiàn)實教學中要發(fā)揮出良好的指導效果,關愛學生,嚴加管教,重視給學生提供情感教育。對常犯錯的學生,組織他們深入理解學習各種行為守則,讓學生了解到自己生活到一個有秩序的機體中。教師要及時結合理想與德育教育,采用有效的手段,樹立起學生的理想,正確對學生展開引導,讓學生可以為自己的理想進行奮斗,理想關鍵在于實踐,激勵學生不斷奮斗,積極進取。作為教師,要充分了解到自己的教育責任,通過理想來激發(fā)學生,為學生前進道路上克服困難提供良好的幫助。
綜上所述,教育的意義并不是只包括傳授知識,還包括教會學生做一個正直的人,從小培養(yǎng)其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在國家大力支持下,德育開始變成教育中的重要內容,提高學生道德素養(yǎng),才可以良好的端正學生生活態(tài)度。因而,展開德育教育為學生未來發(fā)展,為國家未來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童琳.以童話為載體力促小學德育教育的有效性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21):148-149.
[2]林列如.提高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與有效性的方法研究[J].考試周刊,2016(77):171.
[3]段翠紅.提升小學德育教育有效性的途徑分析[J].新課程學習(上),2014(0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