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蓮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和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努力加強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經(jīng)成為了“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得到了各方面的廣泛關注和重視。所以,作為小學班主任,我們需要在既有工作的基礎上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內(nèi)容,讓學生逐漸擁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為學生更好的學習、成長奠定基礎。鑒于此,本文從班風的導向、凝聚、約束功能著手,對此問題展開了細致的分析,旨在讓班風建設與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實現(xiàn)有機結合,并實現(xiàn)價值最大化。
關鍵詞:班風建設;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策略分析
小學班主任作為小學教育的重要力量,在素質(zhì)教育逐漸深入的今天,必須以形勢、新任務提出的新要求,特別是《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為根本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加強對心理教育活動的重視程度,從小學生的特點、需求、訴求出發(fā),探索出新的、有效的、實用的將班風建設與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有效融合的模式和策略,從而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為學生更好的發(fā)展進步奠定基礎。
一、利用班風的導向功能,激發(fā)心理模仿,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導向功能是班風的基本功能之一,也就是說,良好的班風是整個班級價值觀念、行為規(guī)范的內(nèi)在指引和根本體現(xiàn),能夠引導班級的個體向著正確的目標和方向不斷發(fā)展。而心里模仿是小學生的根本心理特點,是指學生由于受到他人行為的刺激,會不自覺的使自己與他人相仿。而我們班主任要做的就是在班級中構建積極的、適合班級學生特點的班風,利用班風的導向功能,讓學生能夠自覺的去模仿班級中做得好的同學,通過一個模仿——超越——再模仿——再超越的過程,使得學生處于一個良性循環(huán)的狀態(tài),最終使得每一位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都得到有效的提升。
例如,我對于班級中能夠積極幫助別人、待人溫和、上課能認真聽講、主動回答問題的學生,都會給予精神或物質(zhì)上的獎勵,其他的學生為了得到認可,得到獎勵,當然也會積極模仿這些獲獎同學的行為,從而在整個班級中就形成了一個更好的氛圍,久而久之,達到了在模仿中不斷超越的狀態(tài),每一位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二、利用班風的凝聚功能,化解心理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凝聚功能是班風的又一基本功能,基于班級文化的共同愿望等內(nèi)容,能夠通過潛移默化的過程,凝聚學生的人心,統(tǒng)一學生的思想,使得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歸屬感和自豪感。而由于每個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再加上學習中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會使得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心理障礙,因此,我們班主任需要充分的發(fā)揮班風的導向功能,以此來化解學生的心理障礙,使得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而這就需要我們班主任不僅要細心,耐心,用心,而且還要找準突破點,做到針對性的引導和訓練幫助。
例如,我們班有一位同學,學習基礎薄弱,學習成績不理想,上課不遵守紀律,也常常受到任課教師的批評,但是,經(jīng)過我的觀察,發(fā)現(xiàn)他特別喜歡畫畫,因此,我就以此為突破口,在學校舉行畫畫比賽時,我邀請這位同學參加,在與其細心交流的過程中,幫助其打開封閉的心靈,化解心理障礙,在我和美術老師的共同幫助下,他獲得了“十佳小畫家”的榮譽稱號,為班級爭了光,其他同學也對其刮目相看,他也有了繼續(xù)努力的動力和信心,找到了自己的歸屬感。
三、利用班風的約束功能,培養(yǎng)心理認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約束功能是班風的又一個基礎而重要的功能,同處一個班級的學生,為了共同的愿望,就必須時時、處處、事事維護班級文化和制度規(guī)范,在班級文化和制度規(guī)范的指導下自我約束,而在遵守班級規(guī)范和文化的過程中,就是培養(yǎng)學生心理認同的一個過程,通過此過程的長期訓練,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自然會有所提高。在此過程中,需要我們班主任做到的就是班級文化和制度的制定一定要科學、合理,具有實用性和時效性。
例如,我在制定班級制度,構建班級文化的過程中就會堅持以生為本的基本原則,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想法和意見,在多次商議和共同討論之后,才做最終的確定,有了這樣一個民主、透明、公平、公正的過程,學生們都會自覺遵守自己制定下的班級規(guī)范,當然在班中會形成一個好的氛圍,心理認同程度得以提升的同時,學生們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綜上所述,作為新時代的班主任,在做好基本的班主任工作的同時,從多方面著手,將班風建設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現(xiàn)有效的融合,是時代賦予我們一線班主任的神圣使命。本文所提出的利用班風的導向功能,激發(fā)學生心理模仿;利用班風的凝聚功能,化解學生的心理障礙;利用班風的約束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心里認同三個策略,旨在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當然,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提高,只靠這三個策略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更多教師的共同探索。相信,在更多班主任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班風建設一定能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現(xiàn)緊密的融合,學生也一定能實現(xiàn)更好、更健康、更全面的發(fā)展進步。
參考文獻:
[1]于書全,何竟軒,劉學廷,牟曉筠. 以心育心,建設學校心理教育“三個融合”體系典范[J].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8(19):38-40+44+66.
[2]孔應清. 班主任如何有效地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 教書育人,2018(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