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科成
【內(nèi)容摘要】用心去感受學生這個群體,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理解和認識,進而運用所掌握知識來剖析,解讀如何溝通的方式。
【關(guān)鍵詞】溝通? 班主任? 對話? 觀察
社會、學校要和諧,作為班主任要創(chuàng)造班級和諧。要達到這一目的,班主任必須和教育的對象——學生溝通,但師生之間的溝通客觀上又的確存在障礙:年齡、經(jīng)歷、所受教育的程度以及對社會生活的認識等等。因而尋找適當?shù)?、行之有效的溝通方式便成了許多班主任不懈的追求。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的今天,如何在平凡的班主任工作中和學生藝術(shù)的溝通呢?我在平時工作中摸索出一些經(jīng)驗,將通過本文進行總結(jié)。
一、一片冰心在玉壺
教育,從本質(zhì)上說是一種以人為本的關(guān)懷,是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無私關(guān)愛,需要一個充滿愛的心靈去震撼另一個心靈。從人性的角度看,學生一般最關(guān)心他自己:自己所處的位置、得到的關(guān)注與肯定以及自身的發(fā)展。大多數(shù)情況下,總是以他自己的角度去評判一切。如果學生能從教師的話語里、眼神里、動作里,極其迅速地體察出教師的誠意及一片真誠的愛,學生消除了戒備心理,即使他有再大的氣,也不會沖教師發(fā)的,而且情緒也會很快平靜下來,自然進入到一種較為融洽的交流狀態(tài)。
1.用尊重開啟學生的心扉。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潛意識深處,都渴望被人尊重。班主任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育,首先必須尊重學生,以平等的身份與孩子交流。努力消除隔閡,拉近距離。老師叫學生到辦公室,學生本身就有提防心理,特別是“問題生”,第一個想法大多是“我又犯什么錯誤了?老師是不是又要批評我了?”因此和學生溝通首先要做到和學生“心心相印”。這不光是形式,而更是一種平等,人格的平等。不是威壓,要讓學生道出自己的想法把心懷敞開給老師看,這也要求老師有更高超的溝通技巧。
2.用愛心取得學生的信任。學生在遇到失敗,受到挫折,遭受到突發(fā)事件打擊時,稚嫩的心靈要承受巨大的壓力,有時就好像掉進陷阱一般,必然會表現(xiàn)出種種心理障礙、心理沖突。處于這種情形的學生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關(guān)心,求得同學、老師支持幫助的愿望特別強烈。這時班主任若能對他們表示關(guān)心和理解,洞察秋毫,伸出熱情之手,在力所能及的范圍為他們排憂解難,必然會產(chǎn)生平時難以獲得的良好教育效果。有一次星期五放學,學生們都高高興興地騎車回家。校門口路邊停著一輛電動車,一位男生彎腰在看車胎,好長時間沒有找到毛病,特別焦急,還使勁地用腳踢車。我走近一看,原來是我班學生吳海日。我急忙安慰他說:“別著急,辦法總會有的?!蔽覐澫卵敕皆O(shè)法,好久也沒有找到車胎問題所在??吹嚼蠋熀苄量啵α艘恍φf:“算了,被雨淋得銹了,干脆我推回去了?!蔽也焕硭麍猿种?,工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找到車胎角落一個小的口子了。他高興地跳起來,由衷地說:“您真厲害,佩服死您了!”我趁機開導(dǎo)他說:“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冷靜處理,不要放棄?!蓖瑫r對全體同學來說,也能從中受到教育,往往會形成同學之間互相關(guān)心、相互愛護、相互幫助的風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學生的思想境界也得到進一步升華。
二、人面桃花相映紅
高一年級學生的“獨立”意識增強,開始尋找自己的獨立性和自我的力量。凡事基本上都有自己的評判標準,遇事不再像原來一樣依賴師長,開始聽從“自我”的聲音,并逐漸學會自己拿主意。根據(jù)高年級學生的特點,主動和學生溝通時,首先要表示認可,再分析原因,以保護學生萌發(fā)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再者還需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讓學生主動和老師溝通。
1.用心溝通——周記對話。我班規(guī)定每周寫一篇周記,讓周記成為學生們向老師傾訴的陣地。班主任通過這種方式來了解班級的現(xiàn)狀、存在的問題,了解學生的情感動向,解答學生的來自各方面的難題,用富有感染力的言辭勸慰、開導(dǎo)、勉勵學生,和周記里的學生作心靈的對話。但班主任要注意發(fā)放的方式,寫評語要注意分寸、語氣、措辭,還得信守承諾、充分尊重學生的情感和思想。只有這樣,學生才有可能更加信任、敬慕班主任,周記本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師生對話的載體。
2.用嘴溝通——專題論壇。再如設(shè)立每周一次的專題論壇,如“心靈聊吧”,聊當代青年們最關(guān)注的話題,如:怎樣對待歌星、影星的“粉絲”、“鋼絲”,怎樣克服考試恐懼癥,怎樣走出自卑的心理陰影,怎樣走出情感誤區(qū)、怎樣對待學生上網(wǎng),怎樣對待班干部管理等等,給學生心靈的沖擊,使之相輔相成、和諧、統(tǒng)一形成“人面”、“桃花”相互映襯互促共生的喜人景象。
3.用眼溝通——課堂觀察。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用眼來說話”便是一種很好的溝通,是一種較高層次的、通過“心靈交流”獲得師生間的情感和諧與心靈共鳴,從而獲得最佳教育效益的方式。一個成功的班主任,應(yīng)善于運用“眼光”與學生進行情感的交流、信息的傳遞與行為的暗示,從而給學生以肯定和鼓勵。每當跨進教室,通常我都習慣地對全班同學親切的一瞥。這僅僅是課前的“全方位”的掃視,而在這掃視當中,我卻可以大體了解全班學生的精神面貌。然而更重要的是在講課當中,教師要善于用敏銳的目光,關(guān)注一些后進生,一些特殊學生;用眼發(fā)現(xiàn)他們的毛病、缺點,及時指出、批評;或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適時表揚、鼓勵。
【參考文獻】
[1] 鄭桂華. 語文有效教學觀念策略設(shè)計[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11).
[2] 王磊. 接受美學與文本閱讀[J]. 閱讀教學與研究,2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