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小容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養(yǎng)成教育逐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其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提升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有人曾形象地稱其為素質教育的靈魂和核心,因為它的成功與否,直接對學生健康成長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在農村初中政治課堂中,對學生實施養(yǎng)成教育,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政治學習習慣、還能全面提升其安全意識、環(huán)保意識等,對于培養(yǎng)學生政治核心素養(yǎng)也具有積極影響。農村政治教師在教學中應以此為基,通過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狠抓落實,形成區(qū)別于他校的特色,對于開創(chuàng)教育新局面,推進素質教育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農村;初中政治課;養(yǎng)成教育
在談到初中教育時,許多教師認為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傳授學生知識,使其進入更高一級的中學。這種觀點未免有失偏頗,實際上,初中教育的目標不僅是知識傳授,更重要的是在其成長時期,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智力培養(yǎng)和習慣培養(yǎng)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促進初中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這樣的教學目標既符合現代教育需求,又符合兩全教育理念,應引起農村初中學校的重視。目前,在我國農村初中生中普遍存在著性子野、習慣差等問題,基于這一實際情況,在政治學科中實行養(yǎng)成教育勢在必行。政治作為意識形態(tài)較強的學科,為良好習慣養(yǎng)成教育提供了嶄新的平臺。筆者基于多年的實踐教學經驗,認為在農村初中政治課堂中實行養(yǎng)成教育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課內學習習慣
目前,農村初中生在政治課堂中存在著上課不認真聽講、愛做小動作、坐姿歪七扭八、課堂活動參與積極性較低等問題。之所以出現上述問題,主要是源于其未養(yǎng)成良好的課內學習習慣?;诖耍托枰r村初中政治教師以課堂為陣地,來打一場“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課內學習習慣”的攻堅戰(zhàn)。
例如我在教授七年級人教版《把握學習新節(jié)奏》一課時,學生小明上課不認真聽講,還和其他學生傳紙條,在看到這一現象時,我并未大聲訓斥他,而是邊講課邊走到他身邊,大聲咳嗽了下,當他意識到時,立刻停止了動作,認真聽起課來。在后續(xù)的上課環(huán)節(jié)中,我會時不時地去關注他,通過這樣的關注,使他整堂課都保持一個較高的注意力。為了使其充分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我會在課下專門找他談話,為了降低其緊張感,使其敞開心扉,我在辦公室也并未對其大聲斥責,而是問他是否了解來找他的原因。這樣的開場,降低了學生的心理壓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此可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不能簡單粗暴地進行訓斥、批評,認為這樣就可以讓學生言聽計從,使其改正錯誤。而是要考慮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以學生易接受的方式對其進行教育,提高其教育效果。
農村初中政治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課內學習習慣上,除了因材施教之外,還應從培養(yǎng)其專心聽課的習慣著手。如何判斷學生專心與否呢?教師可從學生的舉手率上來衡量。一堂課下來,教師可對舉手的學生進行統計。通過指標量化和公開化,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轉變其不良的學習習慣。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課外習慣
政治是一門獨特的學科,集理論性和實踐性為一體,其基本任務不僅是教授學生政治知識和方法,還要培養(yǎng)其具備優(yōu)良的思想道德素質。使其通過初中階段的學習,逐漸養(yǎng)成優(yōu)秀的人格,具備一定的政治核心素養(yǎng)。為了順利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教師在重視課堂教學的基礎上,重視課外教學。因為初中政治學科雖具有較強的意識形態(tài),但最終還是要落實到教學的點滴之中。課外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品格、政治認同、公共參與意識等核心素養(yǎng)提供了嶄新的渠道。也可以說主渠道在課外,主方法也在課外。教師可利用課下時間多組織學生參與政治活動,如幫助村里的孤寡老人、幫助留守兒童等方式,通過讓學生化身為“志愿者”,培養(yǎng)其為人民服務的公共參與意識。這樣的實踐活動,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意識,還培養(yǎng)了他們優(yōu)秀的品格,可謂是一舉多得,應引起教師的重視。
如在我的班級中,就有這樣一名學生。他叫小亮,是一個留守兒童,爸媽常年在外打工,他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這樣的家庭成長環(huán)境下,導致他具有大多數留守兒童所具有的一些普遍特征:孤僻、敏感、不合群、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對他人缺乏安全感和可信任感。針對這一現狀,我引導他進入初中生志愿小隊,通過與其他留守兒童結對子,來提高小亮的學習自信心,通過“兵教兵”“兵幫兵”來達到“兵強兵”的目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這樣的課外設計,不僅促進了學生良好品格的養(yǎng)成教育,也使他們改變了對政治學科的認識,提升了政治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對提高其學習興趣具有積極意義。
三、結語
養(yǎng)成教育是一項綜合施教的系統工程,其目標是將學生培養(yǎng)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作為一名農村初中政治教師,想要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從學生實際和本?,F有的資源出發(fā),通過因材施教、因地施教,使政治學科與其他學科有機融合到一起,通過課內課外雙渠道,來進行教學設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想道德素質。
參考文獻:
[1] 李裕珍. 淺談初中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J].成才之路 2013年24期
[2] 王煒煜. 學生文明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實踐與反思[J].教書育人 2010年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