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麗嬌
幾何畫板是美國Key Curriculum press公司研制的教育軟件,又是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中心推廣使用的軟件之一。它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范圍廣泛:1.幾何畫板提供了計算機上的尺規(guī)作圖,能利用畫點、線(線段、射線、直線)、圓等工具,畫出任意一種幾何圖形,而且還能夠準確地表現幾何對象;2.幾何畫板還提供了度量和計算功能,因此能夠對所做出的對象進行度量;3.幾何畫板能對動態(tài)的對象進行“跟蹤”,并能顯示該對象的“軌跡”;4.幾何畫板的標記、旋轉、平移、縮放、反射等功能便于研究圖形的變換與運動的幾何問題;5.幾何畫板可以做出各種視覺效果良好的立體幾何圖形……
幾何畫板具有化抽象為形象、化靜態(tài)為動態(tài)、操作方便、測量精確等優(yōu)勢的特點,它克服了傳統教學方法在反映變量關系和動態(tài)屬性時的弱點,能有效突破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培養(yǎng)學生以運動的觀點來探索小學數學中數形關系和圖形性質的能力,又可以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動手操作實踐,更有實感地去把握知識的實質,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使得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下面談談我在教學實踐中,如何探索應用幾何畫板于小學數學課堂探究式教學。
一、教師根據教學目標,設計好探究內容,安排好探究時間
教師要根據小學數學教學大綱要求與教學目標,選擇探究教學內容應具有可操作性、易引起學生興趣,然后精心做好探究式的教學設計。在備課當中,教師的每個教學設計都要以學生的理解、思考、感受和活動為基礎,教學應該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fā),以達到新經驗的建構,而不是單單從教師、從課本出發(fā)。另外,要注意做好探究時間的分配,因為小學數學的探究式教學容易導致課堂結構分散,所以要精心預估、設計探究時間,以達到順利完成整個課堂教學的目的。
二、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利用幾何畫板結合其他軟件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盡可能與日常生活接近的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好奇心,喚起學生的探究欲望。在此過程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充分地互相交流,民主地、和諧地、理智地參與問題的討論。創(chuàng)設情境要結合“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使得學生能在原有的認識結構、經驗去索引將學習的新知識。
三、利用幾何畫板進行自主探索
學生根據提出的問題,在教師的誘導啟發(fā)指導下,獨自或小組合作利用幾何畫板收集相應的數據或過程,如:觀察幾何畫板對象動態(tài)展示的過程、圖形的變化,描述圖形的特征;測量角度、距離,認真地做記錄;在幾何畫板中的繼續(xù)實驗、繼續(xù)觀察和繼續(xù)測量,包括在控制條件下的各種變化、相應結果、各種量之間的關系等,將幾何畫板實驗過程中的變化和觀察情況記錄下來;或是從教師、教材資料、網絡或其他途徑獲得幫助,來使他們的探究進行下去。再把收集到的相應數據資料通過檢驗性的測量、重復觀察,或收集與同過程有關的數據來驗證,并且要經受來自各方面的質疑和進一步的調查研究。
四、師生交流總結
探索學習完成后,通過多媒體網絡系統,讓學生把利用幾何畫板探究出來的結果與探索中遇到的問題展示出來,在這過程中學生可以自由表達觀點,或贊同與駁斥他人的觀點,學生踴躍發(fā)言,相互補充,相互啟發(fā),從感性認識發(fā)展到理性階段的認識。也就是進行共同學習、共同探討。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及時跟蹤評價、及時反饋。最后,可由學生、教師或者師生共同完成,教師總結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為學生提供與學習主題相關的拓展材料,并啟發(fā)學生在課后思考,起到總結提高的作用;或者也可以通過讓學生寫小作文的形式匯報學習心得。
五、反思提高
經過了師生的交流總結后,對于學生來說,應該大致能清楚明白到本節(jié)數學探究式課程的主要知識以及技能,那么接下來就是好好進行反思,如何讓自己真正掌握到這知識與技能,并且能在此基礎上舉一反三、拓展提高。而教師就可以利用幾何畫板設計出檢查鞏固、變形、拓展提高的習題,以達到讓學生運用能力提高的目的。
通過教學實踐,我深深地體會到:只要我們多動腦筋,多探索,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許多方面用到幾何畫板輔助教學,能取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甚至包括很多功能用其他課件制作工具是無法實現的,因此幾何畫板的簡單性和實用性,在輔助小學數學教學領域有著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