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玲
美術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因此,美術教學過程中沒有固定、死板的答案。在當前初中美術教中怎樣才能夠實施個性化的教學形式呢?
一、總結、摸索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
模式不同的學生在不同成長階段中的認知能力和心理特點都是各不相同的。初中美術教師應該根據(jù)初中學生這一認知規(guī)律和教育發(fā)展趨勢來相應變通、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盡可能為初中生營造出適合學習的氛圍和活動環(huán)境,只有這樣的教學模式和學習環(huán)境才能保證初中學生的藝術個性得以更好發(fā)展,藝術發(fā)展的潛在能力得以更好被挖掘,藝術審美能力得以更好提升。
二、注重教師對學生作品的個性化點評
重視個性化的點評需要初中美術教師在學生作品和美術實踐中摒棄傳統(tǒng)的等級評價體制,積極采用一些具有鼓勵性的評價方式,這樣的評價形式能讓學生從內心更愿意學習美術,成為學生學習美術的動力所在,美術教學的課堂效率也將隨之大幅度提升。另外,除了書面形式的鼓勵性評價之外,初中美術教師還可以采用當面評價的形式。對學生的美術作品和實踐活動進行當面評價能夠從正面鼓勵學生學好美術的決心和勇氣。初中美術教師采用個性化的點評能夠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學生,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自覺性,能夠更好地提高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強化學生對美術作品的個性化點評
每個人對于不同時期的美術作品都存在不同的體會和感受,所以得出的評價也是各不相同的,這一點恰恰突出了美術作品真正的魅力所在。這就要求初中美術教師歡迎學生持有不同的觀念和看法,鼓勵他們在欣賞過程中暢所欲言,大膽說出自己與眾不同的看法和見解。教師可以適時進行引導,讓他們能夠更深地挖掘美術作品的內涵,更深入了解美術作品的真諦所在。例如,嶺南美術出版社八年級上冊《多姿多彩的服裝設計》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了解不同時期人們審美觀念的不同,對于服裝在款式、色彩和風格等方面的設計上也不一樣,告訴學生審美并不是始終不變的,它將會隨著很多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因此不能用靜止的態(tài)度來看待美。教師應該在平時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強化學生對于美術作品的個性化點評,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而不是學習結果。在這一過程中,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這種做法將會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和創(chuàng)造意識的發(fā)展和提高。改變過去教師評價的形式為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相結合的形式,這樣的形式能夠更好地突出學生獨立思考的地位,享受獨立思考帶來的快樂,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
四、尊重學生個體,發(fā)揚學生個性
讓學生采取一些自己喜歡的形式來表現(xiàn)相關的藝術作品對于初中美術教師來說這種情況應該予以準許,因為這是充分尊重學生個體,發(fā)揚學生個性的最真實的體現(xiàn)。在美術課堂上,根據(jù)需要學會的美術知識,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來進行繪畫,如素描、水彩畫、卡通畫、手工制品、國畫等形式,這些都可以成為初中美術教師檢測學生對于美術知識掌握程度的手段。這樣的形式,既能夠讓學生放松和喜歡又能夠讓學生創(chuàng)造出優(yōu)秀的作品來。此外,在教學中,教師還應該針對學習基礎不同的學生適當?shù)亟淌趯W生使用線條、色彩或素描等形式進行繪畫練習,這樣就增加了初中美術學習的多樣性。例如,嶺南美術出版社八年級下冊《我們身邊的點線面》這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采用彩鉛畫、卡通畫、水彩畫、簡筆畫、素描、速寫等形式來展現(xiàn)畫面,對于不同類型的繪畫形式提出不同的要求,但重點還是要突出強調作品的創(chuàng)意性,以此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和積極主動性,完成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學習目標, 實現(xiàn)最佳的美術教學效果。
總之,初中美術個性化教學應該結合學生的年齡和美術學科的特點,遵循美術學科的發(fā)展趨勢和教學規(guī)律,研究摸索出一整套適合學生個性化發(fā)展、適合教師個性化教學的方案并予以充分地實施。只有采取這樣的教學措施,才能夠使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好地被調動起來,才能讓初中學生更好地投入到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才能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完成初中美術個性化教學的目標。
責任編輯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