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燕
摘要:當今的社會能夠得到如此快速的發(fā)展,離不開創(chuàng)新的驅動作用。創(chuàng)新使人進步,創(chuàng)新使國家得到發(fā)展。在新課標要求下,對高中政治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就需要處理好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并且更新教學方式,同時培養(yǎng)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政治;教學改革
加強青少年的政治教育是關系國家命運的一件事。只有學生自己了解了政治學習的重要性,他們才會把學習當成一種興趣和享受,才能更加愿意去學習。然而,筆者通過課堂實踐發(fā)現(xiàn),當今的高中政治課仍然存在容枯燥乏味、教學方式單一等問題,對此筆者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一、傳統(tǒng)高中政治教學的弊端
雖然新課標指導下的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很大的進步,但是仍然有一些教師延用著一貫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缺乏創(chuàng)新,這嚴重的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降低了學習效率。
1.課堂內容枯燥乏味
(1)照本宣傳,缺乏實踐
傳統(tǒng)政治課堂教學基本上是老師對著課本讀,學生對著書本劃重點,老師在黑板上寫板書,學生在筆記本上抄寫。課堂內容枯燥乏味,課堂氛圍沉悶,缺乏生氣,老師與學生之間缺少溝通交流,老師不能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缺少自己探索知識的機會,只能一味的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
(2)應試教育,死記硬背
在當前高中政治教學中,一些教師受應試教育思想束縛過于注重教材,講課內容離不開教材內容。他們認為高中政治課就是只要講解書本上的知識,一切的學習都是為了升學考試。這樣,學生所學的知識范圍受到了限制,見識得不到提高。
2,教學方式單一不變
(1)單向信息傳輸,缺少反饋
在課堂上,一些教師的主角意識過于強烈,課堂上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子的課堂都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教師問,學生答。他們認為只要按照自己的課堂目標完成教學任務就行了。而不會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不管學生有沒有聽懂理解知識點,一味的完成教學目標。
(2)教學手段單一,缺乏創(chuàng)新
目前政治教學的手段比較單一化,主要由老師就知識重點進行講授,學生按照固定的思路回答問題。如此一來,整堂課時間都會被教師安排的緊緊湊湊,學生得不到任何的喘息,漸漸的他們會對政治課產(chǎn)生疲倦,教學效果不佳。
(3)互動較少,缺乏溝通
政治課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在傳統(tǒng)的政治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溝通是比較少的。因為缺乏交流,教師不能全面的了解學生知識點掌握情況,無法獲知學生的學習需求,也就不能及時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影響了教學質量。
二、新課標下高中政治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建議
高中政治的內容比較抽象、難理解,這就需要教師在政治課堂上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使學生更加容易的接受新的知識。只有這樣,才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政治學習興趣。下面,筆者就新課標下高中政治教學的創(chuàng)新提出幾點建議。
1.利用信息化技術輔助教學
利用信息化技術輔助政治教學,可以使課堂保持活力。信息技術可以將書本上枯燥乏味的難以理解的內容變得更加通俗易懂。如:“走進世界貿易組織”一課中,教師在課程內容講解時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展示一兩組圖片或者動畫,通過形象化的展示讓學生理解并且記憶世界貿易組織的本質和性質。這遠比學生花上10分鐘去背誦書本上的文字知識的效率要高很多,而且學生也更愿意采用這種方式進行學習。
2.加強師生間的互動
師生間的互動交流能夠增進彼此的了解,教師和學生應該是平等的關系,教師應該和學生相互學習,多多溝通交換意見,相互進步。教師應該主動融入到學生當中去了解學生,了解學生對待事物的看法,并給予指導。如:在“中國和聯(lián)合國的關系”一課中,在課堂上教師不能夠只發(fā)表自己意見,還應該讓學生發(fā)表意見,相互交流溝通,與學生辯論。這樣不僅能夠拉近教師和學生的關系,而且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促使學生更加愿意去學習政治課。
3.講解課外知識
傳統(tǒng)政治教學的目標是以應試為主,這種教學方式會壓制學生學習知識的主動行和積極性。除了書本上的知識,教師還可以在政治課堂上圍繞相關內容講一些歷史小故事 ,這樣既可以緩解學生上課緊繃的神經(jīng),又可以引起學生興趣。如:在“英國國王與君主立憲制”一課中,教師除了講解課本上的知識,還可以插入些英國創(chuàng)立君主立憲制的小故事,開拓學生的眼界,讓學生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在趣味課外知識的吸引下,學生會更加情愿的融入到課堂中,課堂效果也能顯著提升。
4.加強學生自主探究
高中政治課是一門以歷史為基礎的文科類學科,其知識點多而復雜,需要學生花時間消化記憶。教師在政治課堂上需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讓學生多說多做多探索。讓學生占據(jù)課堂的主體地位,教師主導學生探索知識。如:在“國家的本質”一課中,教師可以將課堂交給學生,把學生分成小組查閱資料探討國家的本質是什么,每組派一個代表上臺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學習知識,不僅能活躍課堂的氣氛,還能提高課堂的效率,讓學生對政治課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三、結論
相比傳統(tǒng)的政治教育模式,新課標指導下的政治教育已取得了不錯的發(fā)展與進步。但是對于廣大的的政治教師來說,仍然不能松懈。教師不僅需要與時俱進,不斷的更新自身的教育觀念,還需要努力的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只有這樣,新課標下的政治教育才能得以創(chuàng)新發(fā)展,教學水平才能邁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在課改實施中對高一政治教學的反思[J]. 黃威琴. 中學教學參考. 2014(01)
[2]青年教師使用多媒體進行政治教學的問題[J]. 雷文花. 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 2013(21)
[3]開展高一政治教育敘事研究的策略與反思[J]. 陳二紅.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