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麗紅
【摘要】語文課本中所包含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近現(xiàn)代文人的創(chuàng)作,都是高品質的文章,不但有學習的價值,還能夠培養(yǎng)高年級學生的語文習作素養(yǎng)。針對當前小學高年級學生習作學習的現(xiàn)狀與問題,結合具體學情,研究了新課程理念下習作教學的策略,簡要分析了在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師如何創(chuàng)新習作教學手段。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 小學語文 教學手段 創(chuàng)新
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無論是閱讀教學或是習作教學,都有利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習作教學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與教師習作教學效果的呈現(xiàn)有著重要影響。小學階段,學生對習作的學習還處于啟蒙階段。習作訓練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表達能力,進而讓學生的語文成績有個整體的提高。習作教學離不開平日的閱讀訓練,它幾乎貫穿了學生的整個階段,包括小學、初中、高中等,其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尤為重要,如果學生在小學階段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將對他今后的綜合學習能力有很大幫助。所以,語文教學中的習作教學與日常的閱讀密不可分,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利于打好習作基礎。我們一定要重視學生習作、閱讀等能力的培養(yǎng)。
一、明確習作要求,把握習作重點
首先,由于我國現(xiàn)行的教育模式是應試教育,所以許多小學生作文存在明顯的套用模板的現(xiàn)象。許多高年級學生的作為在用詞和語法上沒有什么大的疏漏,但在內容結構上和語言表達上都十分雷同,沒有新意。學生在課余時間里閱讀和參考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本來也無可厚非,經常閱讀一些經典的范文可以拓展小學生寫作思維,學會一些寫作技巧,但是僅僅模仿范文甚至抄襲范圍會使學生缺乏創(chuàng)作能力,缺乏自主性,缺乏表達自我情感的能力,這會嚴重影響小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其次,小學生作文中缺乏真情實感的表達,沒有與實際生活接軌。藝術源于生活,文學創(chuàng)作也是一門藝術,也源于生活。而且文學作品源于生活并表達著我們實際生活中最真摯的情感,所以才能夠打動人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小學生本身知識面就很狹窄,儲備也很少,而且老師教學生寫作文時一般都是在室內進行,學生沒有很多的機會來觀察生活,接觸實際,導致學生的作文與實際生活脫軌,無法準確的表達自身的真情實感。
最后,作文的教學手段匱乏,點評作文的模式單一,一般就是教師說、學生聽,一帶而過,很難擴展學生的眼界,對作文進行深層次的思考,效果不佳。對寫作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首先要明確小學習作教學的目的,準確地把握好教學的難點與重點,并向次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大教育家葉圣陶說過:“作文不是生活的點綴,而是生活的必需,與說話完全一致,作文就是說話,就是用筆來寫自己心里想說的話?!毙抡n標規(guī)定,小學生作文的性質是習作,是學生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chuàng)造性表達的過程,是學生根據(jù)日常生活的需要,學習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
二、新課程理念下小學高年級習作教學的創(chuàng)新策略
(一)完善習作教學計劃,制定科學課程目標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這句話中計劃的重要性已經無需再強調。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應當制定明確的習作計劃和目標,以計劃貨物目標為主線來準備自己的教學內容和選擇教學模式,進行具有精準化的寫作教學。在計劃制定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聯(lián)系實際,結合小學生的實際寫作情況以及能力來制定計劃,可以指定一個短期計劃和一個長期計劃,通過實現(xiàn)一個個短期計劃來逐漸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目標可以分成總體目標和分段目標,首先要制定小學語文教學的總體目標,之后依照制定的總體目標再細化成各個分段目標,但是要保證計劃和目標方向一致,與時俱進,根據(jù)實際的情況不斷進行調整,這也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我們要制定明確的計劃和目標來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擇優(yōu)推薦課外書目,不斷提高寫作效果
課外閱讀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同時啟發(fā)學生多角度思維問題,而不再把思維限制于課本。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指出:“寫任何東西決定于認識和經驗,有什么樣的認識和經驗,才能寫出什么樣的東西來。反之,沒有表達認識的能力,同樣也寫不出好作文?!睂W生的課外閱讀,某種程度上可以看成是在為以后的寫作積累經驗。對于小學語文的習作教學而言,要想全面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積累極為重要。而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積累寫作素材的一個有效途徑是閱讀。因此,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想真正實現(xiàn)學生的作文水平的提升,首先需要提升閱讀能力,通過學生的閱讀,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要把寫作素材的積累放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依據(jù)當前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將閱讀和寫作有機的結合起來,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樣學生才能寫出越來越多的精彩文章。
(三)創(chuàng)新習作生活化教學,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熱情
語文中的內容源于日常生活,因此語文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一定要將語文教學與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使學生自己在閱讀文章時能將自己的感情很好地融入進去,這樣就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內容,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首先,這樣可以使學生在學習某篇文章時能夠與作者產生共鳴,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也能激發(fā)學生自己的情感,這樣學生在以后理解別人所寫的文章或者是自己進行寫作創(chuàng)作時,都能夠有所幫助。我們以《母親》為例,老師就可以先通過《平凡的母親》以及《母親的書》給學生講述作者心目中的母親,給學生一個思路上的引導,并鼓勵學生可以將書中的故事穿插到作文寫作中。并借此機會給學生推薦這本課外讀物,讓學生學習其中的語言表達方式;其次,引導學生回想自己的母親,回想母親在生活的哪些方面為自己所做的、留有記憶深刻的事情。經過老師細心的思維點撥,學生習作也就有了方向,有了思路,學生的習作興趣和積極性也就逐漸地被調動了起來。同時,老師還可以相應的以每位學生的興趣喜好為落腳點,為學生推薦具有教育性、趣味性的課外讀物,對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表達習慣大有助益。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全面學習,并將一些有支撐力的素材運用到習作當中,這樣寫作素材才會形式多樣,習作內容才會豐富多彩,習作中的語言表達才會深刻有力。
三、結語
新課程理念要求小學高年級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習作習慣,了解習作的表達方式,能夠熟練掌握并運用習作來抒發(fā)情感。習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習作能力是衡量一個小學生語文表達水平的重要標準,提高高年級小學生習作水平對我國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教育有很大意義。然而當前,我國小學高年級學生的習作水平和表達能力尚未達到理想標準,部分小學生存在習作障礙,無法將情感體悟充分表達于習作中,語文教師的習作教學仍需進一步加強。為進一步提高新課程理念下我國小學高年級習作教學效果,切實增強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習作水平,一方面,語文教師應轉變習作教學觀念,完善習作教學計劃,制定科學課程目標,擇優(yōu)推薦課外書目,不斷提高學生寫作效果。另一方面,學校及教師要創(chuàng)新習作生活化教學,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熱情,不斷提高學生感悟生活的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形成,通過舉辦多種閱讀習作活動,指導小學生科學的習作方法,促進小學生習作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趙紫娜.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7,(05).
[2]李杰.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