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齊
【摘要】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在語文教學啟蒙中發(fā)揮著關鍵性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高度重視低年級語文教學,并基于低年級語文教學現(xiàn)狀,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語文教學效果,為小學生的語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文淺析了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現(xiàn)狀,探究了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效果的策略,希望能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提供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策略
在新課改背景下,我國小學教育日益重視低年級語文教學。小學語文教師要基于教學實踐活動,有效改善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小學低年級學生具有活潑的天性和較強的好奇心,但缺乏良好的注意力。小學語文教師要深入考察低年級語文教學現(xiàn)狀,并綜合考慮低年級學生的性格特點,立足于教學實踐,積極探究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效果的有效策略,促進低年級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有效提高。
一、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現(xiàn)狀
當前,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存在諸多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1)教學理念相對滯后。多數(shù)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固守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偏重于向?qū)W生教授基本的語文知識,相對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且缺乏對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良好培養(yǎng)。(2)教學模式相對滯后。多數(shù)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沿襲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未能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且在教學活動中缺乏良好的師生交流互動,無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語文素養(yǎng)。(3)教學策略運用不當。多數(shù)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缺乏對教學策略的正確運用,未能基于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特點,對教學活動進行科學安排,且教學手段相對單一,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1]。
二、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效果的策略
1.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要摒棄傳統(tǒng)滯后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深入挖掘語文教材,并深入有效地挖掘低年級小學生的想象力,要有效鞏固低年級小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效果,在此基礎上有效引導小學生的思維方式創(chuàng)新和自主學習探究,實現(xiàn)對低年級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以及語文素養(yǎng)的有效培養(yǎng)。小學語文教師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新穎有趣的教學內(nèi)容,促進小學生注意力的有效集中,并引導小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并對語文學習規(guī)律進行歸納總結[2]。例如,某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在開展拼音教學時,該教師首先采用兒歌:“張大嘴巴,ɑ ɑ ɑ ;嘴巴圓圓,o o o ;嘴巴扁扁,e e e 。牙齒對齊,i i i ;嘴巴突出,u u u ;嘴巴翹起,ü ü ü ?!庇行藢W生的注意力,并激發(fā)了學生對拼音學習的興趣。通過諸如此類的拼音兒歌使學生牢固掌握了韻母、聲母的讀音和發(fā)音方法,并增強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同時,該教師有效結合識字教學,在指導低年級小學生對音節(jié)進行正確拼讀的基礎上,有效認識漢字。該教師通過結合音節(jié)和漢字教學,指導低年級小學生有效掌握了音節(jié)的拼讀規(guī)律和漢字識讀方法。另外,該教師借助識字卡片,將不同漢字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對相應音節(jié)進行拼讀,有效鞏固了拼音教學效果。
2.有效培養(yǎng)低年級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語文教師缺乏對教學內(nèi)容的合理安排,難以有效激發(fā)低年級小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興趣。因此,語文教師要致力于提高教學水平,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有效培養(yǎng)低年級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促進小學生注意力的有效集中[3]。例如,某一年級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習慣借助教材課文插畫,開展拓展性語文教學,有效克服了文字枯燥的特點,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該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向?qū)W生放映課文插畫,并輔之以柔和優(yōu)美的背景音樂,引導學生對課文語句進行品讀,并用心領略課文描繪的意境,促進學生對課文結構和文章大意的剖析理解。
3.加強對低年級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方法指導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要加強對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方法指導,有效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語文教師要引導低年級小學生牢固掌握語文學習的正確方法,并在語文學習實踐中,對語文學習方法進行靈活運用,有效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深入挖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潛能,有效鞏固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增強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教師要鼓勵小學生積極主動地開展自主學習探究[4]。例如,某低年級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引入了故事教學法,通過先聽、后講、再讀,最后引導學生對生僻字進行識記的模式,先將課文大意以故事形式向?qū)W生講述,再引導學生逐步進行自主閱讀?!跋嚷牎?,是指讓學生聽該教師講述故事內(nèi)容,初步對故事語言特點進行了解,并對語感進行鍛煉,同時增強小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后講”,是指學生對故事內(nèi)容進行復述,有針對性鍛煉學生的書面語言組織能力?!霸僮x”,是指在學生聽過且能復述故事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對課文進行閱讀,并在閱讀的過程中,識別生僻字,并增加詞匯量,在此過程中有效增加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上述方法,該教師有效強化了學生對生字的識記,并鍛煉了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4.優(yōu)化語文教學評價方法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下,語文教學評價局限于學生的考試分數(shù),扼殺了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語文素養(yǎng)。因此,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要優(yōu)化語文教學評價方法,深入考察低年級學生特點,實施因材施教,并輔之以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形成對學生的有效激勵,實現(xiàn)語文教學效果的有效改善。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盡量對學生進行表揚激勵,通過贊賞的手勢和眼神,為低年級學生帶來自豪感和喜悅,激勵學生奮發(fā)向上,自覺進行語文學習。
5.尊重低年級學生的個性化差異
低年級學生呈現(xiàn)出顯著的個性化差異。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尊重低年級學生存在的個性化差異,深入探尋低年級學生的內(nèi)心真實想法,全面掌握低年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立足于低年級學生特有的認知特點,采取正確的教學方法,開展多元化的語文教學活動,鼓勵低年級學生踴躍投入語文教學活動,實現(xiàn)語文教學效果的顯著改善。
三、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相對滯后,且缺乏對教學策略的正確運用,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通過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有效培養(yǎng)低年級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加強對低年級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方法指導、優(yōu)化語文教學評價方法、尊重低年級學生的個性化差異等策略有效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素霞. 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效果的幾點策略[J]. 科教導刊, 2016(3).
[2]劉文娟. 論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效果的幾點策略[J]. 新課程:小學, 2012(6):102-103.
[3]吳小英. 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效果的幾點策略[J]. 課外語文:教研版, 2014(5):59.
[4]金五七. 論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效果的幾點策略[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