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詠
摘 要:公共圖書館推廣閱讀工作中所服務的特殊人群主要包括少年兒童、老人、殘疾人和農民工等,做好特殊人群的閱讀推廣工作,有利于實現(xiàn)全民閱讀的目標,提高弱勢群體的文化素養(yǎng),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與文化職能。本文將舉例淺談特殊人群的閱讀推廣工作,并提出個人建議。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特殊人群;閱讀推廣
對于公共圖書館來講,開展特殊人群的閱讀推廣活動是實現(xiàn)全民閱讀目標的基礎,擴展弱勢群體的知識視野,充分發(fā)揮館藏資源的價值,使特殊人群能夠平等享受文化服務權益。本文將簡析公共圖書館特殊群體閱讀推廣的實例,論述公共圖書館特殊群體閱讀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并舉例探討公共圖書館特殊群體閱讀推廣措施。
1 公共圖書館特殊群體閱讀推廣的實例分析
某圖書館針對少年兒童、老人、殘疾人和農民工設計了不同的圖書部,有少兒部、老人部、殘障部、勞動部、村民部等[1]。其中,少兒部也針對殘疾兒童設計了視聽圖書、盲文書籍、助聽器和專用座位,配備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輪椅上的夢》和《海倫凱勒傳》等勵志書籍,以此維護殘疾兒童的閱讀權益,充實他們的精神世界,滿足他們的特殊需求。某圖書館管理員曾經協(xié)助本館為盲童們設計了語音圖書,用精彩的語言講解各種文化知識以充實盲童的心靈,該圖書館某位工作人員就以“色彩斑斕的蝴蝶”為話題創(chuàng)建了充滿科學文化氛圍的視聽室和語音圖書,讓盲童們用心感受花叢中五彩斑斕的蝴蝶。其次,圖書館會邀請教育專家為少兒們做講座,通過構建文字+視頻模式為少兒讀者們提供特殊閱讀服務。再次,圖書館會借助“互聯(lián)網+”構建立體圖書以方便讀者閱讀,美化館內閱讀空間[2]。某圖書館就用“互聯(lián)網+”和大數(shù)據(jù)的方式構建了立體圖書《左傳》、《史記》、《資治通鑒》、《全球通史》、《紅樓夢》等。
2 公共圖書館特殊群體閱讀推廣中存在的問題
2.1 各地區(qū)讀者閱讀量差距顯著
據(jù)調查了解,各地區(qū)讀者閱讀量存在顯著的差距,特別是西部落后地區(qū),簡而言之,西部少兒讀者閱讀量遠遠低于東部,殘疾人、老年人和農民工的閱讀量更低。由此可見,做好特殊群體閱讀推廣工作,必須重視縮小各地區(qū)的讀者閱讀量差距顯著[3]。
2.2 圖書館閱讀推廣模式須待完善
從總體上分析,大多數(shù)公共圖書館所采用的閱讀推廣模式還有待調整和優(yōu)化(特別是西部地區(qū)的公共圖書館),推廣活動大多局限于館內,沒有充分借助互聯(lián)網技術和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擴大館藏資源的文化影響力,閱讀推廣規(guī)模極為有限。
3 公共圖書館特殊群體閱讀推廣措施探討
3.1 努力實現(xiàn)全面閱讀目標
縮小東西部特殊群體閱讀差距,提高特殊群體閱讀量,必須堅持努力實現(xiàn)全面閱讀目標,通過開發(fā)立體圖書館的方式為讀者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源。其次,在開發(fā)立體圖書時,要以內容為王,圖書管理人員人員要注意將作品內容以數(shù)字信息、有聲圖書、視聽書籍和客戶端或者手機端的形式予以發(fā)布與傳播,優(yōu)化網絡出版結構,同時,要滿足特殊讀者的自由閱讀權和自由選擇權,當讀者輸入閱讀書目名和關鍵詞后,網絡端口要立即提供書籍信息與相關介紹,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例如當讀者輸入《史記》的書目名時,端口應該立刻顯示“司馬遷”、“《史記》創(chuàng)作背景”、“目錄”以及“古今對譯”等辭條名,讀者可以根據(jù)自身需要點擊端口中顯示的辭條名稱,查看具體內容。另外,圖書館管理員應協(xié)同本館美化內部環(huán)境,在館內放置綠色植物,懸掛閱讀宣言與經典書畫,為讀者提供特殊座位和茶點等服務以吸引讀者前來閱讀。
3.2 建立高品質公眾號
在全媒體時代,公眾號數(shù)目非常多,同時,公眾號的質量問題也不容忽視。圖書管理員在閱讀推廣過程中,應順應全媒體時代的要求,借助互聯(lián)網技術為本館建立高品質公眾號,凝聚書籍資源的精華信息,細化閱讀信息加工內容[4]。某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曾于2018年3月1日發(fā)布了這樣一篇文章《春天里再起個海棠詩社,古往今來又是哪個才女奪魁?》,在文中插入了《歷代女性詩詞鑒賞辭典》的照片和相關介紹,選取了李冶、薛濤、魚玄機、李清照、張玉娘、沈宜修、葉小鸞、柳如是、顧太清等十位才女的一首代表作,針對她們的平生和選取作品做了簡單的評價,插入了她們秀美的畫像。除此之外,該公眾號鼓勵讀者在公眾號留言,為留言點贊前三名的讀者免費贈書,如果其他讀者想購買此書,可以掃描二維碼。這種方法能夠創(chuàng)新圖書融合產品和優(yōu)秀文化,完善館藏服務結構,擴大特殊群體閱讀推廣規(guī)模。而且,該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們用“堅定文化自信、堅持改革創(chuàng)新、打造傳世精品”作文化宣言,使本公眾號、圖書館和內部書籍資源得到了大力推廣。
3.3 創(chuàng)建視聽圖書館
做好特殊人群的閱讀推廣工作,順應新形勢的發(fā)展,圖書館管理人員須重視為特殊讀者建立新穎的視聽圖書館,讓讀者從視覺和聽覺的角度獲取情報信息,在創(chuàng)建過程中,圖書管理員要收集大量有價值的視聽資料,為讀者營造良好的視聽效果。一般情況下,讀者在視聽圖書館里不能像看圖書那樣任意翻閱,必須通過網絡平臺、幻燈機和多媒體設備才能知道書籍內容。以視聽資料為載體的圖書具有生動形象的特點,可以重現(xiàn)一本圖書無法表達的內容。讀者在視聽室里,能看到各種影像,收聽滿足閱讀需要的資料和聲音,如同置身于一個全新的知識殿堂。此外,圖書館管理人員應該結合讀者的閱讀興趣愛好,創(chuàng)建優(yōu)質的視聽資料,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視聽圖書中插入精美的圖畫、柔緩的音樂與動態(tài)視頻,做好相關知識講解。
3.4 搭建數(shù)字圖書館
優(yōu)化圖書館服務結構,擴大特殊人群的閱讀推廣規(guī)模,圖書管理人員應結合網絡時代的優(yōu)勢,借助互聯(lián)網技術,搭建良好的數(shù)字圖書館。圖書館要注意優(yōu)化本館的信息檢索設備,加強對工作人員的信息技能培訓,引導他們熟悉數(shù)字圖書館服務結構,熟練掌握信息設備的操作技術以及館內情報信息的加工、整理、分析與傳遞流程,將館藏信息在第一時間內傳遞給讀者。
3.5 構建圖書館文化交流平臺
圖書管理人員應借助網絡技術構建互動性圖書館文化交流平臺,依據(jù)信息熱點、讀者的閱讀興趣設計有價值的“文化交流話題”和“情報長廊”,鼓勵特殊讀者積極參與交流與探討,了解特殊人群的閱讀需要,再通過交流平臺促進情報信息匯總與傳遞。除此之外,公共圖書館應協(xié)同廣大讀者定期組織文化交流活動,如“讀書月交流會”、“兒童節(jié)圖書展覽”、“讀書報告交流會”等,這樣不僅可以做好特殊人群的閱讀推廣工作,而且能夠大力開發(fā)館藏文化資源,提升圖書館文化活力。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全面做好特殊人群的閱讀推廣工作,發(fā)揮館藏資源的價值,滿足特殊人群的閱讀需求,圖書管理員應協(xié)助本館逐步實現(xiàn)全民閱讀目標,創(chuàng)建語音圖書、視聽圖書、數(shù)字圖書與手機聽書,建立高品質公眾號,不斷擴展圖書館的文化影響力。
參考文獻
[1]陳燕琳.公共圖書館特殊群體的閱讀推廣服務工作初探[J].文化民生,2016(04).
[2]馮玉燕.讓孩子閱讀合適的圖書——淺談分級閱讀在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中的必然趨勢[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6902).
[3]陳燕宇.西部地區(qū)公共圖書館少兒閱讀推廣活動探析——以畢節(jié)市圖書館為例[J].貴圖學院,2016(09).
[4]彭艷,屈南,李建秀.試論兒童文學的經典閱讀推廣——以首都師范大學圖書館為例[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