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衛(wèi)
摘 要 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是培養(yǎng)小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說”是其中很重要的能力,它是小學生語言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發(fā)展書面語言的基礎,學生口語水平的提高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也有促進作用。而有些語文都是在教學中往往忽視對小學生口語的培養(yǎng),認為兒童入學前,已經會說話了,進校只是學習書面語言,不注意提高小學生的說話能力。長期以來,小學生的口語水平不高,他們寫作能力的提高也會受到限制。因此,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說話能力在現(xiàn)實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語文教學中,口語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說話 小學生 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2.4 文獻標識碼:A
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是如此的重要,那么,應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呢?
1創(chuàng)設語境,鼓勵學生“敢說”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不大敢說話,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國傳統(tǒng)教育方式的影響,“師道尊嚴”、“大人說話小孩聽”,反映在課堂上便是“我講你聽”的教師“一言堂”。另外,由于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fā)生的生理變化,尤其是后者的表現(xiàn),尤為突出。導致了學生自我封閉心理的發(fā)生,因而,學生不敢也不愿多說話。
據此,為鼓勵學生敢說,我們必須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境,使學生在課堂上敢于發(fā)言。首先,教師要實行教學民主,注意調動和保護學生發(fā)言的積極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擺架子,要充分利用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鼓勵學生,允許學生平等地與同學討論。其次,要引導學生打破自我封閉的心理狀態(tài),自覺“對外開放”,訓練學生適應“語境”的變化,大膽發(fā)言。有些學生在小語境中敢說,大語境中不敢說;熟悉的語境中敢說,生疏的語境中不敢說……所有這些,都要求教師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使“語境”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內外結合,反復訓練,使學生“敢說”。
2教學學生說話的基本技巧、培養(yǎng)學生“會說”
“敢說”是基礎,“能說”是基本要求,“會說”才是目標之所在。口語表達能力是一個人的知識、能力、智力的綜合體現(xiàn),它需要高尚的情操、淵博的知識、牢固的記憶能力、豐富的聯(lián)想力、想象力、縝密的思維能力以及出色的表現(xiàn)力?!皶f”技巧的訓練內容大體有如下幾點:
首先是語音和語調。語音語調的變化會帶來語義的變化。語調的 不同,語音輕重的不同,表達的意思便有較大差別。所有這些,應訓練學生注意準確運用。
其次便是語速的訓練。說話的快慢、急緩與表達的語意關系密切,喜、怒、哀、樂,各有所異,說話對象不同、內容不同,語速更應有異。對象、場合的不同而應采取什么樣的措辭變化,如何把話說得大方、得體、有條理、切合語境,如何在說話時充分利用肢體語言和表情語言,這都要在訓練過程中有所側重。這樣,學生掌握了這些說話的基本技巧,他們便會因時因地因人而異,變得會說了。
3開展形式多樣的說話訓練,加強指導
(1)聽話復述。這是一種先聽捂說的訓練活動,其一般教學程序為:教師先提出本節(jié)課的訓練目的要求,使學生有意識地聽話、思考和記憶,然后都是講述故事或口述聽力材料,教學生在理解地基礎上進行復述。
(2)看圖說話。這是低年級學生練習說話的一種主要方式,其一般心理過程為:“觀察——理解——表達”。教學時,低年級主要采取利用課文中的插圖,適,擇實物應是能用來學生說話的。例如:低年級可讓學生觀察玩具、文具盒、小手帕等練習說一小段話,中高年級可觀察花草或小動物及一些活動活用品練習說一段話。
(3)設計情境練習說話。設計情境是指充分利用直觀形象,為學生設置生動具體新穎活潑的語言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說話的情趣。情境設計多種多樣,例如,可設計一些動作,表演活動及繪畫、剪紙活動等。引導學生邊觀察邊練習說話。
(4)觀察大自然練習說話。大自然是一幅生動的大畫面,為訓練學生說話了生動的材料。教師要注意組織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花草樹木。蟲魚鳥獸以及其他景物,還可以觀察各個季節(jié)的主要特征。教師在每次觀察之前要確定觀察目的。安排好說話練習。通常在觀察前要做好語言準備工作,尤其你年級更要做好提供詞語的準備工作。在觀察過程中仍需要重點指導,也可以邊指導觀察,邊引導學生練習說話。
(5)通過故事會的課外活動形式,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小學生很喜歡故事,所以,可利用課外活動的時間,指導學生舉行故事會,讓他們把搜集到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還可以通過口述見聞或根據圖片、話題自由議論等形式練習說話。
4校內校外、課內課外,多方訓練
(1)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對學生的口語素質有極大影響,其中學校和家庭對學生語言的發(fā)展負有更大責任。學校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語言的環(huán)境,全校的師生員工都要堅持學說普通話,用普通話交談,各科教師更要注意用規(guī)范的語音教學。在家庭方面要動員或鼓勵家長學說普通話,用普通話和孩子交談。
(2)組織實踐活動,培養(yǎng)說話能力。例如,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文體活動或參觀游覽以及班隊活動等,都可以在活動中或活動后指導學生進行說話訓練。
5單獨開設說話課,加強訓練
單獨開設說話課是加強說話訓練的一項重要措施,對糾正忽視口語訓練的傾向,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還應注意抓好這樣幾個問題:
(1)要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地安排訓練內容。
(2)要創(chuàng)造機會,激發(fā)學生要說的愿望。
(3)說話訓練要與聽話、閱讀、寫作訓練以及發(fā)展思維能力訓練結合起來。
(4)平時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時,要隨時讓他們把話說清楚說完整。
(5)說話訓練要面向全體學生。
總之,培養(yǎng)學生說話能力的途徑很多。我們要鼓勵學生大膽地練說,特別是對膽小不敢說的學生,更要創(chuàng)造多給他們一些說話的機會,進而使每個學生都能具備較強的說話能力和良好的說話習慣。重視說話能力訓練也是社會發(fā)展的要求,在人們廣泛的交往及緊張的工作中,事事要求高效率,不可能事事都先形成文字再進行交流,用聲音來傳播和保留信息的機會越來越多,聲音傳播的技術也越來越先進,因此,重視說話能力訓練更是大勢所趨,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