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鵬飛
【摘要】在高中階段的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平面向量的內容至關重要,其不僅僅可以強化學生的解題能力,同時還可以對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思維做出有益的引導。在新型教學理念下,教師可以在幾何問題的解析中,利用平面向量的內容,進一步深化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能力。
【關鍵詞】平面向量 解析幾何 應用分析 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0-0117-01
在高考中,平面向量是一個重要的考點,其與其它知識具有一定的交匯程度。在對幾何問題進行解決的時候,可能一些常規(guī)的解題方法會造成較大的解題困難,這時不妨利用向量中的知識點來進行解析,開闊學生的解題思路,同時進一步簡化計算量,可以有效提升學生解題速度。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應該加深自己的教學理解,對平面向量的內容進行深入體會,強化教學關鍵點。
1.利用平面向量促使幾何問題代數(shù)化
當兩個向量相等,且其大小、方向相同時,根據(jù)向量特性可以分析出其坐標具有唯一性,所以在兩向量相等的情況下,可以利用代數(shù)方法對坐標內容進行表示。
對于幾何中的垂直內容,需要利用直線斜率的知識點進行解決,但是由于直線具有特殊的位置,所以在解題的時候,學生常常會發(fā)現(xiàn)關鍵條件不足,需要借助向量垂直的充要條件,來對直線斜率存在性的內容作出分析。在實際解題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這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是要對題干中隱藏的垂直關系展開分析;其二是尋找出坐標的向量。
3.利用平面向量轉化平行和共線問題
借助平面向量對幾何中平行、共線的內容進行解決的時候,應該把握住平行方面的充要條件,并在平面解析幾何的過程中,對于非零平行向量的充要條件展開合理化的應用,這樣即能達到理想化的解題成果。
例3 已知A點的坐標為(2,0),直線l為x=-1,B是直線l上的動點,∠AOB的平分線與AB在C點處相交,試求出C點的軌跡。
在解題的過程中,根據(jù)向量平行的充要條件,可以對幾何中平行、共線問題展開有效的解決,當然,在解題過程中,還應該注意三點內容:一是要根據(jù)已知條件的特征,對向量內容展開綜合性的認識;而是在利用向量法的時候,要對條件的限制內容進行明確;三是要在幾何解析的過程中,對向量平行的內容展開靈活性的運用。
總而言之,在解析幾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對平面向量的應用方法展開切實有效的掌握,借助實際的解題內容,深化學生的解題感受,從根本上鞏固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思維,引導其進一步理解數(shù)學學習內容,從根本上強化個人數(shù)學學習思路,貫徹素質教學理念。
參考文獻:
[1]孫東.平面向量在解析幾何中的應用[J].數(shù)學大世界(中旬),2017(09):73.
[2]干亞清.平面向量在解析幾何中的應用[J].高中數(shù)學教與學,2011(14):46-4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