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迎秀
摘 要:在新課改的教育潮流下,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變得越來越頻繁。任務驅動主要是以任務為出發(fā)點,教師引領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方式。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下,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在進行任務的這一過程中,能夠幫助學生彌補自身的不足,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品嘗到完成任務的快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任務驅動教學模式 小學語文
任務驅動教學課堂需要教師設置不同類型的任務。如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任務,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針對性的任務,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具有差異性的任務,可以幫助教師分層教學照顧到不同學習水平層次的學生。在教師引領學生去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獨立學習的良好習慣,幫助學生構建出一個集運用、解決、思考、實踐為一體的學習體系,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讓學生在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獲得滿足感,讓他們逐步培養(yǎng)出自主探究的學習意識,為學生未來更好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趣味任務,激發(fā)興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設置趣味性任務,可以幫助學生激發(fā)學習興趣,使他們主動去探索更多的知識。教師要努力把自己的教學課堂打造得更具有趣味性,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幫助學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在學習過程中,課本教材中的知識是靜態(tài)的,因此,教師應該學會賦予知識以新鮮的血液,利用趣味性任務驅動學生去主動探索語文世界的奧秘,幫助他們更好地走進所學的課本內容,寓教于樂,讓他們在快樂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教師通過設置趣味性的任務驅動學生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斷培養(yǎng)增強自己的學習能力。
例如,教師在講解《狐假虎威》一節(jié)內容時,可以讓學生觀看這一節(jié)課的影視資料,利用多媒體動畫去向學生展示這一節(jié)課所敘述的故事內容,再給學生觀看動畫之前,先要給學生聲明,讓學生寫出觀后感,讓學生帶著任務去仔細觀看動畫,在播放動畫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學生比較難以理解的部分,教師可以暫停向學生進行細致的解釋,幫助學生充分地去理解文章故事情節(jié)。在播放完動畫后,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思考觀后感,如果時間充裕的話,可以讓學生練習寫觀后感。如果時間緊張的話,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隨機發(fā)言,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快樂,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趣味性任務為學生略微枯燥的學習生活添加了一絲樂趣,讓學生愛上學習語文。
二、差異任務,分層教學
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很多語文教師缺乏足夠的“分層”意識,在教學時他們往往會將所有學生放置在同一領悟內,統(tǒng)一方向、統(tǒng)一路徑、統(tǒng)一要求,卻忽略了影響學生進步和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差異性。介于學生學習能力有所差異,在學習進度上有快有慢,在理解能力上也有強有弱,同時,每個學生性格各異,都具有著鮮明的個人色彩,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也存在著不同,這些“差異性”要求教師應充分地去了解每一個學生,采取不同的措施使這些差異成為學生前進的推動力而不是阻力。一個班級內部的學生必定會存在著學習能力有強有弱的現(xiàn)象,因此,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之間的差異來進行分層教學,為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設置不同階梯難度的任務,要求任務既要符合學生學習能力水平,又要適當?shù)卦黾狱c難度,開闊學生的思維。差異性任務尊重學生的個性特色,有助于學生循序漸進、層層遞進地去學習語文知識。除此之外,在給學生布置作業(yè)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差異化任務,讓學生去充分表達自己的個性特征。教師可以多采用一些開放性的題目去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讓作業(yè)真正的成為學習的工具,而不是學習的累贅。
例如教師在講解古詩詞的時候,以《小池》為例,不同的學生對于這首詩的理解程度不同,教師可以在布置作業(yè)的時候設置開放性的題目,利用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去開闊他們的思想,發(fā)動他們的潛力,教師可以設置以下幾種任務:小池一首詩中具體提到了幾種景物?你能否用自己的話來描述這首詩寫了一種什么樣的景象?關于這種景象的詩詞,同學們還能找出哪些?其中,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畫出“小池”景象,促使學生動腦動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這些問題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到深的原則,讓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認知循序漸進地進行探究,滿足學生當下能力發(fā)展的需要,讓學生在課下自己去搜集資料,主動思考,完成任務。
三、針對任務,提高效率
針對性任務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保證課堂質量,鞏固學生基礎知識。在教師授課過程中,要根據(jù)課堂內容提出并落實針對性的任務,引導學生去解決。教師應該從實際出發(fā),抓住本節(jié)課所學的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進行設計任務,任務要與本節(jié)課程內容緊密結合,有助于鞏固學生短節(jié)的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理解力。
例如教師在講解古詩詞的時候,不應該只是僅僅讓學生背誦記憶,而是應該引領學生去走進詩歌本身,去品悟語言的博大精深。在講解現(xiàn)代文閱讀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去認真記憶字詞,還要針對本節(jié)課的重點以及文章內容,為學生布置針對性的任務,讓學生去充分理解每一篇文章的內容和主旨,體會到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在講解《程門立雪》內容時,教師可以布置一個針對性的寫作任務,通過《程門立雪》這篇課文所表達的情感主旨即要尊敬師長,恭敬受教。我們可以讓學生在課后寫作一篇關于教師主題的文章,讓學生敘述一下他們自己心目中理想教師的形象,幫助學生去學會尊敬教師,要永遠保持一顆感激之心。針對性任務驅導學生可以更好的去理解文章主旨,把握文章重點內容,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可以保證課堂的學習質量。
結語
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使用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保證學習質量。讓學生在探究任務的過程中獲得一定的學習實踐能力,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培養(yǎng)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讓學生在學習中享受自己探索問題成功的樂趣,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引領下,教師可以為學生開辟更為光明的未來,幫助學生去構建一個集思考、運用、實踐、創(chuàng)新為一體的學習體系,讓學生愛上學習。
參考文獻
[1]薛呈靜.任務驅動,啟發(fā)學生自學——任務驅動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2016(60).
[2]楊禮艷.任務驅動——論述任務驅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新課程導學,20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