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莉娜
摘要:目前,犯罪的人群逐漸低齡化,由此可見法制教育應該積極在課堂上實施。只有及時遏制住未成年人犯罪,才有助于我國社會的穩(wěn)步發(fā)展。故而本文就初中課堂上落實道德與法制教學內容的有效舉措進行探究,首先,重點分析了初中階段實施法治教育的重要意義;其次,立足于課本教參繼而系統(tǒng)化、專業(yè)化的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再有,借助時事資源來增強學生對道德與法制知識的濃厚興趣;最后,巧妙實施科學的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關鍵詞:初中教學;道德與法制;有效舉措
引言:
中學生是我國社會主義發(fā)展的重要接班人,因而與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該階段的學生,正處于生理與心理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學生通常表現(xiàn)出明顯的叛逆心理。依據(jù)其年齡特征可知,學生極易受到各種誘惑從而實施不法行為,故而對其實施道德與法制教育是非常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除此之外,采用科學、高效的教育方式來提升初中生的法律意識,還有助于學生日后的社會實踐符合社會的價值需求。
一、現(xiàn)階段對初中生實施法制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由于初中生的認知已經(jīng)初步形成,故而在該階段極易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初中生普遍對于社會擁有自己的看法,而且體現(xiàn)出一定程度的責任意識。然而,該階段的學生雖然已經(jīng)掌握了一定程度的認知,但是僅僅停留在較為淺顯的層次上,體現(xiàn)為一定的片面性特征。初中生通常難以抵制社會中的誘惑,行為舉止較為自我且魯莽。初中生最普遍的違法行為,便是校園暴力事件。學生常常缺乏尊重生命的意識,而且對于法律的認知比較淡薄,故而容易出現(xiàn)違法行為。由此可見,教師在課堂中應該積極向學生灌輸法制內容,豐富其法律知識,從而為其綜合素質的提升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學習法律不僅能夠有效降低學生的違法概率,而且,有利于學生借助相關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二、立足于教材,全面、科學地增強學生法律素養(yǎng)
道德與法制的相關教材,是經(jīng)過專家集體研討謹慎編制而成的系統(tǒng)化知識內容,故而對于課堂教學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從而為教師授課提供專業(yè)化的知識內容。為了增強學生的法律素養(yǎng),需要從以下兩方面具體落實:一方面,鼓勵學生積極掌握教材內容,對法律知識有一定的自我認知,并意識到學習法律的重要性。其次,學生應該知曉法律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學習法律知識,其有效性還體現(xiàn)在能過維護國家利益以及社會成員的利益。學生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法律,確保權力與義務的統(tǒng)一;另一方面,教師需要依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適當調整教學內容,使學生逐步增強學習興趣繼而掌握更加全面的法律知識。該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該積極實施問題教學的模式,借助逐層深入的法律問題提升學生的興趣以及潛能,最終更加高效地掌握相關內容。
三、運用時事材料,增強學生的興趣
學習法律重要的目的在于將其運用于生活實踐,因此借助時事材料來開展法律教學會更加高效。借助典型的案例實施課堂教學,學生便會更加直觀地了解到法律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時效性。例如針對明星分家產(chǎn)等事件,讓學生遺產(chǎn)繼承人的相關法律知識,其次學生可從中掌握分配原則等。針對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教師可對其實施小組合作探究活動,讓學生能夠在自主性發(fā)揮的基礎上掌握到法律常識。從而為日后更加晦澀的法律知識學習,做好積極的鋪墊。課堂上,教師可鼓勵學生對課堂相關知識提出問題,繼而在師生合作的基礎上得以解決。如此一來,學生便會逐漸增強學習的興趣與自信心。除此之外,教師在講授權利與義務知識的時候,可以借助校園暴力事件讓學生清醒地知曉該行為的危害。該事件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故而能夠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而且,典型案例可為學生校園行為起到震懾與教育的作用,可謂一舉兩得。
四、轉變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
實踐證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難以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的積極性難以發(fā)揮。故而教師應該及時將這一模式實施轉變,為課堂教學融入更加高效的教學模式,積極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F(xiàn)如今的高效教學模式頗多,例如問題教學模式、情景教學模式、小組合作探究模式等。與此同時,借助以上各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還能夠促使學生實踐能力逐漸增強。傳統(tǒng)的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被抑制,并且實踐的機會常常被剝奪。為改變這一現(xiàn)狀,教師要能夠將理論灌輸與實踐教學融合在一起,借助可課堂活動充分激發(fā)學生對法律知識的認可以及對課堂的認可。適當?shù)恼n堂活動,同樣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興趣,例如積極開展法律主題的班會或者是朗誦、辯論會。除此之外,還可鼓勵學生走出校園進行學習調查。問卷調查初中生對校園暴力以及法律常識的認知能力,從而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最終表達自己對法律的認識以及自己提升同伴法律意識的見解。
五、結語
在初中階段實施法律教育,對于學生自身法律意識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同樣對于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故而教師應該樹立新型的教學意識,采用合適的教學模式實施法律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張海峽. 淺談激活初中道德與法制課堂的方法與途徑[J]. 學周刊,2017(34):82-83.
[2]許麒麟. 互動反饋系統(tǒng)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