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進 王藝蒙
摘 要:作為南亞地區(qū)首個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孟加拉國一直以來都與中國保持友好合作關系,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領域交流密切?!耙粠б宦贰背h提出后,中孟在高等教育領域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文章通過分析孟加拉國的高等教育發(fā)展概況,梳理中孟合作歷史,總結經(jīng)驗,為“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孟高等教育合作提供政策建議。文章系“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高等教育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研究成果之一,此為第十三部分。
關鍵詞:“一帶一路”;高等教育;現(xiàn)狀;發(fā)展趨勢;孟加拉國
2016年10月,習近平主席訪問孟加拉國,中孟雙方?jīng)Q定將雙邊關系提升至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并簽署《關于開展“一帶一路”倡議下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孟加拉國由此成為南亞地區(qū)首個與中國簽署政府間“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國家[1]。孟加拉國在“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中也保持有條件支持/適度參與的態(tài)度和行動。[2]
中孟兩國在高等教育領域的合作已有40多年的歷史,如何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繼續(xù)加強教育領域的合作交流,推動中孟高等教育共同發(fā)展,是當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孟加拉國高等教育發(fā)展概況
(一)高等教育系統(tǒng)與機構
由于受到西方殖民和宗教發(fā)展的影響,孟加拉國的教育體系具有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相結合、西方現(xiàn)代教育與東方傳統(tǒng)宗教教育共存的特色。該國的高等教育由孟加拉國教育部(Ministry of Education,MOE)和大學資助委員會(University Grants Commission,UGC)負責管理[3],其高等教育系統(tǒng)包括大學和學院,如伊斯蘭學校、師范學院、專業(yè)教育學院等。孟加拉國的高等教育體系包括普通教育體系(General Education System)、職業(yè)技術教育體系(Technical Education System)、伊斯蘭教育體系或馬德拉沙教育體系(Madrasah Education System)。普通教育體系包括科學和應用科學、藝術、商業(yè)、社會科學教育;職業(yè)技術教育體系包括農業(yè)、工程、醫(yī)療、紡織、皮革技術、信息通信技術教育[4]。伊斯蘭教育體系的學生在高中畢業(yè)之后,可以繼續(xù)修讀一個為期兩年的課程,學歷相當于大專畢業(yè)。如果完成大專教育之后再讀兩年,學歷相當于大學本科畢業(yè)。[5]
1971年孟加拉國獨立時,國內僅有達卡大學、拉吉沙希大學、吉大港大學、賈罕吉爾納加大學、孟加拉工程技術大學、孟加拉農業(yè)大學。1992年,創(chuàng)辦了第一所私立大學——南北大學。截至2017年,孟加拉國共有135所大學,其中公立大學40所(占29.6%),私立大學95所(占70.4%)[6];可授予學位的學院1862所[7]。2017年,大學生總人數(shù)為856726人,其中,公立大學有519488人(占60.6%),私立大學有337238人(占39.4%)。平均每所公立大學的學生人數(shù)為12987人,私立大學的平均學生人數(shù)為3550人[8],差距顯著。雖然私立大學數(shù)量遠多于公立大學,但由于私立大學收費高,貧困學子無法負擔其費用,只能選擇收費低廉的公立大學。因此,公立大學承擔了滿足國民對高等教育需求、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高端人才的主要責任。
(二)高等教育毛入學率
孟加拉國在教育普及方面得到較大發(fā)展。孟加拉國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2009 年的10.49%增長到2016年的17.33%,提高了近7個百分點,其中2011-2014年增長緩慢,2009-2011年及2014-2016年增長較快。孟加拉國的高等教育已經(jīng)實現(xiàn)由精英化階段向大眾化階段的發(fā)展。雖然女生入學率一直低于男生,且二者差距較大(約5%),但男女生入學率均呈上升態(tài)勢(見表1)。
(三)高等教育經(jīng)費支出情況
孟加拉國政府非常重視基礎教育,高等教育相對處于弱勢地位。孟加拉國的政府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由高到低排列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且差距較大(見表2)??傮w來看,政府教育總支出占GDP的比例從2011年到2016年增長不大。有學者認為,各國政府教育支出占GDP比重的決定因素包括基礎教育的普及政策、城鄉(xiāng)教育的均等化程度、后中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財政政策[10]。孟加拉國為提高女性的教育水平和識字率,規(guī)定八年級以下女生享受免費和義務教育,這也是小學和中等教育支出占比較多的原因之一。
各級教育支出在政府教育支出中所占比例的數(shù)據(jù)顯示,孟加拉國政府對中等后非高等教育階段(Post Secondary Non Tertiary)的支出最少,其次是高等教育,對小學和中學的教育支出最多(見圖1)。究其原因,一方面,孟加拉國優(yōu)先發(fā)展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對高等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另一方面,孟加拉國的私立高校數(shù)量較多,教育支出主要由私人負擔,政府公共財政支出承擔的成本較少。
二、中孟高等教育交流與合作
1975年10月4日,中國與孟加拉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自建交以來,中孟一直保持友好的合作關系,合作領域不斷擴大,涉及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等多個領域。
在文化教育領域,中孟自1976年開始互派留學生,至2014年,已有428名孟加拉國獎學金留學生前往中國學習。1979年11月,中孟簽訂兩國政府文化合作協(xié)定,其后每3年商簽一次訪華交流執(zhí)行計劃,進行定期的文化交流。2014年5月,中孟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孟加拉人民共和國政府文化合作協(xié)定2014年至2017年執(zhí)行計劃》,進一步加強兩國的文化交流[13]。2015年5月,中國宣布增加對孟提供的中國政府獎學金和為孟培訓漢語教師的數(shù)額。2016年10月,習近平主席訪孟,兩國領導人宣布將2017年確定為“中孟友好交流年”,大力推動雙方在文化、教育等領域的交流合作。[14]
1978年,孟加拉國的達卡大學成立中文系,開展?jié)h語教育。2006年,云南大學與孟加拉國的南北大學合作,在孟設立了南亞第一所孔子學院,其漢語教學對象涵蓋孟加拉國的大學生、中小學生及社會各界人士。2007年,孟山度瑪利亞姆機構與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合作開設了CRI-SMF廣播孔子課堂,2008年,孟BRAC大學開設中文課[15],2009年,山度瑪利亞大學建立孔子學堂。2012年,廣播孔子課堂開設特色武術課程。孟BRAC大學、孟牛津國際學校有中國漢語教師進行漢語教學[16]。2014年,孔子學院與國際伊斯拉姆大學合作設立漢語授課點[17]?!皾h語橋”中文比賽的舉辦也促進了孟加拉國學生對中國歷史、文化、語言的了解。
三、“一帶一路”倡議下的中孟高等教育發(fā)展
第一,加強語言人才培養(yǎng),促進語言互通。語言互通是促進溝通、心意相通的橋梁。孟加拉語為非通用語言,中國學習孟加拉語的人才較少,開設專業(yè)和課程少。目前,只有中國傳媒大學和云南民族大學開設了孟加拉語本科專業(yè)課程,北京外國語大學和北京大學開設了選修課程[18]。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逐步推進,中孟合作日漸深入,孟加拉語人才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大。因此,中國應加強孟加拉語人才的培養(yǎng),開設孟加拉語課程,完善孟加拉語專業(yè)培養(yǎng)體系。此外,孟加拉國也應加強漢語教學,積極通過孔子學院、漢語課程、“漢語橋”中文比賽等活動推動中孟文化交流。[19]
第二,舉辦中孟教育交流合作項目,推動學位學歷互認。通過中孟兩國的教育合作,現(xiàn)有約2500名孟加拉國學生在中國求學。達卡大學孔子學院已為80余名孟加拉國學生提供獎學金并送至中國留學。中國政府已決定每年為孟加拉國學生提供160個獎學金名額。在高校合作交流上,2018年1月,云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等云南16所高校在云南高等教育展上均表示,愿意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學生制定諸如減免學費等優(yōu)惠政策。云南大學與達卡大學合作建立云南大學-達卡大學中孟研究中心,并交換協(xié)議文本,昆明理工大學與孟加拉國東南大學簽署教育合作協(xié)議,昆明醫(yī)科大學與達卡醫(yī)學院簽署教育合作備忘錄,云南中醫(yī)學院與孟加拉國父大學學院簽署教育合作備忘錄[20]。西安交通大學國際教育學院于2018年1月訪問孟加拉大使館[21]。截至2017年,中國已與46個國家和地區(qū)簽訂了學歷學位互認協(xié)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24個[22],孟加拉國未在其中,這對中孟留學生的學習造成一定影響。因此,促進中孟高等教育合作,應加快推動中孟學位學歷互認進程。
第三,加強中孟高等職業(yè)教育交流合作,擴大教育合作范圍。孟加拉國十分重視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該國在《2010年國家教育政策》(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2010)中表示:孟加拉國的大量青年人口需通過職業(yè)教育轉變?yōu)閷I(yè)和熟練的人力資源。發(fā)展高等教育的目標之一是確保學生掌握職業(yè)技能,促進自主雇傭[23]。2018年3月,孟加拉國教育部常務秘書長阿拉姆吉爾帶領孟加拉國教育部代表團訪問南京科技職業(yè)學院[24],同年4月,訪問江蘇農牧科技職業(yè)學院[25],促進中孟高校開展職業(yè)教育的經(jīng)驗成果交流,推動中孟高校深化合作。2018年6月13日,云南省教育廳與孟加拉國教育部技術與民族教育司簽署“教育合作諒解備忘錄”[26]。2017年,中國有10所高職院校招收了307名孟加拉國留學生。2018年,中國的21所高等職業(yè)技術院校為孟加拉國提供了842個獎學金名額[27]。中孟兩國可不斷探索并拓展高等教育合作范圍,通過兩國的交流互鑒促進“一帶一路”高等教育行動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寧勝男.孟加拉國是如何摘掉“最不發(fā)達國家”帽子的[N].光明日報,2018, 4(22):08.
[2]穆希伯·拉赫曼.南亞國家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看法[J].陳妙玲,譯.中國周邊外交學刊,2016(1):63-78.
[3]Secondary and Higher Education Division. Education Statics Yearly Report 2017[EB/OL]. http://www.shed.gov.bd/site/page/ac0efebf-f7de-4f34-845e-1f32969f269f/Education-Statics-,2018-07-22.
[4]Secondary and Higher Education Division. Education Structure[EB/OL].http://www.shed.gov.bd/site/page/568b71f6-2811-4463-bf2c-f3d71db59cef/Education-Structure-,2018-08-04.
[5]劉建.孟加拉:金色土地[M].香港:香港城市大學,2010: 248.
[6][8]Bangladesh Bureau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 and Statistics.Bangladesh Education Statistics 2017: Chapter Eight: University Education[EB/OL].http://data.banbeis.gov.bd/images/ban08.pdf,2018-08-04.
[7]Bangladesh Bureau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 and Statistics.Bangladesh Education Statistics 2017: Chapter Four: College Education[EB/OL].http://data.banbeis.gov.bd/images/ban04.pdf, 2018-09-04.
[9]UIS Statistics. Education[EB/OL]. http://data.uis.unesco.org/Index.aspx,2018-08-30.
[10]馬國賢, 馬志遠.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國際比較與政策建議[J]. 教育發(fā)展研究, 2009(3): 8-12.
[11]UIS.Stat. Education[EB/OL].http://data.uis.unesco.org/Index.aspx,2018-08-30.
[12]Bangladesh Bureau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 and Statistics.Bangladesh Education Statistics 2017: Chapter Nine: Education Finance[EB/OL]. http://data.banbeis.gov.bd/images/ban09.pdf,2018-08-30.
[13]中國駐孟加拉國大使館文化處.中國與孟加拉國簽署文化合作協(xié)定新執(zhí)行計劃[EB/OL].http://www.chncia.org/2014/0605/2613.html,2014-06-05.
[14]中國外交部.中國同孟加拉國關系[EB/OL]. http://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 676203/yz_676205/1206_676764/sbgx_676768/,2018-07-30.
[15]新華網(wǎng).孟加拉國私立大學BRAC大學舉辦春節(jié)聯(lián)歡會[EB/OL].http://www.jyb.cn/world/gjsx/201003/t20100301_342810.html,2010-03-01.
[16]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孟加拉人民共和國大使館.中國同孟加拉國關系[EB/OL]. http://bd.china-embassy.org/chn/zmgx/gxgk/t1052839.htm,2013-06-24.
[17]新華網(wǎng).孟加拉國吉大港漢語授課點開課[EB/OL].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4-08/19/c_1112135274.htm,2014-08-19.
[18]于秋陽.“一帶一路”戰(zhàn)略下的孟加拉語人才培養(yǎng)——兼論非通用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問題與對策[J].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7(5):22-25.
[19]孟加拉國達卡大學孔子學院.孟加拉國第一個漢語本科專業(yè)在達卡大學設立[EB/OL]. http://ciatdu.bd.chinesecio.com/zh-hans/node/250,2016-10-02.
[20]新華社.云南高等教育展在孟加拉國舉行. http://www.xinhuanet.com/overseas/2018-01/29/c_ 1122335443.htm,2018-01-29.
[21]西安交通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代表團拜訪伊朗、也門、孟加拉大使館[EB/OL]. http://sie.xjtu.edu.cn/cn/article/detail?detail=140&cid;=50&pid;=43,2018-01-05.
[22]中國青年報.“一帶一路”國家學歷學位互認[EB/OL].http://edu.sina.cn/j_uc.d.html?app=smds-iflow&docid;=fyepsch1926812&wm;=3229&zzd;_from=smds-iflow&&sm;_article_id=601193180360035723& dl_type=3&uc;_biz_str=S%3Acustom%7CC%3Aiflow_site&rd;_type=reco&sp;_gz=0&cid;=0,2017-04-20.
[23]Ministry of Education. 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2010[EB/OL]. http://shed.portal.gov.bd/sites/default/files/files/shed.portal.gov.bd/page/8eb706e4_ 0e73_4591_ 9f7b_09623f984319/National%20Education%20Policy-English%20corrected%20_2_%20(6).pdf,2018-08-30.
[24]叢倩.我校接待孟加拉國教育部代表團來訪[EB/OL]. http://www.njpi.edu.cn/gjy/47/25/c1890a18213/page.htm,2018-03-30.
[25]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網(wǎng).中國—孟加拉國高等職業(yè)教育論壇在江蘇農牧科技職業(yè)學院[EB/OL]. http://www.zjchina.org/platform/service/zxnews/shtml/201804/13439.shtml,2018-04-02.
[26]都市時報網(wǎng).云南-孟加拉職業(yè)教育合作取得實質進展 2018年云南3校將接收孟加拉85名留學生[EB/OL]. http://www.i-km.com.cn/index.php?m=fhome&c;=norcon&a;=con&art;=67550,2018-06-16.
[27]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中國高等職業(yè)教育獎學金圓孟加拉學子的中國夢[EB/OL]. http://news.cri.cn/20180711/f9aaa9d4-d0da-16de-6c37-2061ac588260.html,2018-07-11.
編輯 徐玲玲 校對 呂伊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