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鑫
摘 要: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學校對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訓練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給予了充分關注。所以教師應當大膽摒棄傳統(tǒng)教學策略,并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進而為學生學習效率以及學習效果的提升插上思維的翅膀。為此,立足于小學數學教學中訓練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意義,針對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訓練學生發(fā)散性思維淺談幾點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發(fā)散性思維;意義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訓練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意義
1.有助于點燃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常常發(fā)現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較為低下的問題,如果這一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那么這不僅不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能動性與積極性,還不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當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地采取有效策略,并致力于對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訓練上,這樣一來,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動性與積極性,還有利于點燃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
2.有助于提升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fā)展,學校對教師提升自身教學的有效性給予了充分關注,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當積極主動地采取恰當的全新的教學策略,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提升數學教學的有效性。然而,有些教師不僅不能采取適當的、全新的教學策略,還依舊使用傳統(tǒng)的、陳舊的教學方法,這不僅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還會降低數學教學的有效性,針對這一問題,教師若能在數學教學中訓練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那么這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還有利于促進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訓練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策略
1.巧借直觀教具,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教師在教學中通過采用直觀教具的方式來展示知識,這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眼球,還可以有效地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訓練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诖?,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當使數學教學與直觀教具相結合。例如:在開展《圓柱的體積》這一內容的講授時,教師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利用課余時間搜集圓柱形模具;其次,教師在講授《圓柱的體積》這一內容的時候,將這個事先準備好的模具取出來,并對學生說:“同學們,請你們仔細觀看老師接下來的動作?!庇谑墙處煱堰@個圓柱模具等分成8等份、16等份、32等份,隨后,教師把8等份的拼接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教師也把16等份的拼接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教師還把32等份的拼接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最后,教師對學生說:“老師把這些等份分別拼接成了一個近似的長方體,請你們仔細地觀察。”于是,學生開始仔細觀察。有的學生說,我發(fā)現等份的份數越多,就越接近長方體;還有的學生說,我發(fā)現近似長方體的底面積就是圓柱的底面積??傊處熢诮虒W中通過把圓柱體模具分成不同等份的方式來引導學生探究圓柱體積公式,這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2.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升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不僅有利于點燃學生探究欲望的火花,還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當積極主動使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方法與數學教學有機融合起來。例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如下問題情境:有一個圓柱體玻璃容器,里面裝有清水,隨后把一個鐵球放到容器底部,如果老師想求出這個鐵球的體積,那么應該知道哪些條件呢?”學生表現得很積極,但是又不能很快地想出恰當的辦法。有的學生試探說:“如果我們知道了球的體積公式,那么這個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另一位學生補充道:“對呀,知道了公式,我們根據公式找出未知的量,那么就能算出鐵球的體積了?!甭牭竭@種辦法,教師說道:“你們說得辦法也可以,在不知道球的體積公式的情況下,我們怎么計算鐵球的體積呢?”此時,學生的思維出現了短路——不知道球的體積公式,怎么求鐵球的體積呢?幾分鐘后,有的學生說:“雖然我們不知道球的體積公式,但是我們可以先求出水的體積。只要把圓柱體容器里水面上升的體積求出來,球的體積也就可以求出了?!边@時,教師對學生說:“你如何計算水面上升的體積?”有學生認為,可以測量水面上升的高度。教師繼續(xù)問:“水面上升的高度怎么測呢?”有學生立即說:“先測量之前玻璃容器里水面的高度,再測量鐵球放入后水面的高度?!比绱艘粊恚處熗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方式充分使用了情境教學法,這使學生發(fā)散性思維得到了有效培養(yǎng)。
總而言之,發(fā)散性思維訓練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均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所以,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當采取有效教學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這一思維能力,可以借助直觀教具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可以創(chuàng)設有效的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如此一來,這不僅有利于點燃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火花,還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趙鵬志.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J].學周刊,2015(23):167.
[2]施寶國.小學數學教學中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J].才智,2016(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