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桂榮
摘 要:人說“女人是善變的”,可是現(xiàn)如今又有什么是不變化的呢?街道兩旁的房屋在變,人們的收入在變,電視里的明星在變,股票市場更是瞬息萬變。國家乃至全世界的每一天都在不斷地變化著,這正是順應時代、順應潮流的表現(xiàn),時代要求每個人必須做出變化,只有適時改變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教育也應如此?!敖虒W有法,教無定法”。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才是適合我自己、適合學生的呢?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做了一次又一次“善變”的老師。
關(guān)鍵詞:“善變”;仿名師;仿身邊
一、觀名師,仿名師,做“善變”的老師
長期的語文教學工作使我對數(shù)學教學比較生疏,為盡快適應新學期的新角色,我利用業(yè)余時間,觀摩了大量的教學名家的課堂實錄,然后照搬進我的課堂。記得那是上《認識人民幣》一課,在這一節(jié)中教師處理得非常好,她讓孩子們給錢幣分類,孩子們分得頭頭是道,整堂課非常流暢。于是,我照貓畫虎,甚至把那位老師說的話一字不落地記錄了下來,并反復背了好多遍,覺得這節(jié)重要的課我一定可以像這位老師一樣上得出色??墒聦嵅⒎侨绱?,課程前20分鐘還很順利,可是到了給錢幣分類時麻煩出現(xiàn)了,學生亂成一團,東擺西擺就是不會弄,盡管我在一旁不斷啟發(fā),但效果仍然不是很好,而且學生已經(jīng)失去學習的興趣,有的還在座位上玩起來,一著急,我親自給錢幣分起類來,學生似懂非懂地看著我給錢幣分類,這時,下課鈴響了,我的課程卻只進行了二分之一。怎么同樣的方法、同樣的教具,甚至是同樣的語言,在名師課堂里可以進行得如行云流水般流暢,到我的課堂卻成了斷斷續(xù)續(xù)、磕磕絆絆呢?我真是苦惱了好長一段時間,但同時也激起了我的“斗志”。我開始反思,最后感悟到:雖然名師的教學方法是得當?shù)?、有效的,但是不一定就適合我的課堂,因為學生本身也存在著差異,認知水平也參差不齊,毫無修改的照搬是不明智的,也是不現(xiàn)實的,我們要選擇適合自己和本班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要在課堂中不斷嘗試實踐,課后進行及時反思,根據(jù)學生學情和年齡特點以及家庭特點,對不同的教學方法加以修改,最后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更重要的是不要忽視學生的因素。
由于地區(qū)差異,我們的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重視程度較弱,輔導能力更弱,學生學習習慣也很不盡如人意,能夠自主學習的就更少了,這就更要求教師有具體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帶動學生的學,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學習興趣。教學方法是教師指導學生實現(xiàn)預期教學目標過程中所要采取的一些辦法和措施,是教師傳授知識、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和開發(fā)學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聯(lián)系的活動方式,教師所要采取的教學方法要充分考慮到孩子的接受能力,回想起那節(jié)仿名師的《認識人民幣》,我有所頓悟。于是,我詢問了幾位家長關(guān)于孩子對人民幣的認識情況,家長們反映,孩子有的根本沒花過錢。沒有使用的經(jīng)歷,何談對錢有概念呢?再有,事前我沒有提示到位,比如可以根據(jù)材質(zhì)、面值等方面去分,孩子們經(jīng)驗少,又是第一課時,不會分類是理所當然的了。而我觀摩的那位教師所在的學校是發(fā)達城市的重點學校,孩子能力和家長輔導能力當然與我們不同了,我毫無修改地照搬是行不通的,必須根據(jù)我的學生的具體情況來變一變教學方法,于是我有了第二次嘗試,降低了這節(jié)課的學習難度,再次分類時先要求學生按面值分一分,然后再按錢幣的材質(zhì)分一分,孩子們很快就能分出來了,各個學習得津津有味。這一次不僅是給學生上了一課,更是給我自己上了一課,有了優(yōu)秀的教學資源可以利用的同時,不要忘了根據(jù)自己學生的特點適當?shù)刈円蛔?,這樣在變化中尋找到的才是真正適合的教學方法。
二、看身邊,仿身邊,做“善變”的老師
除了在光盤或網(wǎng)絡中觀摩優(yōu)秀教師的好課外,每當有機會出去聽觀摩課或本校觀摩課時,我總是特別認真,不斷學習別人好的教學方法,回來后立刻在班級里進行嘗試和改進。一次到外校聽課,那是一節(jié)二年級數(shù)學課,我在這節(jié)課上收獲頗豐。在聽課之前我想,以往聽中高年級的課,多少有些水分,因為孩子大了,懂得配合。可是今天這節(jié)課是二年級的小學生,還不懂得遮掩,他們聽課的狀態(tài)最真實,我很想看看這位老師是如何解決孩子上課坐不住的毛病的。果然,課堂的前20分鐘孩子們還能坐得端端正正,注意力集中,可是到了下半節(jié),有些孩子已經(jīng)在干別的了,上課老師也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她開始不斷地夸贊學生,尤其是溜號的那幾個學生,哪怕是一點點進步,雖然后來這位教師的課有些超時,卻是因為學生不斷地提出問題,孩子們個個學得勁頭十足,這正是“欣賞教學法”的功勞,我覺得非常好,回到學校后,我把“欣賞教學法”時時刻刻用在班級中,尤其是對那些自控能力較差的學生,同樣也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從這次經(jīng)歷我更加覺得“欣賞教學法”是非常有效的,所以,每當孩子們做得好時我就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在全班面前大聲表揚,促使他們逐漸集中注意力,持之以恒。不止是對學困生,對全班學生都用了這種教學方法,只要孩子有優(yōu)點就及時表揚,現(xiàn)在我們班已經(jīng)形成了比較好的學習狀態(tài)。我時刻記住一句話:好孩子是夸出來的。
總之,我們要以不斷求變的眼光去看待如今的教育,對待如今的學生,以變治變,不斷尋求更適合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學效益。我要用那句“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話來激勵自己,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斷地“變”下去。
參考文獻:
[1]朱旭東,宋萑.論教師培訓的核心要素[J].教師教育研究,2013(3).
[2]肖連富.學科帶頭人省級研修的探究與實踐[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