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要:崇高的歷史使命,宏偉的戰(zhàn)略目標對中國共產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法治國的基礎,必然是依法治黨,而想要依法治黨,則必須對黨內及黨外進行嚴格的治理,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水平,進而才能更好的治理國家,在新時代創(chuàng)造出屬于我國的輝煌業(yè)績。
關鍵詞:全面從嚴治黨 先進性 純潔性 初心 使命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對黨的建設提出了總要求,明確強調:“要以加強黨的長期執(zhí)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要在對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建設上,去進行全面的推進。
中國共產黨偉大事業(yè)的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要想實現該目標,就必須全面加強黨的建設。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對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進行了創(chuàng)新,而且在“四個全面”的戰(zhàn)略布局上,將全面從嚴治黨的精神吸收到了體系當中。在我國黨的建設中,以法律法規(guī)為基礎,進行全面從嚴治黨,竭盡全力摒棄弊端,樹立正氣的風尚而祛除歪風邪氣,使我們黨在發(fā)展的過程中,開創(chuàng)了新的局面,凈化了黨風黨性。我們需要從嚴治黨,這段道路雖然艱難曲折,但仍要堅持不懈的進行下去,只有這樣才能使中國共產黨保持先進性,才能凈化黨風,才能立于不敗之地。中國共產黨在前進與發(fā)展的過程中,從黨性出發(fā),堅定自己的理想與信念,積極推動黨和國家事業(yè)的發(fā)展。
一、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
在我國的事業(yè)發(fā)展過程中,中國共產黨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同樣離不開黨。要使中華民族“強起來”,首先就要求自己“強起來”。黨如何才能“強起來”?唯有全面從嚴治黨。經過5年的努力,黨內政治生活氣象更新,全黨的黨性更加堅強、理想信念更加堅定,黨的執(zhí)政基礎和群眾基礎更加鞏固,全黨全社會思想上的團結統(tǒng)一更加鞏固。這些跡象充分表明,我們這個黨已經開始強大起來,這為中華民族“強起來”提供了強大引擎。另一方面中國共產黨從本質上來說,是屬于馬克思主義政黨,其具有先進性與純潔性的特點,正是這兩個特點提升了黨的創(chuàng)造力,增強了黨的凝聚力,提高了黨的戰(zhàn)斗力。要想將中國共產黨的兩個特點持久的保持下去,就必須堅持從嚴治黨,并且要從每一個方面進行從嚴治黨。
堅持黨對一切的領導,我國各個領域都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積極開展工作。是因為我國國體性質需要這樣的黨,是因為歷史與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才使得中國共產黨處于領導地位。近些年來,我國經濟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科教文衛(wèi)體都得到了大力的發(fā)展,國民收入提高,國力增強,從根本上對中國人民的命運進行了改變,等等這些都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正是因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才發(fā)生了翻天地覆的變化,取得了一系列歷史性成就,歷史和現實都證明了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最正確的選擇。因此說中國共產黨是一個使命型政黨,是一個從創(chuàng)立開始就以共產主義為最高理想、以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為追求的先進政黨。提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為實現這一歷史使命而接續(xù)不斷奮斗,體現了黨孜孜以求的戰(zhàn)略定力和遠大胸懷,體現了黨的一切工作的基本導向。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敝袊伯a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只有牢牢把握住這個初心和使命,中國共產黨才能始終銘記從哪兒來、往哪兒。
如今的我們,已站上一個新的歷史起點,開啟了新的奮斗征程,想要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就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全國各族人民的努力下,去經歷風雨的吹打,去歷經坎坷、克服艱難險阻。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黨對前進方向的指引,才能光榮的完成歷史交給我們的使命,才能取得完美的勝利。
要想堅持黨的領導,確保黨的領導核心地位,就必須嚴格遵守以下條件。第一,要在黨中央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下開展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前進的方向更加的正確,才能擰成一股力量去實現我們的目標。我國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在思想意識上有所提升,有所進步,要忠誠的對待黨,不離不棄。而且不管在思想上還是在政治上,都要保持與黨一致的步伐。要堅持黨的領導方針,要在黨的理論的指導下,緊跟黨的腳步,向黨中央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項決策部署看齊。
第二,要想確保黨的領導核心地位,就要求我們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我們要在黨的執(zhí)政能力上加強建設,要使中國共產黨永葆青春,保持先進性,使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文化水平不斷提升。對于我國經濟的發(fā)展,要保持敏銳性,及時的調整政策以適應其發(fā)展。同時要要引領經濟,提高中國共產黨在謀劃全局、深化改革方面的能力,使中國共產黨能夠更好的領導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在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過程中,要科學、民主的進行,要在法律的規(guī)范范圍內進行,以提高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水平,使中國共產黨制定出來的方針政策更加的有針對性、有實用性,使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體系更加的完善與健全,是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方式更加的科學。在新形勢下,我們通過促進黨的先進性,使黨保持純潔,通過增強黨在各方面的能力,來促進我國事業(yè)更順利更完善的發(fā)展。
第三,要想堅持黨的領導,必須始終堅持黨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的領導核心地位,黨的這一特點,也突出了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yōu)越性。只要黨中央作出了相應的決策部署,各級黨組織都要將其堅定不移地貫徹并落實下去。黨委領導各個黨組織,同時,各個黨組織要對黨委負責,并要及時的將工作中的情況向黨委進行匯報。各個黨組織的工作,要堅持在黨委的統(tǒng)一領導下進行。
二、管黨治黨一刻不能松懈
在黨的建設中,其一貫要求及根本方針是從嚴治黨。正如黨要管黨,才能管好黨;從嚴治黨。才能治好黨。如果對黨內部管理不好,如果不能及時的解決人民群眾反映的問題,就會使中國共產黨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受損,使中國共產黨被人民所拋棄,被歷史所淘汰,進而失去執(zhí)政的資格。中國共產黨是我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我國先進文化的代表方向,必須要加強黨的自身建設,使黨永葆青春與活力,永遠走在時代的前列。
當前,為了建設新時代的中國,中國共產黨肩負著歷史重任。為了能更好的帶領中國走向世界,就必須提高黨的領導水平與執(zhí)政能力水平,必須加強黨內各個組織的建設,必須不斷的提升黨員干部的整體素質,培養(yǎng)其相應的能力,規(guī)范其行為,凈化其作風。只有通過黨內管理,通過從嚴治黨,才能在推進黨的建設的過程中,以改革創(chuàng)新的精神來解決中國共產黨目前面臨的問題。因為我們黨正在經受和將要經受各種考驗的“考試”,我們必須努力交出優(yōu)異的答卷。
我們在進行全面從嚴治黨的過程中,要深刻的認識到,在全面的基礎上,通過嚴格的規(guī)范,來對黨內問題進行整治。因為中國共產黨成員眾多,黨組織數量龐大,其覆蓋面廣,在我國的各個領域的各個部門的各個方面,都有中國共產黨及黨組織的身影,因此,要全面的進行梳理,要肩負起從嚴治理的責任。黨委書記要有所擔當,進行好黨建的工作,同時,各級紀委也要發(fā)揮其監(jiān)督的責任,敢于與違紀行為作斗爭。
只有通過管黨、治黨,才能實際的將從嚴治黨切實的貫徹下去。想要管黨、治黨,就必須明確并且落實責任,將責任落到個人頭上才能起到監(jiān)督與警示的作用。要從主體上,加大其在從嚴治黨的責任,使其在治黨管黨的過程中,能夠盡心盡力的履行職責。在主觀上,要樹立正確政績觀,把黨建的工作作為評定政績好壞的重要因素,通過考核政績來促使其將從嚴治黨的政策貫徹落實下去。
崇高的歷史使命,宏偉的戰(zhàn)略目標對中國共產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的“打鐵必須自身硬”則表明中國共產黨宣示了決心、是意志的體現,是更高標準。一個要帶領中國社會實現全面現代化奮斗目標的政黨,一個要帶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政黨,一定要從政治到思想,從組織到作風從紀律到制度都是高標準、嚴要求,在“質量”上下功夫。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其意蘊深邃。這就是讓中國共產黨真正成為當之無愧的“主心骨”,真正成為名副其實的“眾星捧月”中的“月”,真正成為無可爭議的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
中國共產黨敢于全面從嚴治黨的底氣來自對政黨本質屬性和使命擔當的高度自信。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先進優(yōu)秀是其質的規(guī)定性,是政黨本來基因,各種不良現象只不過是“寶珠蒙塵”,把灰塵擦掉,擦得越干凈,寶珠會越發(fā)光彩奪目。因此以刮骨療毒之力、雷霆萬鈞的之勢定會讓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更健康更強大,讓黨的生機活力更加增強,讓黨更團結更有戰(zhàn)斗力。也就是說依法治國的基礎,必然是依法治黨,而想要依法治黨,則必須對黨內及黨外進行嚴格的治理,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水平,進而才能更好的治理國家,創(chuàng)造出屬于我國的輝煌業(yè)績。
參考文獻:
[1]舒國增.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新時代內涵[N].人民日報,2018-01-31.
[2]楊曉渡.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N].人民日報,2017-11-15.
[3]李君如.堅定理想信念,全面從嚴治黨[N].求是網,2016-10-25.
(作者單位:中共尼勒克縣委員會黨校)